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平定七國之戰
漢景帝劉啟平定七國之戰,是漢王朝統治階級內部的集權與分治、皇權與封國、統一與割據的矛盾所引起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漢中央採取了怎麼樣的平定七國的戰略佈勢?周亞夫進擊吳楚聯軍的具體作戰方案是什麼?漢軍由關中趨洛陽運用了怎麼樣的戰略機動?
第一節
漢初的分封和七國反漢的原因(附圖一)
劉邦戰勝項羽、建立西漢王朝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藉口清除叛亂,殺掉了勢力較大的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王。同時,他又認為秦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使皇室陷於孤立,於是大封同姓子弟為王,拜立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誓約,企圖用家族血緣關係來維護中央皇室,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所封的同姓王,計有齊、燕、趙、梁、代、淮陽、淮南、楚、吳等九國,王國的封地共有三十九郡,佔整個疆土的大半,而漢中央直轄的不過十五郡。當時,劉邦也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除封國內的經濟得由諸王自行支配外,特規定王國的“相”由皇帝任命,法合由中央統一制定,軍隊由中央的命令調遣,藉以限制諸王的權力。
到文帝初年,這些王國隨著地方經濟的恢復和生產的發展,財富日增,勢力日大,逐漸形成獨立的割據形勢,皇權與封國的矛盾便日趨尖銳。忠於漢中央的官吏,都認為事態嚴重,應速謀解決。賈誼首先提出了“剖分王國策”,主張“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即在各王國的封地內再分封幾個小諸侯王,以減弱其勢力;其後,晁錯又建議把王國的一部分領地收歸中央直轄。漢文帝採納了他們的意見,於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代為兩國,分齊為六國,分淮南為三國,還把自己的兒子劉武封為梁王(封地在今豫東地區),控制中原要地,屏障中央。但這些措施井沒有使西漢政權得到鞏固,反而使諸侯王與中央的矛盾加深了。當時,反對最力的是吳王劉濞。他的都城在廣陵(今江蘇揚州),轄有豫章(今江西地區)、會稽(今蘇南和浙江地區)等郡,有銅礦可以鑄錢,海水可以製鹽,封土廣大,國用富足,因而滋長了政治野心。又因其子被皇太子(即景帝)打死,早懷怨恨,就招納天下亡命之徒,擴張勢力,蓄意要奪取皇位。晁錯會建議削減他的領地,文帝以時機未至,沒有采納。
景帝即位時,西漢王朝經過五十年的休養生息,勞動人民得到相對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社會經濟又恢復和發展起來,呈現出一片富庶的景象。但諸王國的勢力也相應增長,發展到了足以與漢中央分庭抗禮、不受約束的地步,嚴重地影響著西漢王朝政權的統一。在這種情況下,晃錯又獻“削藩之策”,認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急),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福大”。景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先後削奪楚之東海郡,趙之河間郡,膠西的六個縣。當時,諸侯王對漢中央的削地政策,極為不滿。吳王乘機煽動,乃聯合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等國,以武力反抗漢中央,於是一場統治集團內部的皇帝與封國的爭權奪利的戰爭便爆發了。
第二節 雙方的謀議和戰略(附圖二)
附圖二 漢景帝平定七國戰略經過示意圖
一 吳楚七國方面
吳王雖蓄意反對漢中央,但因孤掌難鳴,又無藉口,所以隱忍未發。漢中央的削地政策給他找到了勾結諸侯的機會。當時,膠西王勇敢喜兵,為諸侯所畏懼。於是吳王首先派人聯合膠西,誘以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膠西王起初尙猶豫不定,終因貪圖“兩主分割”之利,答應參加。吳王怕他反志不堅,又親赴膠西當面定約,並派遣使者邀約齊、蓄川、膠東、濟南、濟北、閩越、東越,共同反對漢中央。
吳王經過一番奔走勾結之後,以為聯盟已成,準備待機而動。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漢中央下令削奪吳的會稽、豫章兩郡,吳王就以誅晁錯為藉口,首先起兵,並派人通知閩越(今福建)、東越(今浙江)出兵相助。這時,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等國,也都宣佈反漢。
吳王出兵之前,大將軍田祿伯建議:“兵屯聚(集中一路之意)而西,無他奇道,難以立功。臣願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
吳王的太子認為:“王(吳王)以反為名,此兵(兵權)難以借人。人亦且反王,奈何?”他不同意田祿伯分兵西向,是怕上行下效,於吳不利。吳王遂未採納這一奇正並用之策。
吳軍青年將領桓將軍也向吳王建議說:“吳多步兵,步兵利;漢多車騎,車騎利不地。願天王所過城不下,直去,疾西據洛陽武庫,食敖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大王徐行,留下城邑(偏重攻打城市),漢軍車騎至,馳已定矣。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吳王的諸老將皆反對,認為年青人只能衝峰陷陣,懂得什麼大事。於是吳王又拒絶了桓將軍避短用長、速據中原戰略要地的建議。
吳王親率二十萬軍隊從廣陵出發,北渡淮河,匯合楚兵,併力向梁國進攻,又派出小部隊潛赴殽(今函谷關南殽山)、澠(滬池)間設伏,並偵察關中漢軍情況。在吳軍渡淮河時,吳王一面派用周丘乘夜襲佔下邳(今江蘇邳縣),拜向北略取城池;一面發信遍告諸侯,聲稱起兵的目的在於誅殺晁錯,繼則宣揚吳國軍威,說吳國地方三千里,擁有精兵五十萬,還有南越的兵三十萬聽從調遣,最後向諸侯提出了一個行動計劃,主要是:南越先攻佔長沙以北地區,再西趨巴蜀、漢中;越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會同吳軍西取洛陽;齊、菑川、膠東、膠西、濟南、濟北諸王與趙王先攻佔河間、河內(今河南所屬黃河以北地區),再入臨晉關(今陝西大慶關),或與吳軍會師洛陽;燕王北定代郡(今山西北部)、雲中(今內蒙托克托)後,再聯合匈奴南下,入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趨長安。他認為這樣便可以奪取天下。
七國反漢,吳為主謀。吳王告諸侯書中的行動計劃可以代表七國的戰略,也就是:以諸侯之軍分南、東、北三個方面包圍關中,吳楚主力先佔滎陽,與齊、趙軍會師,再進取長安。吳王親率具楚聯軍首先進攻梁國,目的在於解除側背的顧慮,在政治上增強號召,以便實現他攻取滎陽、洛,會師長安的企圖。
二 漢軍方面
漢景帝獲得吳楚等七國發動進攻的確實情報後,開始還想讓步。他殺了晁錯,井允許恢復諸侯的封地,企圖以此來平息禍息。在遭到失敗後,他才毅然改變決心,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統率三十六將軍東擊吳楚;另派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並以寶嬰為大將軍屯於滎陽,監督進攻齊趙的軍隊。
漢中央最初把晁錯當作替罪羊,企圖用政治手腕解決。失取之後,所採取的軍事部署是:分兵鉗制齊、趙,集中兵力打擊吳,楚。吳、楚是反漢的主要力量,吳、楚一敗,七國就會趨於瓦解,這種戰略著眼是正確的。
指揮主要戰場作戰的周亞夫,是當時封建階級的一個熟習韜略的將軍。他過去屯軍細柳防備匈奴時,會因治軍嚴謹而博得文帝的稱讚。文帝臨終時囑咐景帝:“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所以當七國舉兵反對漢中央時,景帝命他擔負進擊吳楚聯軍的重任。周亞夫受命後,先向景帝分析了吳楚情況,拜提出作戰方案說:“楚兵剽(驃悍)輕(輕捷之意),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拖住敵人),絕其糧道,乃可制。”
漢景帝採納了這一建議。周亞夫隨即率軍由長安出發,準備會師洛陽。當行經霸上(在長安東)時,趙涉向其建議說:吳王富有資財,養了一批亡命之徒,知道將軍(周亞夫)的動向,定會在殽山、澠池之間設定間諜。而且用兵貴在神速秘密,將軍何不向右進軍,經藍田,出武關,只不過多用一兩天的時間,便可安抵洛陽,佔傾武庫,整軍討叛。諸侯聽說漢軍到達,一定以為將軍是自天而降。於是周亞夫立即改變行軍路線,迅速地由蘭田出武關,巡南陽到達了洛陽,井派兵愴先佔領了滎陽要地,據有武庫和敖倉之粟。由於第一步計劃的順利實現,周亞夫很有把握地說:“吾據榮陽,以東無足憂者。”
局亞夫到洛陽後,為了保障潼關,洛陽間的交通補給線和後方的安全,立即派兵清除了殽、濉間的吳、楚伏兵。為了下一步打擊吳、楚,又問計於鄧都尉。鄧都尉建議說,吳軍十分精銳,難與爭鋒;楚軍原輕,不能持久。當今之計,不如引兵東北,扼守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利用梁國去拖住敵人,吳國必傾全力進攻梁國。將軍(周亞夫)深溝高壘,派一支輕裝部隊出淮泗口(今江蘇淮陰縣西泗水入淮之口,又名清口),以截斷吳軍的糧道,等到吳軍力疲糧盡,再以優勢兵力襲擊飢疲的吳軍,就能一戰而勝。
鄧都尉的意見和周亞夫的主張完全吻合,更加堅定了他逐行原來方案的決心。綜合周亞夫向景帝所陳述的作戰方案和鄧都尉的意見,漢軍進擊吳、楚的戰略是:集中主力,控制要點,利用梁國吸引和消耗敵人,待其疲敝而後殲滅之。
第三節 作戰經過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楚聯軍向梁國進攻。棘壁(今河南柘城東北)一戰,殲滅梁軍數萬人後,乘勝西進,又擊敗梁軍。梁軍退保睢陽(梁的國都,今河南商邱),被吳楚聯軍圍攻。周亞夫按預定計劃,率軍進據昌邑,築壘固守。吳楚聯軍一再力攻睢陽,梁王數次派人求救,亞夫堅壁不出。梁王上訴於景帝,景帝雖詔令救援,亞夫仍不直接出兵救梁,只派遣輕騎出淮泗口,迂迴到吳楚聯軍的背後,絕其糧道,並在吳、楚軍攻梁已受到相當消耗時,將主力推進至下邑(今江蘇碭山東)。
在吳楚聯軍四面圍攻睢陽的嚴重情況下,梁軍一面命韓安國竭力固守,一面組織力量,派將軍張羽不斷主動出擊,襲擾吳軍。
吳楚聯軍既未能迅速攻下堅城,且迭遭損失,其西窺滎,洛的企圖自然無法實現。又因退路受到威脅,乃轉用兵力進攻下邑,企圖尋求漢軍主力決戰。
周亞夫深溝高壘,堅壁不戰。吳楚聯軍求戰不得,乃以部分兵力佯攻漢軍壁壘的東南角,打算調動漢軍後,以主力從西北角突入。周亞夫識破吳、楚的企圖,當吳軍進攻東南角時,他卻加強西北的戒備。這樣,又粉碎了昊、楚聲東擊西的企圖。
吳楚聯軍號稱數十萬,既遭頓挫於睢陽,又不得逞於下邑,加之漢軍斷其餉道,糧食不繼,在糧盡兵疲、士卒叛散的情況下,不得不引兵退走。周亞夫乘機追擊,大破吳楚聯軍。楚王劉戊被迫自殺,吳王劉濞丟掉大軍,僅率殘部數千人乘夜向江南逃竄,企圖依託東越作最後掙扎。東越王在漢軍的威懾和利誘下,誘殺吳王,以其頭獻漢軍。吳楚兩國起兵,歷時僅三月,首先被掃平了。
當吳楚聯軍向梁進攻之際,膠東、膠西、濟南、菑川、趙亦同時舉兵向西。由於齊王臨時背約,據城自守,濟北王又因城壞倘未修復,且受其郎中令的監視,不得出兵。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四國便在膠西王統一指揮下,改變了進攻洛陽與吳楚聯軍會師長安的計劃,首先圍攻臨淄(齊國都)。經過三個月的激戰,臨淄始終沒有攻下。四國的軍隊全被膠著於臨淄,這就為漢軍從容集中兵力提供了條件。當欒布率軍到達齊地時,四國的軍隊就在兵疲意沮的情況下,全被擊破。膠西王自殺,其餘各王也被殺。
趙王劉遂在河北暗中勾結匈奴,拜集結兵力於西境,擬待吳、楚破梁以後,併力西攻長安。但當鄘寄軍向他進攻時,趙軍立刻退保邯鄲,負隅固守。漢軍圍攻邯鄲,七月不克。匈奴聽說吳、楚已敗,不敢發兵救趙,致使欒布在擊滅膠西四國後,得從容回師與郵寄合力攻破邯鄲,趙王於城破後自殺。至此,漢景帝平定七國的戰爭就全部結束
評述
一 政治方面
劉邦大封同姓王,企圖以家族血緣關係來鞏固漢室的統治,這是與統一政權的要求不相適應的,也是阻礙全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的,所以必然要導致集權與分治的矛盾,而諸侯王爭奪皇的野心,更使漢中央與封國之間的矛盾日盆尖銳化。賈誼的“剖分王國策”和晁錯的創藩政策,都是企圖用來消除這一矛盾的,在客觀上也符合人民要求和平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願望。但在尾大不掉之勢形成以後,這兩個政策自然很難貫徹,反而使矛盾加劇了。吳、楚起兵的真實目的,正如當時人鄧公說的“為名,其意不在錯”,其企圖是在奪取皇位。在這種情況不徹底消滅封建割據勢力,只是殺晁錯以示讓步,自難解決問題。在集權與分治、皇權與封國、統一與割據的矛盾已經發展到銳化的階段,使用武力來解決矛盾是勢所必然的。
吳、楚七國為了割據的私利而發動戰爭,破壞了漢王朝建立幾十年間休養生息所取得的和平安定的局面,給人民帶來了苦難,當然得不到廣大人民的支援,註定是要失敗的。七國之間內部存在著矛盾,他們反對漢中央是一致的,但各自懷著奪取皇權野心;吳王又儼然以領導者自居,事成之後,究竟誰為主子,為臣僕,這是他們不能解決的問題。正如膠西群臣所說:“假合事成,兩主分爭,患乃鑫生。”齊王背約,燕不出兵,趙存觀累,都充分地說明了他們的打算不同,步調不一,這就加速了七國的瓦解。
二 軍事方面
1.漢軍戰略
(1)在吳、楚七國發動戰爭的初期,漢軍處於內線作戰的態勢。如何擺脫被動,爭取主動,是漢軍勝敗的關鍵。漢中央首先以主力進擊吳、楚,以一部鉗制齊、趙,正確地選擇了主要的打擊目標,從全域性來看,這是符合當時的客觀情況的。具是反對漢中央的主謀者,吳楚聯軍又是七國中最強的軍隊,先戰勝吳楚聯軍是平定七國帶有決定性的一著。這一著勝,全盤皆勝。在戰略部署上,除派遣酈寄、欒布分擊齊、趙,同時又派大將軍寶嬰屯滎陽,也極為重要。當時,滎陽是關東的戰略要地,控制南北要道,東捍吳、楚,北拒齊、趙,西屏關中。在漢軍四出對敵作戰、兵力難於機動的時候,如果敵軍乘隙進據榮陽,將引起全域性巨大的變化;漢軍據有榮陽,在戰略上先站穩腳步,可以遙制齊、趙,屏護關中,還保障了梁國和周亞夫軍後側背的安全。從當時戰爭全域性形勢來看,這一戰略佈署是正確的。
(2)周亞夫基於楚軍剽輕、吳軍精銳的客觀情況,提出了“以梁委之”、乘敵疲弊的戰略。“以梁委之”,有以下的作用:
從梁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它扼據著吳、楚進攻滎陽的孔道。攻破梁國是吳、楚實現其佔據榮陽、進窺關中的必經階梯。以梁為餌,就可吸引和消耗吳楚聯軍,使其頓兵挫銳,陷入欲罷不能、欲進不得的被動地位。
從梁國本身來看,梁是大國,具有能夠抗拒吳楚的條件。梁王與景帝是兄弟之親,本來有援可恃,周亞夫進據昌邑後,外援近在咫尺,就更加堅定了梁王死守睢陽的決心和信心。即使形勢險惡,犧牲再大,梁王也得拚死力戰。吳,楚要力拔堅城,梁軍要堅決死守,在雙方都傾全力以赴的決戰中,吳楚聯軍逐漸被削弱,就由盛而衰,以至疲睏,喪失了優勢。漢軍主力起而乘吳,楚之弊,勝利就有了絕對的把握。
如果漢軍不堅決實行“以梁委之”、乘敵疲弊的戰略,應梁王之請,將主力去解睢陽之圍,自己將會過早遭到削弱,或與吳楚聯軍膠著於危城之下;不僅如此,而且數十萬大軍擁擠一地,雖有敖倉之粟,也難以接濟,勢不能久。萬一再出現膠西四國會兵大梁(今河南開封)的情況,漢軍主力更會陷於被動,完全喪失行動的自由。由此可見,“以梁委之”、先不與爭鋒的作戰指導,爭取了戰略準備時間,提供了查明情況、休整軍隊的可靠保證,取得了軍隊行動的主動權,創造了削弱吳楚、乘其疲睏的有利條件。
(3)周亞夫進軍洛陽,不從正面東出函谷關,而是出敵意外地由東南出武關,迅速佔領中原的戰略要地滎、洛,據武庫,食敖倉粟,已經先勝一著。其後,引兵進據昌邑,深溝高壘,在戰略態勢上,漢軍便處於俯擊吳楚聯軍側背的有利地位。昌邑是一個機動位置,漢軍據有這一要點,便控制著吳、楚西進的側背。即使吳、楚攻破睢陽西進,榮陽的寶嬰軍拒之於前,周亞夫軍從昌邑截擊於後,仍可打破七國會師榮、洛的企圖。周亞夫屯兵昌邑,以逸待勞,乘敵疲弊再追而殲之的作戰指導,是《孫子·軍形篇》“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一原則的具體運用。
2. 吳楚七國的戰略
吳楚等七國初期的戰略計劃,是以分進合擊的態勢,從南、東、北三個方面包圍關中,第一戰略目標是攻取榮、洛,第二戰略目標是會師長安。乍看起來,似乎很有步驟,其實根據當時各諸侯王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行動計劃是是吳王劉濞個人的主觀設想,是沒有實現的基礎的。七國內部不統一,行動不協調,反映在軍事方面的特別明顯。如:南越拜未進略長沙以北,燕王也未南下入蕭關,計劃中的南北兩路完全化為泡影;齊王臨時背約,膠西四國的軍隊改西進為包圍臨淄;趙國初則屯兵觀望,繼則退保邯鄲,會師洛陽的企圖也宣告破產。這樣,只剩下吳、楚軍一路,孤軍攻打梁國,分進合擊的戰略不攻自破,可以說失敗已成局。
總的戰略既無法實現,在具體作戰指導上又犯了錯誤。吳王不聽田祿伯以奇兵入武關,迂迴殽、澠,與主力會師長安的奇正井用計劃;又不用桓將軍急取洛陽,佔領河、淮平原地帶,堵漢軍於滎、洛以西的山地,使其車騎不得發揮長處的建議;且對全軍糧食命脈的淮泗口也忽略了設防。他全力攻梁,意在消滅異已的梁國,解除西進的後顧之憂,拜藉此懾服諸侯王,然後再進據滎、洛,控制中原的優越地勢以號令諸侯。但其結果是頓兵堅城,給漢軍以從容佈置的機會。數十萬大軍苦戰三月,毫無戰果。初戰即為梁軍所牽制,喪失了主動權,始終不能自拔,以致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