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印度疫情的爆發,莫迪的名字總會不時地傳入大家的耳中,經常看國際新聞的朋友應該也會注意到,每當有印度相關事件的報道,露面的都是印度總理莫迪,很少能看到印度總統的身影。
這讓不少人笑侃莫迪扛起了印度所有的同時也不免好奇印度總統到底是誰?
莫迪明明只是印度的總理,為何總是他出面處理事情呢?印度總理的地位難道比總統還高嗎? 甚至有些朋友會吃驚地問,印度還有總統嗎?
印度是有總統的,只是印度總統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而且給一些人的印象幾乎傀儡一般。
現任印度總統是第14任總統,於2017年7月當選,名叫拉姆·納特·科溫德。科溫德這個名字想必大部分人都沒聽過,印度總統為什麼“鮮為人知”,又為什麼是“傀儡”,更或者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設立一個印度總統呢?
這個還要從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講起。
資本主義聯邦制國家
歷史上,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近200年,長達兩個世紀的統治除卻捲走了大量的財富外,也留下了相對先進的文明火種。
1947年印度獨立後,在國家制度上借鑑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成立議會內閣,設立總統、總理,實現三權分立。
但由於印度長期混亂的國家面貌,也借鑑了美國的聯邦制度,因此印度雖然是聯邦議會制國家,也保留了君主立憲制的一些特點,即國家元首權力範圍受憲法明確規定。
按照印度法律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是印度的第一公民,同時也是名義上三軍最高統帥,其任期為5年,可以連任一屆。
印度憲法規定,總統對中央政府享有一切行政權力,總理由總統任命。這麼看來其實印度總統政治權力是非常大的。
其實不然,印度總統是由議會選出,議會同樣擁有罷免總統的權力,而總理誕生的條件就是要在議會得到大部分支援,總理“操縱”議會,總統就成了被架空的一個“虛職”。
總理被任命後,其他議會內閣成員由總理向總統提名,這樣一來更加穩固了總理在內閣的權力,總統徹底淪為“局外人”。
印度的憲法規定,總統有廣泛的職權,但行使職權應根據內閣建議及其協助,由內閣向人民院連帶負責。
在印度雖然所有的決策都需要總統簽字才可以執行,但這裡說的簽字也僅僅是簽字而已沒有其他的,這個就跟晚清的時候慈禧垂簾聽政是一樣的。
整個國家都要聽皇帝的,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所有的文書、聖旨和提案都需要加蓋玉璽大印才能生效,但是這些都需要慈禧點頭才可以加蓋玉璽。
當然這些文書或者聖旨內容也都是由慈禧提出來的,所有的奏摺甚至都得先送到慈禧那裡過目之後,慈禧同意了再送到皇帝那裡蓋章,不同意的話皇帝這輩子都可能不知道奏摺裡面的內容。
所以提出決議的人是慈禧,負責具體部署執行的人還是慈禧,皇帝也就負責蓋個章而已。
印度總理就是那個慈禧,大事小事都是他說的算,大事小事都是由他負責執行和部署,總統也就是跟著簽字蓋個章而已。
慈禧聽政是情理上說得過去的,畢竟皇帝太小不懂事,但人家印度就不一樣了,人家印度總統聽總理的是憲法規定的,於情於理都是名正言順正大光明的。
所以印度總理才是政府最有權利的核心人物,印度總統的話就是小事不用管大事管不了。
總統意義
印度總理權力這麼大,那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設立總統職位呢?
印度之所以設立總統職位那是因為,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聯邦制的國家,所以必須要有總統,這是國家性質決定的。
作為議會制國家,印度權力結構與英國相似,印度總統職位也對標英國女皇。英國女皇在國際上露面大多作為英國代表出席一些禮節性的活動。
像是前段時間我國駐英大使鄭澤光遞交國書就由英國女皇出面;英國女皇對內也是象徵意義更多一些,經常出席類似“Motability”40週年活動這類活動,英國媒體對自家女皇的報道更加偏重於“時尚”而非政治。
印度總理在國內外政治上的地位與英國女皇相差不大,主要是出席一些比較重大的國家活動,或者接見外國領導人等等,也就是說主要負責禮儀性的職責。
此外,印度總統作為印度武裝部隊法律部的總司令,擁有一定的赦免權,不過大赦的權力要經由議會內閣三分之二及以上投票同意方可,這一點上它不同於英國女王。
印度總統除了憲法規定必須要有和國家元首象徵意義外,還“兼職”監察使一責。
作為國家憲法規定的元首,總統還是可以起到監督總理的作用,如果總理所做之事違憲的話,總統是可以出面制止的。
印度總理莫迪
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是一個傳奇人物,他起始於微末,是窮人家的孩子,一步步踏上總理的位子,並帶領印度走向繁榮。
莫迪1950年9月17日出生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納加爾小鎮的一個下層種姓家庭,8歲時莫迪就了接觸印度教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並從此成為忠實成員。18歲時,高中畢業後的莫迪在家裡的安排下結婚了,但莫迪本人對此非常抗拒,於是在三個月後選擇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後的莫迪走遍了印度的許多地方,這兩年間莫迪看到了印度社會的很多問題,並決心參政改變這一切。
1971年,莫迪決定全職做國民志願服務團志願者,這個時期國民志願服務團被政府認定為極端組織,莫迪在這樣的背景下依舊堅持了下來,也因此得到組織認可。
在此期間莫迪也沒有放棄對學業的追求,1978年自學獲得了德里大學開放學院政治學學士學位,1982年莫迪獲得古吉拉特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
1985年莫迪正式加入印度人民黨,並依靠組織賞識很快進入了主流政治圈。1988年被任命為人民黨古吉拉特邦秘書長,正式進入主流政治圈。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莫迪的一路高歌引起了黨內一些人的不滿,遭受排擠的莫迪於1995年回老家當起了一所中學的校長。
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兩年後在阿德瓦尼的力邀下重回政治圈,隨後莫迪被任命為人民黨全國秘書長並搬到了新德里。
2001年10月7日莫迪成為第14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並連任三屆。任職期間,莫迪下手整治古吉拉特的許多固有問題,如宗教矛盾、人民不交稅、地方自治權力分散等。
這些問題是歷屆部長不敢碰觸的領域,莫迪的大膽施為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效果,也為他博取了日後成為總理的政治資本。
2014年5月,人民黨贏得大選,莫迪擔任總理並於2019年成功連任。
莫迪這大半生的事蹟是普通人不可想象的,更何況他還是以下種姓的身份坐上總理的位子。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處於下種姓的人社會地位極其低下。
雖然這套種姓制度在1947年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但漫長時間以來的習慣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改掉的,就像我國現在有些人依舊堅持重男輕女的觀念一樣。
莫迪的種姓正是第三階層的吠舍,莫迪能夠排除萬難跨越“階層”擔任總理,這與他的幼年經歷分不開。
在莫迪擔任總理後採取了一系列經濟措施,這些經濟政策中最為主要的是“印度製造”計劃和“數字印度” 戰略,立志於將印度打造成全球製造業中心,讓印度人民與世界接軌,實現另類“改革開放”。
莫迪的這一系列措施帶有濃厚的“中國韻味”,我國有“五年計劃”和“深化改革開放戰略”,並且事實證明這條路是正確的。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世界第七,在人口與疆域基礎上印度和中國非常相似,中國一系列經濟發展政策對於印度有著非常高的借鑑意義,莫迪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政策是正確的。
目前印度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也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和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有沒有總統、總統是誰這樣的問題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特朗普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兩度遭彈劾的總統,莫迪能夠連任印度總理,本質上都是人民對他們的選擇。
不是領袖選擇了人民,而是人民選擇了領袖,一個人如果能帶領國家走向更美好的明天,那這個人就算是個乞丐又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