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的子孫很多,大多數都是國家棟梁之材,有一個叫林墨卿的,是他的五世孫,很不一般。林則徐的後半生受夠了洋人的氣,也受夠了朝廷奸黨的氣,但他的孫子林墨卿不一樣,專氣洋人的!
林墨卿,1923年生於北京,曾祖父是林則徐的第三個兒子林聰彝(官至浙江署按察使),後更名凌青。
祖上文化基因好,林墨卿先後就讀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才子一枚。後來投筆從戎,進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參加了八路軍。
1945年1月起,林墨卿任軍委外事組科員、聯絡組組長、中央外事組研究處美國科科長。按輩分他是林則徐的孫子,同樣按輩分美國應該算英國的“孫子”,林則徐的孫子處理英國“孫子”的事務,沒毛病。
1945年8月,八路軍收復煙臺,一個月後,美軍第七艦隊派軍艦駛進煙臺外海,企圖登陸。八路軍堅決反對,葉劍英派林墨卿代表十八集團軍向美軍遞交抗議照會:要求美海軍陸戰隊不得在煙臺登陸,否則一切後果由美方負責。
當時的的美國,舳艫千里,橫暴兩洋,居然在小小的煙臺碰了釘子,“送釘子”的林墨卿和一百年前的林則徐一樣倔。
抗議的同時,煙臺的軍隊和市民全面動員起來,準備幹一場,美國人一看,不好收拾,只好駕艦離去,後來撿“軟柿子”,去霍霍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武漢這些地方。
五年後,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再次領教中國軍人的強硬,歷經五次戰役的較量,美軍三次換帥,萬般無奈下坐到了談判桌上,林墨卿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機要辦公室主任、翻譯隊隊長,專門負責給美國人“填堵”,唇槍舌戰加“冷槍冷炮”,讓美國低下了頭。
很不容易的,一個鋼產量達到八千七百萬噸,原子彈、航母、噴氣機、直升機、坦克要啥有啥的工業國,被一個鋼產量不足一百萬噸(1951年中國鋼產量90萬噸),就會修幾條破槍的農業國在談判桌上數落。這些數落的話,都由林墨卿大人一句句翻譯給他們。
林墨卿官當得很穩,後來先後擔任外交部美澳司副專員,駐羅馬尼亞大使館一秘、研究室主任兼首席館員,外交部國際司、歐美司、國際條法司司長,駐委內瑞拉大使,1980年後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大使),並四次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
擔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期間,他運用常任理事國否決權十六次否決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的意見,創了歷史記錄,態度之強硬,像“鋼板”一樣,這也許是家族“遺傳”。
1997年,香港迴歸,而敲定這件事的是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簽署的《中英聯合宣告》,這份宣告由林墨卿(即凌青)遞交聯合國備案。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的詩句,用在此處,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