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回到了自己久違的家鄉瀏陽,前來歡迎她的隊伍在街上排成了長龍, 可在人群之外,卻有著一個鬼鬼祟祟的男人。男人名叫古天順,是李貞的前夫。
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落實到古天順身上就不對了,雖然兩人曾是夫妻關係,但古天順卻家暴過李貞,如今看到前妻成了將軍,古天順的心中害怕極了。
為此,他去找到了村長求情,村長好像有所預料,只是微笑著告訴了他一句話,這正是李貞轉達給他的:“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革命已經勝利,我們邁進了新時代。”
李貞是黨歷史上的一位奇女子,她原本只是一個鄉下的童養媳,每日受盡毒打與侮辱,但她卻靠著非凡的意志,成功扭轉了自己的人生,直到最後魚躍龍門,成為了我國第一位女將軍,這樣的故事說得輕鬆,但其過程卻萬分艱難。
毅然逃跑,從童養媳到革命人
李貞出生在1907年的瀏陽,清朝還未結束,也就意味著舊社會的種種陋習依然存在,國家的固步自封,給百姓們帶來的除了思想上的腐朽以外,還給社會帶來了貧窮的倒退。
在李貞出生以前,她就有了四個姐姐,父親不幸去世,整個家庭只能靠著母親一人支撐,於是李貞在六歲的時候就被賣到了當地有名的古家做童養媳,至此以後,李貞的生活除了飢餓以外,迎來了新的絕望。
李貞去到古家以後,惡毒的婆婆就將家裡的大小事務全都交給了她,像是對待牲口一般無所不用其極,於是李貞每天不僅要上山砍柴,還得在家裡洗衣做飯,如若差了時間,就得遭受來自婆婆的一頓毒打。
與她同齡的古家子女,對她也毫不同情,他們特別喜歡和李貞玩騎馬遊戲,趴在地上的永遠只有李貞,往往就在這樣的一片歡聲笑語中,隱藏著她無力又憤怒的悲傷。
這樣的日子,李貞一過就是十年,她曾經將希望放在了未來成親的丈夫古天順身上,可古天順脾氣暴躁,為人驕傲,只拿李貞當丫鬟對待。
李貞想過逃走,但是卻被古家人一次又一次的抓了回來,她渴望的自由好似遙不可及,古家的五指山,狠狠將她壓得無法動彈,如果不是共產黨的來到,興許李貞就會這樣生不如死的過完一生。
解放運動的展開,為瀏陽帶來了新的文化與思想,街道上開始出現了大批遊行的革命人士,李貞也不由分說的被這股烈火所吸引,有幾次古天順甚至將她從隊伍中拖了回來。
每帶回一次,李貞就必須面對懲罰,一棍又一棍地落下,直打得李貞皮開肉綻,但是這個堅強的女子,卻從未因此放棄心中的鬥志,古家人的做法,反倒讓她對於自由更加嚮往。
有一天,李貞藉以砍柴出走,轉而就去到鎮裡,找到了一支紅軍隊伍,她操著一口稚嫩的鄉音,鼓起勇氣對著同志說出了自己久違的心聲:“我要革命!”
李貞的這一次出逃讓古家人束手無策,甚至發出了一紙休書斷掉了聯姻,時隔多年,她終於擁有了身為“人”的權利,而李貞的紅色生涯也隨之緩緩展開,一段傳奇故事就此劃入了革命劇本中。
值得一提的是,李貞原本沒有名字,她只有一個小名叫做“旦娃子”,後來在登記檔案的時候才給自己取了這麼個名字,這裡邊的含義十分深沉。
多年後李貞對此有回憶道:“我既然選擇參加革命,那就沒有再退縮之意,投身革命隊伍後,當時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永遠跟隨革命的隊伍走,生是革命人,死也是革命鬼!”
“假戲真做”,結識靈魂伴侶
隨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掀起,國民黨開始了對紅軍戰士們的迫害,革命鬥士在進行武裝的同時,只能先行轉入地下儲存力量。
李貞與一幫同志躲進了深山老林裡遊擊作戰,李貞不怕死,照她的話說,沒有經歷過血淚磨練的紅軍戰士是不存在的,而她也很快就迎來了第一次生死關卡。
當時李貞所在的隊伍領導者有三人為首,分別為張啟龍,王首道,李貞,在1928年5月,張啟龍遭到叛徒出賣被國民黨逮捕入獄,王首道得知訊息以後,在震驚之餘很快便想出了一個營救計劃,只不過這個營救計劃的難度之大堪比登天。
王首道苦思冥想,最終決定以送親作為偽裝,而這就需要一名女同志的配合,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所以這名女同志必須膽子夠大,不畏生死,王首道將顧慮告訴給了李貞,李貞只說了一句話:“我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保證完成任務。”
王首道叫來了十幾個人喬裝成了送親隊伍,而李貞就坐在唯一的大轎之中,在她的婚紗之下,藏著十幾把短槍,與二十多顆手雷,大家一路吹吹打打,鑼鼓喧天,好不熱鬧。
負責看守的國民軍,本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混混,見到有人送親,還給他們都發了好煙好酒,笑嘻嘻的就將李貞等人放進了城門裡邊。
李貞等人如願進城以後,就開始迅速分發武器,並且找到了關押張啟龍所在的監獄,靠著突然襲擊,打得國民軍逃之夭夭,而正是這一場戰鬥,讓張啟龍與李貞也墮入了愛河之中。
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前方同志在衝鋒陷陣,李貞就在後頭幫忙遞遞彈藥,等到張啟龍被救出,看到李貞一身大紅婚紗好不驚人,有同志在旁邊開起了二人的玩笑:“你的新娘子來咯!”
這本是一句玩笑話,但張啟龍卻當了真,他趁機向李貞表明了心意,只是簡單的一句“你願意和我結婚嗎?”卻讓李貞羞紅了臉。
其實兩人一直以來無論是在工作之上,還是在生活之下,都接觸得十分親密,早在之前就對彼此都有好感,前者是一線革命戰士,後者是婦聯扛把子,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隨著李貞的緩緩點頭,大家才意識到,這場戰鬥帶來的勝利,竟然還成就了一段姻緣。
但是命運並沒有眷顧這對情侶,李貞與張啟龍在結婚以後,敵軍的大部隊也來到了瀏陽,這一次的打擊力度更加強大,李貞與張啟龍因為黨組織的調動分頭行動。
張啟龍去到了湘彰革命根據地裡工作,而李貞仍然留在本地進行地下組織,直到在一次轉移行動中,李貞帶著一排女戰士與大部隊走散,偏偏在重新上路的過程中,直面遇到了敵軍。
武器上的差距,加上人數上的劣勢,李貞等人被打得節節敗退,但是她們沒有選擇投降,而是且戰且退,接著往山上撤離,但是敵軍卻一直緊咬不放。
很快,李貞等一排女戰士便只剩下了五人,山谷之中到處佈滿了屍體與鮮血,而隨著海拔的上升,李貞等人被逼到了山上斷崖。
前方是千米深淵,跳下去必死無疑,後方是如狼似虎的國民軍,一旦被捕,生不如死,李貞等人佔據斷崖地形,向下發動反攻,也成功拖延了敵軍前進的速度。
此時的她們再無退路,只是希望在臨死以前多拉幾個敵人墊背,她們的憤怒,都化為了槍口噴出的火舌,直至彈藥耗盡,李貞等人又舉起了石頭往山下砸去,這等視死如歸的氣魄嚇得敵人不敢前進分毫。
在死亡面前,李貞的心中除了有一絲遺憾以外,還有著一絲悲傷,倒不是因為怕死,而是可憐肚子裡與愛人的結晶,在片刻躊躇以後,李貞堅定的與同志們說道:“我們不能讓敵人捉活,寧死也不投降。我們一起跳下去!”
斷崖邊上,五道身影一躍而下,她們高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口號在深淵之中久久迴盪。
興許是老天動了慈悲心,五名跳崖的女戰士中竟然活下來了兩人,其中一人正是李貞,而另外三名女戰士則不幸去世了,李貞在下落過程中被枯樹卡住。
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是肚子裡的孩子卻沒保下來,劫後餘生的她被隊伍找回,送到了軍區醫院治療,可她不知道的是,在她修養的這段時間,丈夫張啟龍那邊卻有了新危機。
張啟龍因故受監禁,向李貞提出了離婚,這一對苦命鴛鴦,就這樣離散了。
歷經磨難,“夫妻將星”成為一段佳話
往後兩年,李貞被黨組織送到了軍校學習,後來被派去到了革命軍區任職為組織部長,對於工作,李貞拿出了百分百的精力去做,這樣她才能短暫地遺忘縈繞心頭痛苦。
看著這樣傷情的李貞,她的好友陳琮英很是同情,便向她介紹了另外一位老紅軍——甘泗淇。
李貞非常理解好友對她的關心,但是要拿自己和大名鼎鼎的甘泗淇放在一起,李貞自我認為是很不匹配的。
先不說兩人在政治地位上的差距,光是甘泗淇的功績就讓人不敢輕視,像他這樣的老紅軍,不僅是戰場殺神,在文學筆墨上也有一定建樹,而自己不過是一個鄉下的村姑,又何德何能與其般配呢?
對於陳琮英的心意,李貞沒有當真,直到前者告訴她,其實甘泗淇對她一直有所好感,十分欣賞她身為女子卻當然不讓的志氣,既然男方有了表態,李貞便放下了心中的成見,答應陳琮英去了解了解。
一來二去,兩人互相中意,在1935年結了婚,不過他們並沒有來得及體會到新婚的甜蜜,轉而在第五次反圍剿行動失敗以後,共同踏上了長征之路。
長征很難,部隊物資供應不足,捱飢受餓,飢寒交迫是常態,即使是像李貞這樣身居高位的領導。
在苦難之前待遇平等,生活好像給李貞開了個玩笑,她第二次懷有身孕,卻沒法得到丈夫的細心照顧,畢竟甘泗淇的工作繁多,沒法為愛妻分擔壓力。
最終在營養不足,身體欠佳的情況下,李貞早產了,新生的孩子身子骨弱,哪裡抵得住長征路上的煎熬,很快也就不幸早逝了,這對於甘泗淇和李貞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李貞為此還失去了生育能力。
經歷瞭如此之多,李貞在後來對生死看得很開,她所受的磨難,都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成為了她肩上的道道勳章。
1955年9月27日,甘泗淇與李貞從朝鮮戰爭中歸來,前者被授予上將軍銜,而後者被授予少將軍銜,周恩來還對李貞如此說道:“李貞同志啊,你可是我們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祝賀你啊!”戲稱夫妻二人為“夫妻將星”!
正是在這一年,李貞回到了家鄉,才發生了前文開頭說到的事情,李貞像是一顆小草,經歷過風吹雨打,烈日烘烤,從戰爭的絕境中數次求生。
如今的她,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被古家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童養媳了,她是部隊的一等兵,是第一女將軍。
李貞走之前,古老三都在恐懼之中。臨走李貞託人給她他帶句話:“都是過去的事了,如果沒有他,說不定我也不會踏上革命道路,這點我是感激的。”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李貞用一顆感恩的心,向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交上了一篇滿意的答案。
雖然是“夫妻將星”,但甘泗淇與李貞的生活仍舊過得十分節儉,他們住在一處四合院裡,院子不大,殘破不堪,李貞有與甘泗淇說過,自己無法生育,想讓他再娶一個,可是甘泗淇卻很不樂意:“你不能生孩子,我也愛你。”
兩人這時的年紀也大了,平時工作開始清閒下來,李貞便建議道,去領養死去戰友們的孩子,這一建議得到了甘泗淇的支援,夫妻二人一領養就收養了二十多戶,也算是彌補了終身無子的遺憾。
有的人覺得,李貞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才如此博愛,我反倒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一生忠誠於黨的李貞,這是她在信仰之下,認為自己應該為犧牲英烈擔當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