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相差23歲的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這個事情發生於2016年的重慶,男主人公名叫譚萬平,職業是一名廚師,而女主人公名叫李良友,在一家醫院的行政工作。
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人是如何機緣巧合地走到一起的呢?又是如何一起對抗世俗的眼光共同走進婚姻殿堂的呢?
緣分開始於他們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騎行。
兩人喜歡騎行的原因如出一轍,都是喜歡運動,也是為了豐富工作之餘的生活。
於是他們非常巧合地在不同的時間點加入了同一個重慶的騎行愛好群。
因為有著共同的愛好,群裡經常是熱鬧非凡,譚萬平與李良友就這樣成為了只知其名的網友。
2015年11月,重慶舉辦了騎行比賽,騎行群第一時間通知了訊息,於是大家一起約好了線下的見面,這讓兩個人有了見面的機會。
初次見面,譚萬平便驚訝於一個四十多歲的女性看上去是如此的年輕漂亮,聊天之後更是因為對方的爽朗的性格對她心生好感,這是譚萬平對李良友的第一印象。
而李良友也對這個陽光帥氣的男生很有好感,當然這時候還覺得對方是小輩自己應該多照顧他,畢竟對方參加比賽的經驗沒有自己多,而且對方跟自己兒子的年齡差不多。
兩個人聊天的過程非常愉悅,也沒有因為年齡而有什麼代溝,譚萬平很久沒有遇到如此合拍的聊天物件了。
而此刻的李良友也沒有想到,初見還覺得應該被自己照顧的小輩,居然在日後照顧了自己。
開始騎行之後,兩人因為剛開始愉快地聊天,自然也就保持著相近的騎行距離。也是因為如此,李良友發生危險的時候,譚萬平第一時間衝到了她面前。
比賽途中李良友因為在拐彎時未能控制住速度不幸摔倒,疼痛讓她暫時無法立即起身。一旁的譚萬平見狀立刻停下,送李良友去了醫院。
醫生讓李良友去拍片,於是譚萬平陪著李良友去了醫院的影像科,結果出來後確診為左鎖骨骨折,李良友需要住院治療。
因為李良友身邊的親朋好友也無法趕到醫院,於是譚萬平便替李良友跑前跑後地辦理各種手續。
李良友看著對方為自己忙前忙後,心裡非常感動,雖然對方跟自己兒子差不多大,但此刻給人一種非常成熟的感覺。
譚萬平在瞭解到李良友沒有人照顧的情況後,主動說自己來照顧她,畢竟自己是廚師,送飯給她是舉手之勞。
於是在譚萬平住院期間,譚萬平無微不至地照顧李良友,閒暇時間兩人還會一起聊天。
李良友獨自生活多年,已經很少感受到這種被人照顧的感覺了,感動的情緒在相處中日益增多,越發覺得對方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人。
而譚萬平則對這個有過一次不幸福婚姻的姐姐也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也是在日漸接觸中譚萬平了解到關於李良友的很多事情。
李良友第一次結婚物件是在父母的催促下相親認識的。
那時的李良友24歲,在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遵循家長的意見跟前夫結婚了。
人生本來應該按照父母的規劃結婚生子按部就班地生活下去。
但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敗給了生活的一地雞毛。
在那個年代,離婚也算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
李良友的父母堅決反對她離婚,但李良友還是遵從內心的選擇,毅然決定離婚,此時的她也才30歲。
離婚之後的李良友,獨自撫養兒子長大,已經逐漸適應了一個人的生活。雖然一個人生活,但她也把生活過得很好,有自己的愛好,工作之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四十多歲的她也很注意保養,經常去美容院。
也因為她樂觀開朗的性格,歲月並沒有在這個溫柔的女人身上留下太多的印記。
在自己創造出的舒適的生活環境裡,李良友仍然對愛情抱有期待,這倒是與譚萬平的感情觀不謀而合。
譚萬平一方面喜歡李良友對於人生的果斷決策,一方面也有點心疼她曾經遭遇到的一切。
譚萬平出身在農村,按自己的年齡,已經可以結婚了,跟他同齡的結婚的人也不在少數。
因此父母也常問自己有沒有找到物件,也會經常被催婚。
父母也會讓譚萬平去相親,譚萬平深知那種來自父母期許的壓力。
因為年輕還相信緣分,他覺得依靠相親很難找到跟自己契合的人生伴侶,他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而不是被安排認識的物件。
兩個志趣相合的人在日益的接觸中都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
在李良友出院之後,兩人之間的氛圍就很不一樣,但誰都沒有主動說些什麼,雙方都有自己的顧慮。顧慮年齡差距,顧慮對方是否跟自己是一樣的心情。
當譚萬平向李良友告白的時候,李良友有一瞬間的不知所措,一是欣喜於對方的主動,二是擔心,畢竟年齡差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問題,不說別人的眼光,就雙方父母而言,恐怕都很難接受。
李良友更害怕的地方是對方還年輕,如果只是譚萬平一時興起的喜歡呢?二十三歲的年齡差距,現在自己還在人生的壯年,但二十年後呢?到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況真的是不敢想象。
但譚萬平雖然年輕,但是為了讓李良友安心,譚萬平說道兩個人更重要的是許多愛好一致,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一樣,譚萬平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精神上的交流更為重要。這給了李良友十足的安全感,也讓她堅定了信念,於是兩個人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譚萬平覺得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他想過家裡人會反對,但沒想到家裡反對的聲音會那麼強烈,譚萬平跟父母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爭吵。
父親說你還年輕,考慮問題還是不夠周到。對方年紀已經很大了,並且還有一個跟你差不多大的兒子,未來你們的相處也是個問題。
最重要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己如此期待譚萬平找一個結婚物件,也是想要像別人一樣兒孫承歡膝下,李良友已經四十六歲了,很難再生小孩。
老父親更擔心的是兒子年老之後沒有人照顧,在譚萬平的父親看來,這段感情的受益人是李良友。
譚萬平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自己 遇到了愛情,想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問題。他非常堅定自己的想法,他已經認準了李良友成為自己的人生伴侶,不會因為父母的反對就輕易放棄。
結局當然是不歡而散。
而李良友告訴父母之後,反應沒有很強烈,李良友的父母想法很簡單,女兒幸福就好。而自己的兒子也很支援自己。
出乎譚萬平的意料,自己的父母居然找到了李良友的單位。譚萬平的父母覺得自己兒子只是一時年輕,於是把希望放在了更為年長也更為成熟的李良友身上。
譚萬平的父母希望說服她放棄這段不被世俗認可的感情,希望她考慮到譚萬平的未來,不能只顧現在一時的開心。
譚萬平的父母說道:“二十年之後你已經年老了,而我兒子才跟你現在一樣的年紀。”
李良友頓住了,二十年後的這個問題她不是沒有考慮過,但這麼多年自己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喜歡的人,跟譚萬平在一起的生活很幸福。
但譚萬平父母的話也讓李良友思考起這段感情對兩人的影響,自己真的要自私地讓譚萬平年老以後獨身一人嗎?難道要因為自己影響到譚萬平跟家人的關係嗎?二十幾年的養育之恩如何跟只認識沒多久的自己相比較呢?
是現在的愛情重要,還是似乎已經可知的未來重要?
糾結萬分的李良友找到譚萬平提出了想要分手的想法。譚萬平得知父母找過李良友,主動地對李良友說:“嫁給我讓你永遠成為少女。”這一句話就讓李良友非常感動,於是兩人就這麼確定了結婚這件人生大事。
兩人在2016年1月5日領了結婚證,這時兩人也才認識兩個月。
結婚並不像偶像劇所表現的那樣是生活的結束,故事的主人公都會以幸福的畫面而結尾。對於他們兩個人而言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對於兩人的婚姻,看好的人並不是很多。不僅譚萬平的父母不看好,親戚朋友們私下裡也會討論他們年齡差的問題。
給他們平臺讓兩人有機會認識的騎行圈也有人寫打油詩諷刺他們。
令譚萬平感到安慰的是,自己與李良友的兒子相處得很好。
結婚之後的兩個人總體來說生活的平靜且幸福。
首先家務方面,譚萬平負責了一大部分的家務,他自覺這些不止是女性的義務,男性也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更何況兩人是因為愛情才走到一起的。
當李良友想要洗碗,譚萬平會攔住她,笑著說:“小姑娘是不用做家務的。”李良友從未想過自己期待的愛情居然在自己46歲的時候真的來臨了。
兩個人也會因為生活瑣事爭吵,李良友說,“我們也會爭吵,我會讓著他一點。每次爭吵後他都會自己分析問題在哪兒,並且找到解決辦法,所以我們還沒有因為同一個原因爭兩次。”
結婚後兩個人也有了不少的改變,譚萬平覺得人生有了新的目標,越發的努力生活。而李良友的狀態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年輕。
幸福的生活是會反映在人們的臉上的,過的好不好一眼就看的出來。
隨著2016年電視劇《小丈夫》的播出,在電視劇熱度下,他們之間的故事先後被人民網、中國日報網、新浪網報道。對於電視劇情節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網民的關注度非常的高,熱度一時之間居高不下。
面對記者的採訪,李良友說道:“我也曾擔心他會不會隨著時間改變,但相處得越久我越瞭解他,他是一個很堅定的人。”
大多數人是用獵奇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事件的,年齡差一直以來都是熱點話題。超過二十歲年齡差的夫妻不是沒有,但妻子比丈夫大二十多歲的情況真的是太少見了。
但網友只是看客,新奇的感覺過去之後也就不會再對這些有什麼關注了。而真實生活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即使事情已經過去了六年,用他們的事情來吸引關注度的人還是很多。隨便點開評論區都是對這個話題的爭論,從中也能想象到當時兩人所面臨的來自網路的輿論。
有人說:“這兩人一定是有心理問題,男方有戀母情節。”
有人說:“沒有孩子的感情一定靠不住。”
有人說:“男方只不過是一時衝動。”
這是不看好這段感情的。
看好這段感情人也不少
有人說:“如飲水自知,旁人無法評價。”
有人說:“年齡差距小的結婚再離的也有很多,年齡差距大也不能說明婚姻一定經營不好。”
還有持中立態度的覺得時間才是驗證感情的標準。
他們並未因為網友的評價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在決定在一起之後就已經預估到了可能面對的各種情況。
也因為這個熱度的影響,百度百科甚至還有了屬於他們的詞條,標籤是現實版“小丈夫”主角。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對於他們感情的見證吧。
現在已經是2021了,我們的社會的包容性已經越來越強,但是年齡差距過大的情侶仍然很難被大眾認可。何況女方還有跟男方差不多大的小孩,可想而知想要結婚的時候所要面臨的壓力。
很多人如果遇到他們所面臨的現實情況,恐怕都會選擇放棄,因為不顧世俗的生活真的需要太大的勇氣,也要付出太多的代價了。
他們的婚姻已經經營了六年,現在網路上很少有他們的訊息,雖然不知道他們的現狀如何,但當時他們那種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世俗的勇氣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自媒體迅速發展的這幾年,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手機上,因為感情生活是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各種關於感情方面新鮮事件層出不窮。
更有一些非常極端的案例,我們受這些事件的影響很少有人會相信愛情,也害怕為愛情的付出。
大多數人在經過社會的摧殘之後,已經很難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了。生活的壓力讓成年人在失戀之後連發洩情緒的時間都少得可憐。
劇本是來源於生活,但因為劇本的戲劇性,人們只會把它當故事看。
但當其中的情節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覺得新奇的同時,又是否會在某一時刻覺得他們對世俗不妥協的勇氣是難得的可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