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一場緊張的“人質”交換儀式在敘利亞戰場進行,交換雙方分別是“伊斯蘭國”以及敘利亞庫爾德人民軍(俄羅斯盟友)。時間一到,只見六名被捆住雙手的“伊斯蘭國”戰俘被荷槍實彈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民軍押解著走向約定地點。而他們要交換的,不是被恐怖分子俘虜的戰友,而是一具被俄羅斯總統普京點名要運回俄羅斯的屍體。
普京總統因為強硬的外交手腕,以及硬漢式的生活作風而在中國吸粉無數。對於在俄羅斯犯下滔天罪行的恐怖分子,他曾經放下狠話:
“我們將到處追擊恐怖分子,在機場抓到,就在機場——抱歉,原諒我——當場槍斃,在廁所抓到就把他淹死在馬桶裡;如此,所有問題最終都將得以解決。”
就是這樣一位鐵腕總統,在步兵中尉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犧牲在敘利亞之後。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他的遺體運回國,甚至和恐怖分子展開艱難的談判都可以接受。
這是為什麼?
出兵敘利亞
這件事情得先從俄羅斯出兵敘利亞說起了。2011年初西亞以及北非爆發了大規模反對現任政府的抗議活動,抗議活動導致突尼西亞、埃及、葉門和利比亞四國領導人下臺。這場抗議活動也波及敘利亞,並在境外勢力的煽風點火下升級為武裝鬥爭。在反對派武裝的攻擊下,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節節敗退,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為了維護自己在海外的利益,同時穩定周邊局勢,普京總統在經過周密的思考後,決定支援巴沙爾政府。俄羅斯在經濟、政治、外交上給予巴沙爾政府以支援,曾七次在聯合國反對敘利亞戰爭的提案。俄羅斯的支援緩解了巴沙爾政府的壓力,但除了國內的反對派勢力外,巴沙爾政府還有個棘手的問題要面對,那就是逐漸在敘利亞境內發展壯大的極端宗教勢力——“伊斯蘭國”。
為了幫助盟友巴沙爾政府,普京在2015年7月接到巴沙爾總統的求助後,同意出兵敘利亞打擊反政府武裝勢力以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經過周密準備後,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軍隊正式出兵敘利亞,這也是冷戰後俄羅斯第一次在海外進行軍事行動。而今天故事的主角——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就是支援巴沙爾政府的俄羅斯武裝人員之一。
英勇犧牲
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以下簡稱亞歷山大)的父親是一位光榮的軍人,他的兩個哥哥也曾在軍隊中光榮服役,他也在父親以及兄弟的感染下決心入伍參軍。在中學畢業後,亞歷山大就以優異的成績進入軍校讀書,完成學業後被分配到某特種部隊服役。
敘利亞局勢緊張,亞歷山大所屬的部隊按命令立刻往敘利亞進發。由於事發緊急,他只能輕輕在已經懷孕的妻子額頭上親吻一下,然後背起行囊,告別依依不捨的妻子,前往那複雜而又危險的敘利亞戰場。為了不讓懷孕的妻子為他擔心,亞歷山大在臨行前告知自己是去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服役。
亞歷山大在敘利亞執行一項特殊任務:單獨滲透進恐怖分子控制的地區,偵查敵情並標註出敵人的軍事目標。這樣俄羅斯空軍在轟炸敵人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誤炸而產生過多的平民傷亡。這項任務過於危險,因為如果獨自行動的特戰隊員陷入重重包圍,那麼他基本上沒有幸存的可能。
由於訓練有素,亞歷山大多次成功完成了任務。本以為他可以在完成服役後回家和老婆孩子團聚。但是,他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25歲。2016年3月17日,亞歷山大在接受到命令後,前往軍事重地巴爾米拉偵查敵情,為友軍轟炸機指示目標。在他的幫助下,俄軍轟炸機把地面上的恐怖分子據點一個接一個地拔除了。發現有人在指示轟炸目標,惱羞成怒的恐怖分子立刻把亞歷山大團團包圍。他們打算活捉亞歷山大,並用慘無人道的手段把他活活折磨致死。
在敵人優勢兵力面前,亞歷山大並沒有束手就擒。他手上的突擊步槍吐出無數條火舌,把那些妄圖往他靠攏的恐怖分子打倒在地。然後用隨身攜帶的無線電和總部交流:“指揮員,我被包圍了,我又被包圍了。”
雖然遠在後方指揮作戰,指揮員對亞歷山大目前的困境也十分關心:“請重複並確認。”見指揮部有了回應,亞歷山大立刻彙報了當前的情況:“他們發現了我。附近正在交火,我被困住。我請求馬上撤離。”指揮員:“我詢問一下能否撤離。” 亞歷山大換下了一個打空的步槍彈匣:“請儘快,剩餘的子彈已經不多。他們從四面八方逼過來,我堅持不了多久,請儘快回覆。” 指揮員立刻給出了建議:“確認可以撤離。請堅持以火力阻止住他們。然後轉移至安全地帶,空中支援正在路上。請給出聯絡資訊。”
見瘋狂的恐怖分子仍然往自己的方向靠攏,亞歷山大向指揮部發出了撤離的申請:“(說出位置座標) 指揮員,(重複位置座標)。請確認。確認。請儘快,我所剩彈藥不多。這幫畜生,他們正在包圍我。 指揮員:“距撤離還有12分鐘,請返回掩體。重複一遍,請返回掩體。”
已經沒有突圍的希望了!亞歷山大打算以自己為誘餌,消滅被他吸引過來的恐怖分子:“他們靠近了。我已經被包圍。撤離可能為時已晚。請轉告我的家人,我愛他們。” 指揮員:“請返回綠線(指俄敘聯軍佔領區和恐怖分子佔領區的分界線),保持住火力,救援正在趕來。請等待空中火力支援。”
亞歷山大:“我無法再等,我被包圍,這幫狗雜種人數眾多。” 指揮員:“十分鐘後請返回綠線。” 亞歷山大:“我做不到,他們把我包圍了,已經逼近。請儘快。” 指揮員:“向綠線轉移,重新向綠線轉移。” 亞歷山大:“他們在這裡。我請求空中打擊。(說出位置座標)。請快一點……已經完了。請轉告我的家人——我愛他們,我是為了自己的祖國戰鬥而死。” 指揮員:“不予批准,請立即返回綠線。”
亞歷山大:“我做不到。指揮員,我被包圍。他們正在這裡。我絕不會投降,也不想被他們俘虜……我請求空中打擊……他們會凌辱我,侮辱我這身制服。我希望能夠有尊嚴地犧牲,希望與這幫狗雜種們同歸於盡。請滿足我最後的願望——請求空中打擊。他們終究會殺死我的。”
指揮員:“請確認自己的請求。” 亞歷山大:“他們在這裡。已經完了,指揮員同志,謝謝。請告訴我所熱愛的我的家庭和我的祖國,告訴他們,我英勇無畏,我堅持戰鬥,但我已經無能為力。請照顧好我的家人,為我的死亡復仇。指揮員同志,再見了。告訴我的家人和同志們,我非常愛他們。”
雖然這段珍貴的無線電錄音在這裡戛然而止,但是亞歷山大的指揮官此時肯定已經忍受不住悲傷以及驕傲,哭倒在指揮台前。指揮官把亞歷山大的座標告知了飛行員,十分鐘後戰機轟炸了亞歷山大和數百名武裝分子僵持的區域,把他們當場炸死。不過,根據打掃戰場的俄軍報告,在轟炸結束後恐怖分子還是奪去了亞歷山大的屍體。
奪回遺體
亞歷山大在敘利亞犧牲的訊息在俄羅斯掀起大波,很多人為亞歷山大的事蹟感動落淚。就連號稱“硬漢”的普京總統,在聽到亞歷山大犧牲前和指揮部的通話時也忍不住暗自落淚。普京下令:“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奪回烈士的遺體!”
普京一直以對恐怖分子的強硬手段而出名,“馬桶”言論足見他對恐怖分子的恨之入骨。曾經震驚世界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就是在普京總統的命令下,以極大的人質傷亡換取的勝利。
2002年10月23日,俄羅斯境內的車臣恐怖分子為了謀求“獨立”,派遣40多人組成“敢死隊”,劫持了莫斯科劇院的850位觀眾做人質。帶頭的恐怖分子放出狠話:“如果不滿足他們的訴求,那就引爆莫斯科劇院,炸死全部被劫持的人質;如果俄羅斯警察打算強攻劇院解救人質,那麼警察每打死一個自己人,那麼就殺死十個人質做賠償……”
普京政府並不打算和恐怖分子進行和談,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滿足恐怖分子第一個要求,那麼他們接下來將會提出更誇張的要求。在經過緊張討論後,普京下令在保證控制人質傷亡的前提下,發起對困守在莫斯科大劇院內恐怖分子的強攻。為了穩住恐怖分子的情緒,警察的談判專家多次與他們交涉。在談判專家的努力下,恐怖分子分批釋放了幾位外國人以及身體虛弱的老人。
強攻開始了,只見在莫斯科警察的配合下,阿爾法特種部隊往劇院內部釋放了大量麻醉性氣體。在確定大多數人質被麻醉後,阿爾法部隊從樓頂破開的大洞從天而降,對負隅頑抗的恐怖分子發動突襲。
阿爾法部隊的攻擊非常順利,大多數恐怖分子在與特種部隊的交火過程中被擊斃。少數妄圖混進人質隊伍逃跑,結果被全部抓獲。而訓練有素的阿爾法部隊幾乎無人傷亡。不過,被特種部隊麻醉的人質可沒有那麼幸運了。根據事後的統計,有129名人質被特種部隊釋放的麻醉氣體殺死。
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足見普京對付恐怖分子的雷霆手段,即使他們手上有無辜平民做人質,但是普京仍然命令在儘量減少人員傷亡的前提下發動強攻。
那麼普京是如何處理這位在反恐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英雄呢?這可能令你意外,不是發起強攻,從恐怖分子手裡搶回烈士的遺體;不是用無人機徹底破壞落入恐怖分子手裡的烈士遺體,而是——談判!
普京政府雖然一向以強硬著稱,但是強硬有時候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就在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後,有很多人批評用麻醉氣體輔助強攻這種強硬的手法。普京政府也反省了存在的問題,並對人質家屬給予了10萬盧布(9018人民幣)的賠償金。
除了轉變應對策略外,普京政府認為亞歷山大具有重要的價值。如果放任他的遺體遭受恐怖分子的侮辱,勢必會對駐敘利亞俄軍計程車氣造成極大的破壞,同時也會讓為國效力多年的老兵們感到寒心。經過緊張的討論後,普京決定就遺體交還問題同恐怖分子展開談判。
由於“伊斯蘭國”並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承認,俄羅斯同他們的談判只能透過第三方幫忙傳話。這個重任落得了庫爾德人民軍肩上,在他們的幫助下俄羅斯的談判小組與恐怖分子搭上了線。
談判進行的並不順利,正如普京總統擔憂的那樣,“向恐怖分子‘妥協’一點,他們就想要更多的東西。”但是,在悲痛欲絕的烈士家屬以及國內無數期待的目光面前,普京政府還是決定耐心地坐回談判桌面前,和這群陰險狡猾的傢伙談談。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交涉,駐敘俄軍在庫爾德人民軍的幫助下,以6名“伊斯蘭國”戰俘為代價,換回了亞歷山大的遺體。由於時間過長,亞歷山大的遺體高度腐爛,已經完全辨別不出到底是誰。在透過DNA檢測後,駐敘俄軍證實了恐怖分子歸還的屍體就是亞歷山大本人,立刻把他裝入棺材,運回祖國安葬。
在亞歷山大遺體於4月29日歸國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接見了亞歷山大的親人,並向他追授了俄羅斯最高榮譽——“俄羅斯英雄”勳章。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在亞歷山大的遺體回國後,他曾經就讀的中學決定把校名改成他的名字,他居住的城市也打算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城市的一條街道。
除了俄羅斯人外,歐洲也有很多人對亞歷山大的英雄事蹟讚歎不已,因為他是在抗擊恐怖主義行動中英勇犧牲的。為了表示對亞歷山大英雄事蹟的尊敬,法國人米其林·格林以及克羅格·馬格將自己父母在二戰時期獲取的榮譽勳章贈與亞歷山大的父母以及兄弟。而亞歷山大居住的城市也接受了這兩位法國人贈予的勳章。
尊重軍人
就在亞歷山大犧牲後沒多久,俄羅斯決定把“兩法一局”結合起來,保護像他一樣為國犧牲的戰鬥英雄。
所謂“兩法”分別指的是葉利欽於1993年簽署的《衛國烈士紀念法》以及普京於2006年簽署的《衛國烈士紀念問題》的總統令。而“一局”指的則是國防部衛國烈士紀念管理局,它主要負責管理烈士紀念館的設施以及負責烈士的紀念工作。
按照俄羅斯法律規定,如果服役期間,應徵入伍者死亡,其家庭可領到相當於120個月薪金的補償金,約為80多萬人民幣。政府還為死亡軍人家屬提供路費支援,每年可有一位家屬免費前往其安葬地。同時,政府還會為軍人提供強制保險,聯邦法律對保險事故清單、排除賠償可能性的案例清單、受益人清單、保險收益數額以及所需檔案和程式進行了規定。
除了立法保護陣亡軍人的合法權益外,俄羅斯也十分注意在全國宣揚尊軍、擁軍的思想。就在亞歷山大英勇犧牲的一年之後,俄羅斯就拍攝了超過一百部的軍事題材紀錄片,同時錄製了超過兩百部的軍事類節目。這類節目大多是給俄羅斯青少年學習使用的,對塑造新一代俄羅斯人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除了傳統媒體外,俄羅斯軍方也利用社交媒體來展現俄羅斯軍方在國際社會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就在俄敘聯軍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期間,俄羅斯軍方的社交賬號幾乎是同步釋出俄羅斯的反恐成果,搶佔輿論的高地。在俄羅斯軍方宣傳部門的努力下,俄軍的形象前所未有地提高。俄羅斯對維護地區和平、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重要作用也得到國內外民眾的普遍承認。在各方的共同作用下俄羅斯軍隊的聲望達到了蘇聯解體以來最高,對軍隊的負面評價從2012年的31%降到了15%左右。
當然,表面工作是做好了,內在工作也需要得到完善。在俄羅斯陸軍(尤其是沙俄時期的陸軍)服役曾經是種羞辱,因為待遇差、工作條件艱苦、同時又得承受高階軍官的打罵。俄羅斯陸軍士兵也由於糟糕的工作環境外加忍耐服從的性格而被戲稱為“灰色牲口”。
不過,“灰色牲口”已經是過去式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俄羅斯陸軍進行現代化軍營建設,開始完全革除舊軍隊的流毒。首先需要的是豐富士兵的日常生活,包括娛樂中心、網際網路圖書館、體育館等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設施在俄國軍營裡紮根。甚至連駐守邊疆計程車兵也可以透過安裝的高速寬頻看數字電視。
除了兵役硬體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外,士兵的負擔也大大降低了。曾經的沙俄帝國陸軍士兵就是高階軍官圈養的奴隸,各種體罰士兵、強迫底層士兵幹苦力的現象層出不窮。經過現代化改革的俄軍士兵,除了進行常規的軍事訓練外,不用承擔過重的體力勞動。而且家庭情況特殊計程車兵,可以享受就近服役的優待,這大大降低了俄羅斯適齡青年對服役的恐懼。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陸軍的待遇以及含金量也進一步提升了。曾經的沙俄陸軍士兵是愚蠢而又貧窮的象徵,很多士兵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莊稼漢,只能進行最基本的軍事行動。同時,由於高階軍官的貪婪,沙俄軍隊拖欠軍餉的情況層出不窮。
俄羅斯陸軍決定革除這一弊端。從2013年開始為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軍隊服役、提高俄羅斯軍隊的兵員素質,俄羅斯軍隊開始設立“科學連”。科學連內設最先進的科研裝置,同時生活設施也十分完善。很多俄羅斯高校畢業生,因為羨慕科學連的科研裝置,在完成學業後選擇進入兵營服役。
當然,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報酬問題。很多貧困家庭出生的孩子,曾因為當兵的報酬過低而選擇其他職業。這導致俄羅斯的徵兵工作曾出現了困難。2012年,俄羅斯軍方對士兵的報酬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資料表示,俄羅斯軍隊計程車兵薪資水平早已躍居世界前五。生活有了保障,自然能吸引大量有志青年來為國效力。
除了現役軍人外,為俄羅斯服役的老兵以及烈士子女的待遇也得到顯著提高。而至關重要的退伍老兵安置問題更是得到了重視,2010年俄羅斯推行《落實退役軍人社會保障的專項綱要》。根據這個綱要“15個軍事教育機構和34個分支機構為退役軍人提供了250個民用專業的培訓,幫助其再就業”。
有了如此完備計程車兵保障機制,任何心懷愛國主義理想的俄羅斯士兵,都願意在戰場上為俄羅斯拋頭顱、灑熱血。
普京總統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拿回壯烈犧牲的烈士遺體十分感人,同時也表現出了俄羅斯政府以及俄羅斯平民對英雄的尊重與敬佩。而更深次的則是表現出俄羅斯對軍人這個崇高職業的重視以及保障。在如此環境下成長的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中尉,自然願意為自己的祖國獻出生命。
雖然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中尉不是中國人,但我也為他敢於犧牲的精神深深佩服——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