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在鞋店裡買雙皮鞋一百二,一個包包幾十塊,把掙來的錢消費出去。奢侈品店皮鞋賣一兩萬元,一個包包十幾萬,富豪們眼睛都不眨,一個字買。農民工和富人賺的錢透過高消費花出來,形成貨幣流通。
鞋店老闆掙錢了,晚上叫兩個朋友一起吃個飯,完了唱個歌,完了叫個代駕送回家。
飯店老闆今天吃飯的真不少掙了兩千塊錢,和老婆到裝飾城,給剛裝修好的家定了一張歺桌。
KTV老闆今年生意也不錯,準備重新裝修升級改造一下店面,於是找到了農民工,農民工也掙到了錢。
代駕今天多跑了兩單,一高興回家給孩買了件漂亮的裙子。
傢俱店老闆生意興隆擴大店面要招收3位導購員。
這個消費的過程鞋店老闆,飯店老闆,農民工,傢俱店,KTV老闆,代駕也掙錢了,行成了一個良好的消費迴圈。
而且支伸了傢俱店導購員,飯店服務員,KTV服務員,鞋店導購員等相關的服務人員就業。同時這些服務人員也加入到了消費行列。
然而,電商的發展壯大,壟斷了經營平臺影響力的話語權,兩頭壓榨,先逼產品開發商、生產品低價(低質)進入電商平臺,後是表面看給消費者便宜實惠一點點的價格,實際上逼消費者接受高價物流費和售後服務費;
先低價引誘拉攏客源,後壟斷高價掠奪,直至假貨橫行、以次充好、劣質坑人產品坑害你;
還有靠偷逃稅費和產品質檢監督管理過程費用,降低物流漣,結果既坑了國家經濟命脈、害了國民福利根基,商品質量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帶著壟斷本質的電商平臺出現,靠著資本平臺的補貼,低價傾銷,假冒偽劣,成功吸引很多人去網購。
如果大家都網購了,意味著鞋店,服裝店,傢俱店等這些實體零售店首先倒閉,相關的服務人員也將失業,一座城市靠著公務、事業人員能否支撐起飯店、酒店、娛樂等服務業的生存,顯然不能,這些服務業也會隨後倒閉一批,誰還有能力去消費。隨著失業率增長,誰還買房,房地產也會倒閉一批,經濟大簫條出現。
電商帶來了商業簫條,實體店關門,其實服務業垂死掙扎。那些覺得實體店應該關門的人,我想問問你,有朝一日你的工作崗位取消,面臨生活困難的時候,你試想一下,那麼多實體店從業人員何去何從。難道我們努力建設的大城市只是用來居住的嗎?
有些人說電商是時代的進步,社會發展的結果,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是讓人們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而不是更多的失業率。不是資本壟斷平臺廉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