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背後有對太極這項運動的困惑,也有對自身是否適合這項運動的擔憂,根本上也是對自己內心某方面的不接納。
對第一個方面,首先要對太極拳有正確認識。從提問上來看,或許認為太極拳比較適合老年人,因為這個觀念在大眾中比較普遍,但這是對太極拳的錯誤認識。真正的太極拳屬於內家拳系統發展到高程度的產物,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戰場,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式》中記載的拳式可謂是其先導,是它陽剛實用的一面。另一個脈絡則是武當張三丰的創拳說,給予了太極拳更高的哲學內涵和指導,使它有了高出一般拳種的上限和豐富性。之所以讓人認為它只適合老年人養生,沒有實戰性,是因為一系列的歷史政治因素導致的傳承斷代和變異,在此不累述。
太極拳慢吞吞軟綿綿的,似乎和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陽光活力積極向上的特性不相符,但我認為兩者是互補的。 太極拳的慢只是外在表象,實質上用“磨”更確切。
磨什麼?打磨你的筋骨,磨練你的精神意志。
以太極拳為代表的一系列內家拳,都首先要練就一整套以筋骨構建的人體架構,使每個關節都能練到“骨榫歸位”,像傳統木工的“榫卯結構”一樣穩固,骨骼間節節貫通。
而“筋”是與骨架互為支撐的一套結締組織,由韌帶、肌腱和筋膜組成,肌肉則是其中的附屬物。肌腱是連線人體肌肉的附著點,筋膜則包裹肌肉,使覆蓋在骨骼上。肌肉肌腱筋膜構成宏觀的筋腱束,人體所有筋腱相聯絡,構成了另一套更具彈性的系統。
太極拳的拳式設計無不暗合著整體觀,每個動作在行拳過程中必須始終符合力學結構要求,比如三角穩態,45度角,135度角,軸,拱架弧形。從區域性的穩態,層層疊加到整體的穩態。在幾大準則的框束下,幾個關鍵的斷點得以連線,比如“尾閭中正”要求任何動作始終保持身體中正,上盤和下盤不再分離。“含胸拔背”和“沉肩墜肘”又使手掌、手臂、肩胛和脊柱連線。
這些準則框束下的整體穩態形成力學結構,遍佈全身的骨節和筋肉在其中不斷撐拔,隆起膨脹。而各個拳式動作,如金剛搗錐、懶扎衣、單鞭等等,則是力學結構(體)作用下的結構力學(用),不同拳式動作往往側重鍛鍊某部位的筋骨。
有了以上認識,就好理解為什麼太極拳是慢吞吞的了。所謂要慢,在太極術語裡是“松而不洩”。只有做到松,各個骨節之間以及大筋才能拉開撐拔;而同時又要保持“不洩”,則是為了維持整體結構的穩態。沒有整體穩態的支援,所謂的“松”並不能讓筋骨撐拔開來,那是軟塌塌。而沒有做到松,這就是個僵化的形體,骨節打不開來,也就不能咬合,筋肉也不能得到有效鍛鍊。
看似慢悠悠的動作讓初學者並不感到輕鬆,實質是全身內在骨肉大筋持續的絞纏揉捏,是煎熬才對,所以這也是一種精神磨練,需要習練者能夠沉的下心來,保持專注,感知全身是否符合準則,最好是每個式子單獨提出來反覆操練。過了最初階段,筋骨熬磨到一定程度,身心都會得到質變,五臟六腑和周身氣血都會增強,習練者就會開始享受這個過程,漸漸轉向神和意的鍛鍊,精神氣質的改變是必然的。
當下的年輕人普遍被物慾矇蔽,心浮氣躁,各種不良的刺激讓他們迷失自我,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越來越多的侵駐他們心靈,太極拳的鍛鍊正是扭轉氣機的有效方法。年輕人要有朝氣但不是放縱,要認識自己而不隨波逐流,要有清醒的意識,勇敢堅韌的體魄。試觀想自己在寢室,臥牛方寸之地,正從頭到尾打著一套太極拳。隨著肢體手足協調運作,棚捋擠按採挒肘靠綿綿不絕,你感知著整個過程,從每個指關節延綿至肘關節和肩關節,氣血在其中執行,酸痠麻麻的。脊柱像條龍在蠕動,胸腔腹腔來回鼓盪,漸漸周身熱氣騰騰起來,你甚至能感到無數毛細孔的收張,汗液從裡蒸發,熱氣從頭頂而出,一遍下來全身像熱風吹雨般通透。這真正是一個人的狂歡。
接受太極拳,找個好師父,做人群中最靚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