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喜歡歸隱,原因不外乎是這麼幾類:
第一,看不慣,忍不了了。
古代做官的,除了少數跟皇帝打天下受封的武官,後幾朝的官員大多是文人。是文人,就讀過幾天聖賢書,難免養成清高的品質,看不慣官場的貪腐陰暗,慢慢地就忍受不了上下同僚的傾軋,索性一走了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還是回老家自在。
這樣的官場清流是可貴的,但他們過於相信聖賢們說的話,以至於從思想深處失去了適應官場的能力。其實聖人們說的話,都是場面上的話,是能讓天下人都聽得過去的話,並不能真正用來把握社會、經國濟世。開明偉大的君王,都是利用聖賢的話,真正治理國家,還得加上權謀厚黑才行。
陶淵明當屬此類代表。
第二,受擠壓,呆不住了。
另有一部分官員,要麼是因為利害衝突不小心或不得已得罪了權貴,要麼是因為生性正直或性格偏狹,陷入了進退兩難、危機四伏的窘境,再不抽身退步,就要遭受滅頂大禍,所以溜之乎也。
這樣的官員雖然陷入困境,但在大勢上還算明智,有了危險就不再貪權戀勢,保住性命和既得利益就好。雖然官運敗落,總體上還算精明。
劉伯溫是這類官員的代表。但劉基最終沒能逃過厄運,歸隱後仍被毒死。
第三,人老了,要保晚節。
有的官場不倒翁,數朝元老,精於世故、手腕高超,上合聖意、下統群僚,享盡榮寵、一身榮耀。但總有老了幹不動的一天,精力不濟難免犯糊塗、出錯事。所以為了保全晚節,不得不放棄權位,無奈之下才榮歸故里。
這種人歷朝歷代都有,算是官場中的絕頂高手,太難得了。
張廷玉是這類官員的代表。只不過康熙帝承諾的配享太廟的榮耀,因為老糊塗到了乾隆手裡混丟了。
第四,撈夠了,去享清福。
這類官員太多太多了,相當一部分官員都混到了平安落地。不止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且把後代也打點安排好了。回老家修豪宅、建祠堂,又有面子又有裡子,整日裡垂釣賞花、吟詩作賦,子孫滿堂、樂享天倫,端的是神仙日子,好一派“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風景。
姚啟聖當屬此類官員的代表。當然,餘則成的上級、站長吳敬中,則是現代版的代表。
結語:
至於“小隱隱於山、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的說法,因人而異,各有不同。但並不是所有歸隱官員都是清官賢士。歸隱官員的成分,其實跟在職官員一樣構成複雜,也是啥人都有。犯了罪只要沒被抓著,就算好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