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林/文
鳴沙天主堂外景(楊森林攝)
1907年,年僅26歲的荷蘭天主教傳教士夏榮昌(Renson),在阿姆斯特丹老教堂,對著耶穌十字聖像發出誓願:要用自己畢生精力,帶著天主的旨意,前去萬里之外的東土中國,對還處於封建閉塞的中國貧困民眾,傳揚天主的福音。幾經周折,他從西方世界來到東土中國,首先選擇了偏僻的西北新疆伊犁和甘肅高臺等地,向當地貧苦的民眾開始傳天主教。
15年之後的1922年6月,夏榮昌(Renson)神父從甘肅高臺轉折來到新成立的寧夏教區傳教,於1923年來到了寧安堡(現中寧縣城——當年中寧與中衛的一個縣),住進“萬盛隆”商店。
當年新成立的寧夏天主教教區包括寧夏地區、內蒙古後套(包頭以西)地區、陝北靠近寧夏部分的地區。經過7個月的瞭解摸底,夏榮昌(Renson)神父回到中衛教堂籌措資金,為在中寧傳教做好充分準備。隨後,他再次回到寧安堡,以1100銀元的代價,典租了寧安堡郭東山的一處房院——原中寧縣政府、現紅寶商場所在地——約期8年時間,於1924年5月15日,在寧安堡及中寧地區開始傳播天主教。
夏神父最初傳教的物件大都是社會下層民眾,常常對那些拿不出錢財的貧苦大眾施捨錢財,扶危濟貧。
由甘肅逃荒到寧安堡來的貧民張喜宗,當年替寧安堡另一個從西方傳來的宗教——基督教教會看管禮拜堂,因住處靠近天主教的夏神父,兩人經常會面交談,張喜宗遂改奉天主教。隨後,張喜宗勸化在鳴沙州家裡的5個兒子及女婿郭成宗全家信奉了天主教,又引導同鄉劉興元父子4人,相繼加入了天主教——這是鳴沙地區最早有人信奉天主教的開始。
1925年,夏神父得知:衛寧平原東面的橫斷山脈牛首山是鳴沙地區的佛教聖地,山頂上兩個朝天凸起的宛如牛角一般的宏偉建築,就是佛教大寺大西天、小西天,中間還有天中天,山半腰還有極樂寺等多座佛教寺院,裡面住著許多佛教高僧。他執意從最險要的刀嶺山方向上到牛首山頂,一一拜訪了寺院裡的高僧。與各寺院高僧就法理展開討論,想讓佛門弟子集體改變信仰,遁入天主教門。牛首山上的佛門僧徒非常友好地笑笑說:“你們天主教雖好,但我們佛教也不錯。我們既然信奉了佛教,就不會改信天主教了——這在宗教信仰上叫不二法門。您完全可以在鳴沙一帶發展您的天主教——鳴沙這個地方自古就是開放的、包容的,各種宗教、各種門派都可以在鳴沙自行發展: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在鳴沙都有;南來北往的人也都在鳴沙大展拳腳——頂神的、捉鬼的、看風水的、打卦算命的——在鳴沙也有。你只管放開你的手腳,施展你自己的能耐,放心傳你的天主教就是了。”
1926年4月,張喜宗帶領夏神父來到鳴沙州一帶傳教,先以自己家兩間小房子作為臨時祈禱所,從此拉開了鳴沙地區傳天主的序幕。1928年,夏神父在張喜宗鳴沙家的屋裡,做了第一臺彌撒,給鳴沙州11個新入教的教民進行了洗禮。從此,鳴沙成了安堡天主教的一個分堂,到了1928年,鳴沙已有教友88人,望教者40人。
1929年,夏神父在寧安堡花園裡種植了從比利時訂購的蘋果、義大利梨等果樹,還從比利時帶來了西紅柿、西豐麥(玉米)、洋蔥等西洋物產新品種。他詳細記錄了從中衛到銀川之間所有城鎮的名稱、距離及沿線人口數額,為傳教做了第一手資料。
1930年7月,夏神父離開寧安堡典租的傳教住所,前去看望居住在中衛天主教堂的葛天明神父,恰遇手握軍權的蘇雨生部與馬鴻賓部在寧安堡發生混戰。蘇雨生部兵趁夏神父不在之機,將夏神父寧安堡住所搶掠一空,連夏神父的住房也毀掉了大半。年屆六旬的夏神父在中衛縣城與鳴沙州兩地,來回奔波,四處周旋,在貧苦大眾中,繼續傳播天主的福音。
到了1931年,鳴沙州天主教分堂已有受洗者116人,望教者40人,成年新入教者26人,兒童新受洗者17人,具備了成立教堂條件。
夏神父原在寧安堡典租郭東山的屋子已到期限,被房主贖回。夏神父決定在鳴沙州建立天主教堂:他透過教友郭成宗在養馬村買到了白合林的8畝田地,先按照當地風俗,築起了高土牆寨子,第二年(1932年),建起了鳴沙天主教教堂——教堂長10米,寬12米,共7間房子,磚木結構,四周全有出簷走廊,門窗廊簷上雕刻著天主教的各種圖案花紋;堂門前的臺階以石條砌成,教堂頂安裝了進口的銅十子架和銅鐘。教堂兩側各建5間住房:西邊為神父住所,東邊為修女院和門診室——這些房子也全都是出簷走廊,成為當地新的建築景觀,引起民眾側目而視。
教堂於1932年竣工,引來大量本地民眾入教,尤其以教堂紅柳溝兩岸的窮苦人家為眾。
在鳴沙建堂的同時,夏神父又在寧安堡以外的其它地方,設立了幾處傳道點:東華寺傳道點、朱家灘傳道點、黃辛灘傳道點、宣和傳道點、關帝廟傳道點和渠口傳道點等,天主教以鳴沙教堂為核心,在鳴沙周圍遍地開花。
1932年,夏神父在鎮羅堡租房建了傳教站,居住在鎮羅堡傳教點傳教。比利時神父丁智君(Schotte),受寧夏教區派遣,來鳴沙天主教住導傳教——天主教教區規定:一個教區神父,要相互交流。
1934年,比利時神父明(閔)基深(Van Hyfte)來到鳴沙天主堂主事,開辦了鳴沙天主教醫療所和鳴沙天主堂學校。明(閔)基深學過醫,有一定的醫療技術,加上免費醫治,鳴沙地區不少患者前來天主教就醫。
明基深神父給鳴沙地區帶來了一系列西藥:有德國“606”、比斯米特、傷寒疫苗、盤尼西林、磺胺類等。給當地人治好過不少諸如梅毒、淋病麻疹、天花、傷寒等疑難病症。1936年,鳴沙當地流行白喉,死了許多小孩。明(閔)基深神父透過國民81軍駐防鳴沙的王團長,從蘭州搞來了幾瓶抗白喉毒素,給15個住在鳴沙天主堂裡的在校學生注射,結果都脫險痊癒。
1934年,張惠忠與張羅撒兩位修女來到鳴沙天主堂,協助開辦了鳴沙天主堂初級小學,教授文化課兼授天主教教理,學生40多名。
1942年,鳴沙天主堂診所得到中寧縣長張業成認可,正式備案成立為在冊的正規診所。1945年明(閔)基深神父回國休假,內蒙古神父王甫田由徐和莊調來鳴沙天主堂主事,兼任鳴沙天主堂學校校長。他增聘5名修女任教,將以前的鳴沙天主堂初小發展到六個年級的完全小學,學生增加到200名。1946年,經中寧縣蘇盛華縣長推薦,鳴沙天主堂學校由政府教育局備案,成為政府教育部門認可的正式教會學校。1947年,陝北神父馬明德調來鳴沙天主堂主事,兼任鳴沙天主堂學校校長。
1949年9月,中寧縣解放。外國傳教士相繼回國,教會事務由中國神父修姆管理。1950年,馬明德神父去銀川天主堂,謝久敬神父來鳴沙天主堂主事。同年鳴沙天主堂學校停辦。學校所有桌椅、板凳、風琴、銅鐘等教學用具,全部搬往鳴沙完全小學。
1950年,鳴沙天主堂診所參加聯營,與鳴沙地區醫院合併,組成了鳴沙地區醫院——這,就是鳴沙地區醫院最早的雛形,不僅為鳴沙地區人民防疫治病奠定了基礎,還為鳴沙乃至整個中寧縣醫療界培養了眾多醫務人員。
1951年,謝久敬神父由鳴沙天主堂回三邊。陝北神父侯允希代管鳴沙天主堂。1952年,侯允希神父正式接管鳴沙天主堂一切事務管理工作。1955年,內蒙古神父武慕安到鳴沙堂,隨後頻繁的政治運動不斷,教務工作受限。
1956年,武慕安神父被迫還俗。到“文革”時,教堂及其房屋全被拆毀。鳴沙天主堂已不復存在。
1978年,鄧小平主政中國,倡導對外開放,重提真正意義上的宗教自由。名副其實的宗教信仰,開始迴歸。
1984年,中寧縣政府給鳴沙天主堂撥給退賠教產補償費27500元,指定鳴沙養馬村四隊一塊2640平米的羊圈臺子,作為重新建造鳴沙天主堂用地,支援重新修建鳴沙天主堂。教民們成立了由張崇、萬興華、段全中、段全壽、張聚才5人組成的建堂小組。鳴沙天主堂到底應該按照什麼樣的圖紙重新設計、重新建造?引起教民關注。鳴沙教民蔡永祿邀請原鳴沙中學教師、當年正在中寧縣建工隊當工程師的李樹培老師無償繪製圖紙,反覆修改完善,得到銀川天主堂寧夏教區神父們的一致認可,同年6月開始破士動工,9月中旬,一座新的天主教堂在鳴沙紅柳溝橋畔重新屹立,引來一片喝彩。
1984年9月22日,新建的鳴沙天主堂舉行慶祝新堂典禮,特邀過去的本堂神父王甫田、馬明德及縣上黨政領導曹寧安副縣長等光臨參加。從此,鳴沙天主堂再次成為鳴沙地區天主教傳播信仰的中心。2001年,雲光亮神父在鳴沙天主堂任本堂神父期間,對鳴沙天主堂進行了重新翻建:新教堂建築面積338平米,總面積660平米。
當天主的福音自西方在鳴沙地區再次公開傳頌之時,最早在鳴沙州傳教的夏榮昌神父已經於1948年返回故鄉荷蘭——當年風華正茂的26歲翩翩少年,此時已經變成年近七旬的耄髦老人。
1954年,夏神父75歲之時,平靜地迴歸到了天主的身邊——他降臨人間時,赤條條,無牽無掛,只為傳播福音而不遠萬里從西方來到東方;迴歸天主身邊時,潔身自好,一生信守對天主的承諾,將天主的福音傳遍了中國西北新疆、甘肅、寧夏等偏遠角落——尤其以鳴沙州最甚。
(照片資料提供:鄭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