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被譽為現代戰爭之王,解放軍在建軍初期的時候,由於炮兵力量不足,吃了不少虧。
但是解放軍也一直在不斷地摸索,想提高自身的火力強度。
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就制定了一種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武器,這種武器叫飛雷炮,它還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名字,叫沒良心炮。
沒良心炮最早是在1945年太嶽一區工兵連連長聶佩璋的帶領下製造的,聶佩璋曾在東北軍鐵甲部隊中擔任大隊長。
1945年夏,當時八路軍在攻打日偽軍碉堡的時候總是面臨火力不足的狀況,如果只是靠人用炸藥包往前面送,傷亡又會非常大。
在重武器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聶佩璋帶來技術人員製作了飛雷。
最開始聶佩璋使用的是土筒,將炸藥包拋射出去,但是土筒只能使用一次,這不符合實戰要求。
聶佩璋最後從老鄉家裡買了一個汽油桶,利用迫擊炮的原理製作了一個飛雷。
這種飛雷的口徑剛製作的時候就用300毫米,後來經過改良,可以達到800毫米的口徑,只需要一些汽油桶,木板等簡單的器材就能把炸藥包炸飛出去,雖然只有幾百米的射程,但是卻對部隊的火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各部隊根據自己的要求還拋射了幾十公斤的大石頭,結束手榴彈等武器,將這種火炮發揮到了極致。
淮海戰役期間,中野當時缺乏重型榴彈炮,就大規模使用了這種沒良心炮,黃維當時自認為堅固的地堡都被炸碎。
沒良心炮雖然威力巨大,但是由於射程短,危險係數大,所以只適合技術含量比較低的戰鬥。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美軍掌握了絕對制空權,而且飛行員的素質極高,解放軍並沒有大規模的使用沒良心炮。
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63軍566團使用了這種火炮。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由於後勤無法得到保障,志願軍各部被迫撤退。
在志願軍各部撤退的時候,美軍對志願軍進行了追擊,志願軍63軍189師586團當時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任務。
566團與美軍第九師,英軍28旅以及韓軍部隊進行了激烈的交戰。
566團和美軍激戰多日,最後終於收到了撤退的命令,但是美軍對566團追得很緊,根本就撤不下去。
當時67軍配備的喀秋莎火箭炮太大,也無法為其撤退提供掩護,在這種情況下,566團使用瞭解放戰爭期間用過的沒良心炮。
美軍當時聽都沒聽說過這種裝備,而且認為志願軍沒有重火力,所以部隊扎得很密集。
在志願軍一頓炮轟下,聯合國軍很多士兵沒來得及躲就被炸死。
巨型炸藥包帶來的炸聲炸得大地都在顫抖,炮擊結束之後,美軍愣了半天,半小時才緩過神來。566團抓住機會迅速與聯合國軍脫離了接觸,撤出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