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生氣,是百病之源。
有研究資料顯示,與內心平靜,情緒穩定的人相比,經常發脾氣的人患心臟病而死亡的機率高出19%。愛生氣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更是增加24%。
生氣的危害不言而喻,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處理負面的情緒呢?
美國兩位臨床心理學家雷蒙德·奇普·塔夫瑞特和霍華德·卡席諾夫共同創作的《如何才能不生氣》也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兩位作者雷均是臨床心理學家,雷蒙德主要研究憤怒引起的情緒失調和犯罪行為。霍華德曾擔任霍夫斯特拉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同時也是美國心理學協會會員。
這本書是他們20年研究的實證之作,自出版來被譯成各種國家版本,熱銷全球。
書中透過闡述憤怒的誘因和有效的解決方案,教給我們停止無休止的情緒內耗,重建內心的理性秩序,走出內心的陰霾。
今天就讓我們緊跟兩位作者的腳步,一起學習科學認知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活出更健康愉悅的每一天。
怒火中燒,最終灼傷的是自己
俗話說“氣大傷身”,那我們心中的怒氣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作者在書中寫道,生氣是由於他人做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或者期待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會激發我們採取破壞性的行為。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一次,傑西洗衣服時,發現樓下的洗衣機投幣出現了問題,那天它只能接收1美元的鈔票,但她全身上下只有一張5元的鈔票,一怒之下她把洗衣機的門砸爛了。這個行為恰好被攝像機拍了下來,最終,憤怒讓她為此付出了500美元的代價。
大多數人在盛怒之下都會做出過激的行為。但是,等事後再回想起當時的情況時便只會後悔不已,甚至還要為自己的衝動行為付出代價,更是得不償失。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父親在單位捱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看到兒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怒氣一下來了,就把孩子罵了一頓。
孩子心裡面委屈,感覺爸爸一回家就對他撒氣,就狠狠把身邊打滾的貓踹了一腳。貓慌忙地逃到街上,這時候正好一輛汽車開過來,為了躲避小貓,司機趕緊扭轉方向盤,卻把路邊經過的孩子撞傷了。這個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
試想一下,如果第一個人能控制住內心的情緒,就不會出現無辜被踢的“貓”,更不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菸灰缸覺得,當憤怒來臨的時候我們通常都覺得如臨大敵,導致自己無法冷靜下來想想這份情緒的來由。我們若能冷靜下來,釐清事件本末,也許會發覺,自己原本可以雲淡風輕地過好一天,卻因為他人之過,徒讓自己的心留下滿目瘡痍。
正確表達情緒,也是成熟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生氣的時候都想要發洩情緒。有的人選擇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去洩憤;有的人則選擇壓抑情緒來平息憤怒。
作者在書中教我們透過自我肯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在衝突中學會為自己講話,用公平合理的方式與他人協商解決辦法。
具體來說,就是能夠直接跟當事人見面、交談、通訊,並且坦白說出自己心裡面的感受,或者這件事對自己帶來的哪些傷害。比如,可以用“我感到怎樣”這樣的句式進行溝通。
俞飛鴻曾在採訪中表示,從小父親對她非常嚴厲,行為規範要求也很嚴格。所以她的青春時期,一直不太開心,不會表達憤怒,也不會說。
成年後,有一天,她正經過斑馬線時,一輛車急速向她衝來,且沒有減速,她本能地向前跑了幾步。車子突然停了下來,沒想到俞飛鴻當下的反應,是立刻衝過去踢了車的輪胎,用英語痛罵了車主一頓。
這一刻,她知道,自己終於學會了如何表達憤怒。正如她所說:“不再有一個惡魔佔據著我,讓我像碰到一座大山,不能去面對或者克服的。”
生活中,我們一直接受的教育都是能忍則忍,甚至還覺得表達情緒是不成熟的表現。但實際上說出自己的需求,也是成熟的表現。
當然一般情況下,表達不要帶有攻擊性的感情色彩,才能取得效果,否則可能導致火上澆油。
菸灰缸覺得,言語攻擊和指責對方,會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取悅別人而隱藏自己的期待也會招致更多的委屈。只有將自信肯定的表達情緒,和為自己說話兩者相結合,才能找到一種平衡的表達方式。
學會冷處理,辦法總比煩惱多
學習如何不受情緒左右,除了正確表達情緒外,還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
書中作者介紹了幾個步驟來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更輕鬆地應對困難。
首先,正確表述問題。要清醒冷靜地知道引起我們憤怒的誘因是什麼。其次,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
然後,從備選清單中透過分析利弊,考慮所帶來的後果等因素去選擇最優解。要注意的是,選擇的原則是實事求是,自己要有實施方案的能力。
最後,我們再去付諸行動,儘管去做。
菸灰缸覺得,每個人都會遇到棘手的問題,只有透過解決這些難題才會讓我們不斷成長,才有能力創造更精彩的未來。
在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中,非科班出身的孟羽童能從眾多優秀實習生中脫穎而出,這跟她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分不開的。
在一次任務中,初任組長的她被隊友無視,活動中跟隊員意見發生分歧。眼看對方態度堅決,為了不讓矛盾升級,孟羽童主動降低語調。然後一步步嘗試溝通,客觀地表達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沒想到又被同伴直接打斷,這時,她還是選擇繼續溝通,冷靜下來理性權衡各方面的利弊,最終在認同對方的想法基礎上,又增加了讓對方能接受的小建議,最後順利完成了任務。孟羽童出色的解決能力,讓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最終將她納入麾下。
菸灰缸覺得,只要把生活中每一次困難都當作進步的基石,保持清醒,透過深思熟慮,努力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做出不受情緒控制的決定。
理性原諒,是對自己的一種解脫
我們都知道生氣的本質是用他人做錯的事情來懲罰自己。與其深受其害,陷入不停的內耗中,身心俱疲,倒不如想辦法去解決。俗話說“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只有行動了才能擺脫這樣的壞情緒。
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對於引起憤怒的事情,如果可以補救的話就要努力想出對策,但若無法補救,就要學會原諒。原諒是放下,也是解脫。
其實原諒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它可以幫我們理清想法、身體反應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原諒意味著放下憤怒,每當想起這件事的時候,我們不再感覺到心靈受到重創。
因為,最終那些讓我們生氣的事都會讓人變得強大,豐富我們的生活,最後成為生命中一筆寶貴的經驗。
菸灰缸想起了那位坐了27年牢,剛出獄就成了南非總統的曼德拉。出獄後,他任用白人做貼身保鏢,致敬在牢獄中虐待過自己的三個獄警,並且勸說集體離職的白人留下來幫自己打理國家的事務。
他感慨地說:“當我走出囚室,走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依然在獄中。原諒他人就是昇華自己的心。”
對於每個人來說,放下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是不容易的。選擇原諒不是為別人的錯誤行為找藉口,而是放過自己,不再讓它佔據我們的情感能量和體驗幸福的空間。
菸灰缸覺得,雖然憤怒的情緒讓人很難受,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那麼多不同的方式去應對,重點在於我們去行動,去改變。
憤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會處理。在生活中不停地練就,處理憤怒情緒的能力,才是王道。
生氣的情緒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學會如何去處理,消化這樣的情緒,減少精力內耗,留下更多的精力去應對生活出現的狀況。
菸灰缸認為,假如生活中沒有任何困難和衝突,那麼這樣的生活會讓人的心智和感情停滯。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煉自我的過程。
漸漸地,我們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然後沉澱於其中,享受當下每一刻的美妙人生。
願每個人都能以最小的怒氣,最大的幸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