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得太多。
——沃爾特.李普曼
由於社會認同原理的作用,我們會根據他人的行為來判斷自己怎麼做才合適,尤其是在我們覺得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時候,“他可以,為什麼我不能?”
在我讀到《影響力》的第4章“社會認同”時,我驚歎這種影響力武器的巨大力量,它就像人腦中的怪物,在正面影響時,可以幫你成為更厲害的人,而在負面影響時,會毀掉你。
我想我們應該識別它,努力讓這種影響力武器發揮他的正面影響,應該儘可能選擇遠離那些你不想成為的人,去認識那些你想成為的厲害的人,並儘可能和他們在一起。
書中提到一個荒誕的現象,當自殺事件上了頭條新聞,死於商業客機墜毀事故的人數便會激增10倍,不僅如此,發生致命車禍的人以及自殺的人也急劇增多。研究表明,報道了自殺事件的地區,曝光力度越大,其後發生的致命事故增幅也就越大。
這是社會認同原理的一個病態例證,那些同樣處於焦慮、崩潰邊緣、陷入困境的人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可以放棄生命來逃避當下的困境,他們會想:“他可以,為什麼我不能?”他們根據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動,決定自己該怎麼做。於是有些人直接選擇自殺,還有一些人由於分神、焦慮在開車和開飛機時粗心大意,而導致交通事故。
書中還有一個特別驚悚的例子,蓋亞那瓊斯發生的集體自殺事件。
“人民聖殿教”是以舊金山為基地的一個邪教組織,成員主要來自該市的窮人。1977年,該組織跟隨他們的精神領袖吉姆.瓊斯一起搬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叢林裡。由於這個邪教組織牽連到一起兇殺案,瓊斯確信自己肯定會被逮捕,便決心採取統一行動,集體自殺。910名死者裡,絕大部分人都是心甘情願、秩序井然地赴死,他們平靜地走到帶有草莓味的毒藥桶跟前,喝下一勺毒藥,坐到地上抽搐幾分鐘,就死了。
這一事件震驚了全世界,人們驚奇於瓊斯的魅力,信徒怎麼可能如此迷信他。這其實就是瓊斯利用了這些人的愚昧無知,平時就要求他們絕對的忠誠和服從,而在面對這種非常規命令時,首先是有一批絕對忠誠的人毫不猶豫地採取了服從命令的行動,其他的大多數在不知道要如何做的情況下,中了“社會認同”影響力的毒,他們覺得,“他可以,為什麼我不能?”於是選擇了盲從。
書中的這些案例和研究成果,讓我對“社會認同”影響力的負面威力極為恐懼,我真害怕自己一不小心,被陷入這種自動導航模式。
如何拒絕?書中給出的答案是:識別錯誤,在敏銳地察覺出社會認同自動導航儀採用錯誤資訊時,關掉它,那我們就有主動控制權了。如何識別?我的理解就是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多些思考,如果做的事會帶來傷害尤其要提醒自己,是不是中了“社會認同”這種影響力武器的毒。
比如說在看到自殺新聞時,思考自殺給親人帶來的傷痛,思考如何避免做這種傻事。在遭遇大多數人做同一件事情時,思考一下,有必要這樣做嗎?這樣做是正確的嗎?每當我們想到“他可以,為什麼我不能”時,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中了影響力武器的“毒”,這是我自願選擇的嗎?
但我覺得只是思考還不夠,我們應該儘可能不讓自己處於那樣的環境,儘可能選擇遠離那些我們不想成為的人。
我們甚至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影響力武器,讓他儘可能只發揮正面影響。而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認識那些你想成為的厲害的人,儘可能和他們在一起,去模仿他們,久而久之,你也會越來越厲害。
在《影響力》這本書中作者提到過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他想讓自己三歲的兒子摘下游泳圈而學習游泳,他想過很多辦法都沒有奏效,但在某天卻突然發現孩子會游泳了。打聽後才知道,孩子在一次活動中,看到鄰居家小朋友會游泳,他自己覺得同樣都是三歲小孩,既然別人可以不帶游泳圈游泳,那麼自己也可以,於是就學會了游泳。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曾國藩?因為曾國藩的資質並不好,甚至比我們一般人要差。他不聰明,考秀才連著考了七次,一直到23歲的時候,才以倒數第二的成績考上了秀才。身體也特別糟糕,他32歲的時候就患眼病,36歲的時候就看不清人影,晚年有一隻眼睛徹底失明,他在48歲寫日記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像一個70歲的老頭,走路需要人攙扶。但就是這樣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卻靠著“勤”“恆”二字,立下了千古大業,救國家於危難之時。作為資質並不比他差的普通人,就會覺得,既然曾國藩可以做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哪怕只做到他的一點,也是可以的。
和你想成為的厲害的人在一起,我們會學習和模仿他的行為。當我們遇到困境,我們既可以去請教他們如何做,也可以用我們平時的觀察去思考,如果他們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處理?“他可以,為什麼我不能?”而如果這時我們竟然識別自己是否陷入了“社會認同”的影響力,我們會意識到自己是主動選擇了“社會認同”的正影響,根據承諾一致性原理,我們會在行動中繼續選擇向厲害的人學習,久而久之,會幫助我們養成更多維的思考模式,而一次次地戰勝困難或是行為帶來的獲利,也會讓我們變得更自信。
不要做隨波逐流的人,遇到事情多想一想,當下我要採取的行為是正確的嗎?我有沒有進入“社會認同”的自動駕駛模式?遠離那些你不想成為的人,儘可能去認識那些你想成為的厲害的人,並和他們在一起,讓“社會認同”的正面影響幫助你成為更厲害的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