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秦朝有農夫名叫王商,一日他下地歸來,飢餓難耐,吞食剩飯後腹痛下痢。在去找郎中看病途中,因體力不支,一頭栽倒在村邊小路上。恰逢一銀髮老翁拄杖走來將他扶起。見王商痛苦呻吟,老翁邊安慰他,邊用柺杖指著路邊長著白毛果實的野草說:“這些草的根莖包能治好你的病。”言畢老翁便不見了。
王商半信半疑爬過去拔了些野草大嚼起來。說來也怪,只過半個時辰,就感覺腹痛減輕,拉痢次數減少。隨後,他支撐著身子採了一些藥草,踉踉蹌蹌揹回家。在家每天用它煎服,五、六天工夫病就全好了。
第二年夏天,村裡鬧痢疾,許多農戶家中呻吟不斷。王商想起白髮老翁指點的藥草,就去挖了幾大捆,煎湯給村裡人治療,很快病人便陸續痊癒。此後,人們為感謝和紀念那位白髮老翁,就給這個草取名叫“白頭翁”。 白頭翁味苦性寒,清熱涼血,解毒止痢,是一味很好的腸道消炎藥。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
(bì bō)是胡椒科植物,善調味。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做菜時,加入適量撥能使食物味道鮮美,所以,不少人家廚房中備有此物。
相傳在唐代,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患了痢疾,腹疼腹瀉很厲害,宮中太醫百倍小心,費盡心思,服藥不少,總不見效。太宗大發脾氣說:“你們全是廢物!”,太醫們唯唯諾諾,束手無策。宮中太醫無法,只好派人四處張貼榜文下詔遍訪良醫。
一般醫生都不敢貿然去給皇上獻方醫治,怕不慎招來殺身之禍。這樣,皇上只有在病痛中煎熬,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一日,一御膳房侍從向皇上獻出一個單方:用鮮牛奶煮桔撥。太宗半信半疑地將藥喝下。半日後腹痛減輕,再服藥,痢疾很快痊癒。御廚侍從受到了重獎。
從此,老百姓也常常用此法治療腹疼腹瀉。 湯伯性熱,味辛,溫中散寒,治胃寒,腹痛,腹瀉,嘔吐,反酸,牙痛,頭痛等,常配當歸,白芍,茯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