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名鼎鼎的文字獄政策實際只延續到嘉慶朝。天理教打進紫禁城這一千古未聞之事,讓自認守成之主的嘉慶帝不得不承認大清已走入衰世。嘉慶的種種努力最終徒勞無功,但卻激發了文人的參政熱情,他們認為畏葸敷衍的官員群體已經墮落到無法承擔救時弊的重任,唯有讓廣大士人重新參政議政,為體制注入活力,才能挽救衰敗的世道。
從經世派到洋務派,從陶澍到林則徐、曾國藩,都是士人群體活躍的後續影響。林則徐是主動接下兩廣總督的位子,他期待禁菸成功後當兩江總督,繼續蔣攸銛和陶澍的嘗試,治理漕運的一系列問題:治理兩淮水利,海貿代替漕運,最後在華北屯田,解決困擾明清兩朝許久的漕糧問題
在廣東禁鴉片,林則徐並沒有指望敗壞了的地方官吏和治安隊伍。他透過和廣州計程車紳學者們合作,先在士人群體裡禁菸,然後發動士人在全省打擊走私和貿易鏈條,為此他成立了大佛寺士紳公議局。在林則徐因為戰爭去位後,新上任的兩廣總督琦善並不信任士紳和鄉勇,廣東的抵抗其實是分為官方和民間的。三元里抗英其實不是新中國後才大肆宣揚的,在當時就被士紳們作為琦善和官軍不做為的罪證宣傳到北京,是地方鄉勇保衛家園,甚至他們有能力打退英軍。
鴉片戰爭英軍的的軍事優勢並沒有帶來清朝的改變。士人們把英國人理解為明朝的倭寇,他們認為只要像戚繼光一樣訓練軍隊,發動鄉勇就可以打退英軍。北京當權的穆彰阿則忙著化解政敵和士人們對和談政策的攻擊,努力維持財政空虛的大清朝廷,為此他有意忽視了已經湧現民變的廣西,他認為邊陲之地再亂也不會影響大局,有限的財政應該花在更重要的地方。最後廣西出現的拜上帝教,和政敵們對穆彰阿隱瞞的揭露,讓穆彰阿倒臺了,結束了另一個和珅時代。
太平天國徹底摧毀了搖搖欲墜的舊體制,在“髮匪”威脅下的地方督撫們努力動員士紳,籌措錢糧,購買洋槍洋炮,下放權力。鹹同時期,體制確實也湧現了新的活力,設立新機構,引進新技術。但一切都僅此而已,士紳們仍試圖在舊中國的框架們解決問題,他們最開始連中體西用都不肯接受。和北京的滿人權貴比起來,漢人士大夫們顯得更保守,他們更放不下天朝上國的幻夢。
丁戊奇荒裡,士紳們害怕農民被傳教士蠱惑,號召“寧可食夷肉,不可食夷粟”,不要接受洋人的施捨。開明士紳,中國最有影響力最有知識的階層,也就僅此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