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是近代中國變革的試水者,東西方文明衝突的調和者。他以豐富而頗具爭議的一生,致力於國家富強,卻在歷史潮汐中終結於虛妄。
繼《曾國藩》《楊度》之後,唐浩明以五年時間,打磨出他的封筆之作《張之洞》。書中以張之洞一生政治活動為主線,以他與朋友、幕僚、朝廷關係為緯線,敘述了張之洞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怎樣躋身於晚清統治集團,卻在通經與致用,衛道與維新間迷茫掙扎。唐浩明認為,回到晚清,重新審視張之洞及其失敗的洋務事業,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關照性……
張之洞拍案而起,憤怒罵道:崇厚該殺
深秋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它的後一縷殘照仍留在人間,給大清帝國灰暗的京師罩上一圈淡黃色的光暈。從西山那邊刮過來的霜風一陣緊過一陣。它將沿途高大的白楊樹吹得颯颯作響,又將御道上的黃土漫天掀起,灰塵裹著敗葉毫無目的地在空中飄飄蕩蕩。淒涼的霜風也將沿途的塔寺和宮殿上的鐵馬,吹得左右晃動,發出清脆悠長的金屬撞擊聲 ;又將各大城門上高高豎 起的大清杏黃龍旗,吹得獵獵作響。這情景酷似這座八百年古都此時的境遇 :既陳腐不堪,又帶有幾分神秘性 ;既處在衰敗破落之際,又似乎有一種厚重的底蘊在頑強地支撐著,決不甘心就此沉淪下去!
隨著夕陽的餘暉漸漸褪去,淡黃色的光暈慢慢地變為灰濛濛的暮靄,京師寂寞而寒冷的秋夜來臨了。
張之洞斜靠在病榻上,默默地注視著宇宙間亙古以來便這樣無聲無息週而復始的變化。他已病了七八天,今天下午才開始略覺好點,或許是病體虛弱的緣故吧,面對著天地間時序的推移,他的胸腔裡無端湧出一股惆悵傷感的意緒來。
他已經四十三歲,通籍十六七年了,卻還只是一個洗馬。在數以百計的官名中,洗馬,應該算是粗俗的一個名稱。不要說普通老百姓,就是許多與官場打交道的人,也不知朝廷中有此種官職。嘉慶朝便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洗馬出京赴西北辦事,一天傍晚在甘肅一個驛站落宿。驛吏拿出簿冊來登記,請問他官居何職,那人答 :“洗馬”。驛吏想,這一定是替皇宮洗刷馬匹的伕役。又問 :“你一天洗多少匹馬?”那人知驛吏誤會了,便和他開玩笑 :“沒有定數,忙時多洗,閒時少洗,心情好時多洗,心情不好時少洗。” 驛吏確信他是馬伕了,說 :“皇上待下人真是寬厚!”便將他安排在下等的房間裡,不再理睬了,那人也不做聲。過一會,縣令乘大轎來拜訪此人,並把他接到縣衙門裡去住。那人大模大樣地坐在轎裡,縣令則步行跟隨,一面彎著腰恭恭敬敬地與他說話。
驛吏大驚,問縣令的跟班 :“他不是一個馬伕嗎,縣太爺怎麼對他這樣客氣?”跟班斥道 :“什麼馬伕!他是縣太爺的恩師。十年前,縣太爺就是在他手裡中的舉,五年前會試時,他又是縣太爺的房師。”驛吏明白了,洗馬不是馬伕,但他始終不知道“洗馬”究竟是個多大的官兒。
原來,洗馬是司經局的主管官員。司經局的職責是掌管書籍典冊,隸屬詹事府。詹事府原是太子的屬官。康熙晚年決定不立太子,並作為定製傳下來,詹事府因此一度廢棄,後來又恢復,以備翰林院的官員遷升之用。洗馬的品級為從五品,來到地方上,品級既比正七品的縣令要高,又加之有師恩這一層在內,故那位縣令對洗馬優禮有加 ;然而在京師,洗馬實在是一個無權無勢的閒散小官。
若說無才無德倒也罷了,偏偏是無論做史官,還是做學使,張之洞都比別人做得有聲有色,可就是官升不上去,真叫人沮喪。他是個志大才大自視甚高的人,從小起就盼望著今後能經天緯地出將入相,給青史留下幾頁輝煌的記載。然而時至今日還只是一個從五品,年過不惑,精力日衰,這一生的宏大抱負能有實現的一天嗎?
張之洞為自己愁慮,更為國事愁慮,他覺得他好像天生就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命似的。國家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無論是任人行政還是用兵打仗,也無論他本人是身處京師還是遠在邊鄙,只要讓他知道了,他就非得過問不可。他常常難以理解的是,朝廷辦出的事為何總是那樣不盡如人意,許多原本易於處置的事情,為何總是辦得那樣乖謬?唉,真個是朝中無人!倘若自己握秉朝綱,國家絕不是眼下這等一團亂麻似的不可收拾。張之洞常常這樣想著想著,便免不了在心裡發起牢騷來。
近日就有一件事令他憂慮。十多年前,趁西北內亂時,浩罕王國的阿古柏帶兵侵佔了新疆,並與英國和沙俄勾結,企圖長期統治這塊廣闊的土地。沙俄也對新疆懷有野心,藉口保護僑民,出兵佔領重鎮伊犁。光緒二年,左宗棠率部出關,很快便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但沙俄卻拒不歸還伊犁,朝廷決定派崇厚去俄國會商此事。
崇厚是個洋務派,跟外國人關係密切。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發生,時任三口通商大臣的崇厚,就極力主張嚴辦天津地方官以取悅法國。後來奉旨到巴黎道歉,又在法國人面前竭盡討好之能事。官場和士林中許多人都討厭這個油嘴滑舌八面玲瓏的軟骨頭,張之洞尤其痛恨,他認為不能委派崇厚辦這樣的大事。
朝廷諭旨已下達,當然不可更改。張之洞於是上疏,請太后命令崇厚走西北陸路進俄國,以便在途中實地考察新疆特別是伊犁一帶的地理人情,從而做到心裡有數,以免上俄國人的當。但崇厚怕吃苦,不肯走陸路,堅持要坐海船 ;又聲稱已對新疆瞭如指掌,此行決不會讓國家吃虧。慈禧終於答應了崇厚。為此,張之洞又添一重顧慮。
於是,他決定自己來研究整個新疆的輿地,隨時準備為朝廷提供行之有效的方略。就是因為過度勞累於此,一向不太強健的張之洞病倒了。
這時,他又想起這件事來,伊犁城四周的山川地貌頓時出現在腦子裡。“伊犁城南邊的那條河,叫個什麼名字來著?”張之洞拍打著腦門,想了很久想不起來。他掀開被子下床,擎起窗臺上的油燈,想到隔壁書房裡去查一查 地圖。
“四爺!”聽到房間裡有響動,正在廚房和女僕春蘭一起收拾東西的夫人 王氏忙推門進來。王夫人的年紀比丈夫小得多,不便直呼其名。張之洞在兄弟輩中排行第四,她便以這種尊稱來叫丈夫。
“你要到哪裡去?”
“我想到書房裡去檢視一下地圖。”
“外面風大,剛好一點,不要再受涼了。”王夫人接過丈夫手中的油燈,扶著他回到床邊,說,“你依舊坐到床上去,我去給你把圖拿過來。” 王夫人從隔壁房間裡把那張標著《皇朝輿地圖》的圖紙拿了過來,攤開在桌面上。地圖很大,把一張桌面全部遮住了。張之洞將油燈移到地圖的西北角。“特克斯!”他抬起頭來,一邊折地圖,一邊重複著,“特克斯。是的,就是特克斯!”王夫人幫他把地圖收好,問 :“特克斯是什麼?” “伊犁城南邊的一條河。”張之洞自己掀開被子,重新坐到床上,自嘲地說,“我怕真的是老了,很熟的一個名字,一下子就想不起來。” 王夫人安慰道 :“這不能怪你,只能怪它名字沒取好。什麼特克斯、特克斯的,多難記,若是取一個像淮河、漢水一樣的名字,不一下子就記住了嗎?”
張之洞哈哈大笑起來。夫人這句話把他逗樂了,連聲說:“是的,是的,夫人說得對,不能怪我記性不好,而是它的名字沒取好!”
王夫人也笑了起來,她給丈夫把四周的被角壓好,說:“不要再想這些事了,這幾天都是讓什麼伊犁呀、特克斯呀把你累病的,安安穩穩地靜靜心吧,等康復了再說。二哥說明天上午還會來號號脈,開張單子。”“廉生的醫道是越來越精了。大前年我在成都也是得的這種病,川中名醫龍運甫給我開的藥方,見效也沒有這樣快。我看要不了幾年,他的醫術會比太醫院裡那幾個只會開平安單方的老太醫還要高明。”
張之洞說的廉生,就是王夫人的胞兄王懿榮,懂得點文字學史的人都不會對這個名字陌生。十多年後,就是這個王懿榮,憑著他對醫藥學的興趣和深厚的文字學根底,因一個偶然機會,發現了商朝時期我們的祖先刻在龜板和牛胛骨上用以記事的文字,為中華民族文明史的研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從而被尊稱為甲骨文之父。但現在他只是翰林院的檢討,一個七品小京官。
“二哥反覆說了,要靜心休養,不要勞神。” “我一直在養病,沒有勞神。” “沒有勞神?”王夫人嗔道,“沒有勞神,怎麼又會想起特克斯了呢?”
“唉!”張之洞嘆了一口氣,眼睛盯著對面的牆壁,好長一會兒沒有做聲。
……
-END-
×
唐浩明丨《張之洞》丨人民文學出版社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系列之一,榮獲第二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第九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
★唐浩明長篇歷史小說封筆之作,再現晚清重臣張之洞的探索與掙扎,全新修訂,煥然上市!
張之洞,既是尊崇儒學的傳統士大夫,也是倡導西學的洋務改革派。他處在中西衝突劇烈的時代,新舊意識也在他身上覆雜地交織。著名歷史學者唐浩明,用大氣磅礴的史家筆法,向讀者呈現了一個亦成功亦失敗、亦輝煌亦虛幻的矛盾人物,一幅晚清時期風雲變幻、民族存亡的歷史長卷也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