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尤小立(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最近,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從武漢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成建制”地挖走5位教師的新聞,頗引人矚目。其實,類似的事件,在大學裡早已司空見慣。同一個月內,鄭州大學也從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引進了5位哲學專業的重量級學者,充實其哲學學院。
所謂“成建制”,就是指一個由教師(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這本來是國外理工專業PI(課題組長)式的組織形式,因國內大學管理政策的導向作用,也在向文科專業推廣。武漢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這5位教師正是標準的“老中青三結合”的梯隊。
“成建制”引進學者的好處是能夠快速產生效應。對於投入重金的學校來說,風險較小,回報率比較有保障。它有點像國內城市化程序中的“種大樹”式移栽,大小城市無需“十年樹木”,即可擁有高大茂盛的林蔭道。如此做法,在當年曾引起環境保護、林業及城市景觀設計專家的批評。但批評歸批評,城市建設的管理者仍然我行我素。到現在,“種大樹”幾乎成了城城模仿的“成功”樣板。
環保、林業及城市景觀設計專家對“種大樹”式移栽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這樣的做法破壞了整體的自然生態。但自然生態的向好與否不是短時期可以判定的,大學生態也一樣。因此,“現在好”(而不是“未來好”)就很容易成為管理者決策的第一標準。而且,“成建制”的引進也有國外大學的案例在前,這一做法彷彿又成了“與國際接軌”的標誌之一。
其實,大學肆意挖角的行為曾引來不少批評。多年前,有位西部大學的校長甚至痛心地放言,西部某所“雙一流”大學流出的教師,可以再辦一所“雙一流”大學了。但是,當“現在好”已經成為管理者的一種行政習慣時,就不可能原地踏步,而只有變本加厲。從以往悄然引進一名學者(教師)到現在公開“成建制”地引進一個團隊,即是例證。
而在“成建制”的挖角上,學校與學校之間只有暗中的較勁兒,沒有多少規則可言。因此,就有同一個“成建制”的團隊一而再地“幾級跳(槽)”的情況出現。當然,憑藉這個超常規操作,當職的管理者因提高了學校排名,獲得了政績,而團隊也得到了諸多現實利益,彼此似乎都走上了“雙贏”的大路。
然而,“成建制”的團隊天然具有自足性。這種自足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團隊第一、學校第二”,團隊內部的利益高於一切。這也讓學校管理者無法施以與其他教師同等的管理,只能用“一人(團隊)一議”的合同中的資料來加以考核,結果就是公司式的量化成了衡量指標。二是團隊內部長期合作,彼此瞭解,配合默契,但也客觀上造成了對外的封閉,以至於一個團隊度過合同規定的“服務期”跳槽時,與同一院系中的其他團隊和教師仍形同路人。至於引進人才與原有人才之間日漸突出的矛盾,較之陌路更加影響的是學校的整體生態。因此,“成建制”地引進後,如何處理引進人才與原有人才之間、引進團隊之間的關係,不顧此失彼,形成真正向上的合力,也是大學面臨的一個難題。
大學既是一個教育機構,也是一個文化機構。前者意味著教師不是一種單純的職業,而後者意味著它有歷史的延續性。二者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對本校的認同感。沒有認同,就不可能產生責任;沒有責任就沒有資格談教書育人。而不具備讓多數教師產生高度認同感的大學,就只有一頁頁的資料,不會有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傳承。
以當下實用的標準,列資料似乎比講精神更有吸引力,即便是人們期待的“第三方”認證,也是以資料為大,但資料從根本上說是缺乏凝聚力的。假使所謂“大學細胞”的學科中都是“團隊第一、學校第二”的團隊,學校就會被支離。而一所呈碎片狀態的大學,其本身作為組織機構存在的價值也會逐漸消解。
從國內大學目下的整體生態看,引進的團隊或只能是筵席中的雅興或甜點,不應該成為主菜。因為除非個別新建大學的特例,多數國內大學並不具備整體換血的可能。而就大學來說,它本身有一個歷史的傳承,也沒有必要整體換血或推倒重建。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成建制”地挖角武漢大學後,武漢大學並沒有作出正式的回應,事實上也無法平心靜氣地回應。可見,照顧到整體的大學生態不是提倡“奉獻精神”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有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機制。這樣才能讓輸出人才的大學不致自咽苦水,而輸入人才的大學不致自鳴得意。大學畢竟不是市場,不應該以利益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