我們來講一個OEM代工廠轉型跨境電商所遇到問題的案例。
這家公司2010年前後,以OEM工廠起家,經過十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集團公司,年出貨超過5億元。然而,伴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財務、稅務和股權問題,小疾終成大患,一度瀕臨失控。那麼,重點來了:
這些問題怎樣出現的?如何累積的?何時爆發的?怎樣解決的?
這些問題,對早期的賣家有何啟示?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以三期的篇幅,進行一個專題的案例介紹。
01
華麗變身
休閒零食品類的“當紅”品牌三隻松鼠想必大家都聽過。它一直有著“不生產零食,只是零食的搬運工”的稱號。其銷售的堅果、果乾等需要進行炒制、凍乾等加工環節。但這一環節公司不親自進行,而是由合作工廠收購原材料,按公司要求進行生產加工,交由公司進行質量檢測、產品篩選及分裝,最後再貼牌進入銷售環節。
這種模式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OEM模式。很明顯在這種模式下,擁有自己品牌、掌握銷售終端的三隻松鼠是甲方爸爸的角色,只負責生產環節的代工廠則是乙方。
乙方無獨立品牌,也不用承擔負面風險;但是乙方不掌握市場終端,沒有話語權,所以利潤也極低。說白了,乙方乾的是苦活累活,賺的錢還沒有能吆喝的多。
所以,在巨大利潤的誘惑下,每個有追求的代工廠都不願永遠屈居乙方,都期望建立品牌,直面終端消費者。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02
開枝散葉
有一部經典的國產動畫片《葫蘆娃》,裡面的歌這樣唱到:
葫蘆瓜葫蘆瓜
一顆藤上七個瓜
風吹雨打都不怕
啦啦啦啦……
我們的主角在發展的過程中就逐漸形成了“一棵藤上七個瓜”的模式——從最初的OEM代工廠逐步拓展,借勢跨境電商,成長為成有獨立品牌、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所以我們就把他叫做常青藤公司。
下面再來看看七個瓜怎樣結下的。
大娃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OEM代工廠,2010年前後在浙江成立,早期主要生產創新數碼產品。也就是常青藤公司的前身。
二娃原本是一家零部件供應商,大娃在生產過程中採購零部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零部件的供應品質、價格時有波動。為了加強供應鏈,大娃最後決定收購這家上游供貨商,於是有了二娃。
三娃原本是一家已經有一定小眾口碑的小家電公司,但是因為股東糾紛而陷入了危機。常青藤公司的老闆,個人收購了三娃的股權,併入長常青藤集團管理,從三娃開始涉足智慧小家電,試水從代工廠到品牌終端的轉型。
四娃的成立起因是三娃。在收購了三娃後,公司逐漸有了品牌運營和向C端直營的經驗。於是公司決定繼續加大品牌和終端銷售的投入,專門成立一家電商公司,主要負責國內電商銷售業務,跨境電商開始興起,四娃又開始涉足跨境業務。
五娃的成立則是一個“意外”。主要因為公司銷往國外的一款產品,按照當地法律規定只能由註冊在當地的企業銷售,所以公司在國外註冊了五娃。
六娃則是從四娃分離出來的公司。在四娃運轉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國內/國外電商的規則、要求有諸多不同,於是決定將跨境業務獨立出來,四娃主要做國內電商,六娃專注跨境業務。同時,為了配合業務,四娃和六娃還用員工的身份證,成立一大批店鋪公司。
七娃是一家註冊在香港的公司,主要負責收款跟一部分存貨中轉。不過這七娃有點特殊,並未註冊在常青藤旗下,而是註冊在最終實際控制人名下;實際管理則由六娃統一負責。
透過不斷地成立和收購,最終形成了常青藤公司集團架構。大娃和三娃從事生產和一部分和ToB銷售業務,二娃給大娃和三娃供應零部件,同時也為集團外客戶供應原材料,四娃、五娃和六娃以及店群公司從事大娃和三娃產品的銷售,七娃負責一部分回款。
03
隱憂初現
如果七兄弟就這樣一直健康快樂的成長著,那動畫片還有什麼看頭呢,惡鬥蛇精及蠍子精並最終勝利才是故事的高潮。
常青藤公司的發展中,也出現了“妖精”,不過這個“妖精”是公司親手“養大”。
我們從公司的業務流轉模式說起:
大娃是核心的研發及生產企業,其一手向二娃採購零部件,一手將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六娃,再由六娃辦理出口,透過電商平臺銷往國外,這是業務流,即下圖中的綠色直線部分。
產品銷售後產生的收入,由註冊在香港的七娃負責收款,透過“你懂的“方式,倒騰到國內。不過這些錢並沒有完全回到公司內,有一部分資金直接進了股東私賬。
這些錢,統一用於支付大娃到七娃相關的各類開支。幾個娃兒們之間的往來,部分透過掛賬,部分透過資金往來進行結算和衝抵,下圖的彩色曲線就是資金流。到此為止,我們看到公司的業務流和資金流雖然複雜,但是脈絡還是相對清晰。
早期階段,各類往來對賬、資金佔用還是能核算清楚的。但是,隨著業務量增加,各娃之間的調貨、往來掛賬越來越多;同時,各個公司逐步走向獨立核算,各家公司的會計記賬各有各的習慣,再經過幾輪財務人員的辭職和工作交接,慢慢的,上圖逐漸變成了下面這樣,整個集團也就變成了一鍋爛賬:
實際的資金流向,可能比圖裡的還亂。對於這樣的混亂,老闆不是不知情,但是老闆也沒管。第一是不知怎麼下手,第二老闆覺得亂就亂點吧,反正不管錢在誰家都無所謂,最終都是自己的,“肉爛在鍋裡,錢都在家裡”,只要稅局不找麻煩就行。畢竟這麼多年都這樣過來了。
然而,“妖”好不容易修煉成精,怎能甘心平庸。
04
一盆冷水
2019年至2020年間,集團的跨境業務發展迅速。2020年底到2021年初,公司的備貨、出貨量倍增,海運週期拉長,2021還被亞馬遜封掉了部分店鋪,加之原有的低報關方式,導致香港資金無法正常回流,集團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與此同時,公司的研發、產品和市場方面也加大了投入。這些動作使得本來就緊張的資金,更雪上加霜。
股東們經過商量,最終決定進行股權融資,引入投資機構,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同時也希望藉助資本的力量,向上市靠攏。
與投資機構的接洽很順利,對於常青藤這類兼具產品、品牌和運營能力的的跨境電商,很多投資機構非常感興趣。公司最終鎖定A投資機構進入實質性溝通,具體細節的溝通也很順利,直到進入盡調環節。
投資機構的盡調團隊進駐公司一週有餘。還沒等盡調團隊完全撤場,常青藤公司就接到了初步反饋:
1. 賬務混亂,無法核實業績的真假,也就沒有辦法進行估值。專案很不錯,但盡調技術問題不解決,只能“暫時放一放”,建議公司先理一套帳,經得起審計的,再往下推進。
2. 老闆個人名下持有的幾家公司,投前必須要併入集團。現在公司增值不少,股權過戶,老闆個人可能會涉及到不少個稅。這個稅負,老闆要先考慮清楚。
隨後,常青藤公司又接觸了幾家投資機構,最終均給出了幾乎相同的結論。這給了常青藤公司一記當頭棒喝。資金就是公司的血液,研發、生產、銷售處處用錢,供血不足,他們都會受到影響,使得本來在快車道前進的公司,不得不放慢速度。
至此,公司痛下決心,全面清理財務。
05
“可交易狀態”
不同階段的企業,合規轉型有著不同的目標。對於常青藤而言,目標五個字:可交易狀態。簡而言之,完成合規轉型後,如果投資機構想投,將不存在財稅合規障礙。
關於“可交易狀態”,我們分享一個投資大師巴菲特有關的故事。
2003年春天,巴菲特得知沃爾瑪有意出售一個年營業額約230億美元的非核心事業,巴菲特有意購買。這筆收購交易出奇的簡單迅速——巴菲特和沃爾瑪的首席財務官面談時,巴菲特當場點頭同意購買金額,而沃爾瑪的首席財務官只電話請示了一下,交易就宣告結束。29天后,沃爾瑪方面就收到了巴菲特公司的投資款。
有人問巴菲特這樣交易是否太過草率?巴菲特說,他相信沃爾瑪財務報表所提供的一切數字,因此計算合理的收購價格對他來說輕而易舉,所以不用過多考慮。事後也證明,沃爾瑪提供給巴非特的各項資料的確坦誠無欺。
這就是合規帶來的效率和價值。反之,常青藤公司因為不合規導致融資失敗,以及因此引發的其它後果,本質是公司發展的隱形成本。因合規導致業務收縮、降速發展,這成本不可謂不大,而這些本身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們一直倡導在合規的前提下發展。不過因為篇幅的原因,我們今天並沒細說投資方的關注細節,以及公司具體做了什麼調整。下一期,我們再繼續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