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尺,心靜則尺平,心明則尺準。
做人做事,因為有了“度”,才能遊刃有餘。
人過六十,就稱為老人了,但是你不能倚老賣老,要學會尊重別人。
把控尺度,家庭才會更加和睦,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01
吃喝有度,簡樸踏實。
有人把老年生活,總結成:一日三餐,兩人四季。
兒女們都長大了,老夫老妻對坐著吃飯,人生百味,都在其中。
以前,為了工作和生活,匆匆忙忙吃飯,連美味佳餚都來不及享受。現在好了,有時間做飯、買菜了。閒來無事,可以包餃子、炸米粉肉、煲湯熬粥......你可以變成大廚了。
隨著生活的變好,很多老人,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過剩。身體過度肥胖,或者酒肉吃得太多,難以消化。尤其是醉酒,會導致身體垮掉,還會讓家人很擔憂。
有道是,吃飯七分飽,喝酒三分醉。
隨著年紀和身體的變化,把握吃喝的尺度,你的腸胃才受得了,也能吃出健康。
讓餐桌變得豐富,看起來是好事,但是過分豐富,卻會傷害自己。花錢買罪受的事情,我們不要去做。
02
打扮有度,濃淡得體。
孔子說過:“飲食有量,衣食有節,宮室有度,蓄積有數。”
人老了,要學會斷舍離,不要隨意去購買東西。把家庭的空間放滿了,看起來富麗堂皇,但是生活很不自由;把身體打扮得很靚麗了,別人會投來異樣的目光,甚至會露出“鄙夷”的樣子。
為了過度的打扮,要花很多錢,並且買不到真正的美好生活。
我的母親,和小區裡的老太太一起去逛街,又一起買回了一件棉衣。母親問,好看不好看?大家都皺著眉頭,不予回應。
原來,這件衣服,穿在別人身上很好看,但是別人身材高大,母親身材矮小,不能一概而論。還有,母親的肌膚很黑,真的不適合非常靚麗衣服,互相映襯之下,肌膚就更難看了。
“濃妝淡抹總相宜”,這樣的打扮理念,才會讓老人顯得更加精神。學會服老,不盲目做美容,才是最自然的美。
要懂得,最好的打扮,是崇尚學習。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
03
待客有度,距離為美。
古人說:“親戚不悅,無務外交。”
如果做了一件事,反而讓親戚朋友不快樂,那麼你就別和他們交往了。
社交的目的,是為了開心,不是為了看誰的臉色,更不能互相攀比。如果你被人小看了,那就遠離對方;如果你瞧不起別人,也會被人疏離。
當你老了,兒女成家立業了,你的交際圈會變得更大。除了原有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還有兒女同事同學,媳婦和女婿帶來的親戚朋友。
有一段時間,“貴州遵義小夥因買內衣不合身迎親遭拒”的事情,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到底是什麼過錯,導致兩個新人,在婚禮那天,悔婚了呢?
女方父母稱,並沒有盲目索要彩禮,並且準備了一筆錢作為陪嫁品。
男方父母稱,他們買了兩萬多的衣服......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方面是結婚前,缺少溝通,一方面是父母對兒女的婚姻,干涉太多。很多矛盾,不是小兩口鬧出來的,而是雙方的父母,橫插一手導致的。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家庭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你和親戚朋友保持了距離,矛盾自然會減少。
如何待客?有道是,清茶待摯友,淡飯育良才。
一個“淡”字,可以讓很多矛盾,慢慢淡出生活,也可以讓很多感情,因此變得溫馨。
04
教兒有度,獨立自由。
父母關心兒女,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要懂得,兒孫自有兒孫福。
當兒女有了小家庭,父母就應該當好旁觀者,而不是把兒女的幸福,牢牢抓在手裡。
詩人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個大家庭裡,既要有人當主角,還要有人當配角;既要有人參與其中,還要有人袖手旁觀。站在不同的角色裡,會發現不同的問題,也能提出不同的對策。
父母要學會靠邊站,慢慢淡出“大家長”的位置。讓兒女們當家做主,你會更加自由,也會真正享受到兒女孝順帶來的快樂。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機遇,也有不同的思維模式。你就不要老調重彈了,多做順從的事情,不要過分干擾兒女的成長。
05
心態有度,慢慢變老。
孔子在雲遊的時候,抵達了泰山。他看到一位九十五歲的老人榮聲期,在慢慢悠悠地唱歌彈琴。
孔子問:“你怎麼這麼快樂啊?”
榮聲期說:“我啊,好好做人,這是第一樂;成為了男人,這是第二樂;活到這個歲數了,這是第三樂。”
隔了一會,榮聲期繼續說:“貧窮的時候,就多讀書,這是本分;生老病死,那是人生的歸宿。我守住了本分,也看淡了歸宿,自然就不憂愁了。”
原來,快樂就這麼簡單,只是很多老人,把日子過反了,總是在追求複雜。
擺正了心態,做任何事,都是不緊不慢,都可以順其自然,那麼變老的速度,自然就降低了。為什麼我們要那麼急躁呢?為什麼要擔憂呢?
作為老人,要懂得自我安慰,不管遭遇了什麼事情,經歷了什麼,都沒有關係,慢慢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06
人老了,要學會用“尺子”:量社會的時候,要大度;量人生的時候,有厚度;量親戚朋友的時候,要溫度。
做人如水,冷水可以解渴,熱水可以暖身,沸水可以泡茶,隔夜的水可以澆花。
只要你把握了尺度,任何年紀,站在任何地方,都是有用之才,會受人歡迎。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