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60後,兒時農村,物質饋乏,平時三餐均以稀薄的糝粥維繫,不多的期盼是能在過時過節能有點乾的,哪怕不是全米的糝子飯也行,免得二節課過後,一泡尿撒完,腹中便開始空城計,彼時只要能吃飽,再耐點飢便是十分幸福的,更別說是能有香氣撲鼻熱氣騰騰的饅頭了,因此,每年年底的蒸饅頭便成了孩子們心中的期盼,也成了家裡年終必成的大事之一,不用等到臘月,便早早開始了各項工作的準備,特別是孩子們,不用大人們吩咐,也都自覺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之中了。
首先是燃料的準備,蒸饅頭燒火(俗稱打籠鍋)所需的柴草較多,且必需是上火耐燒之物,避免因蒸氣不足導致饅頭陰火不熟而口感發黏,農村人常用"黏黏饅頭爽爽糕"來嘲諷蒸饅頭的失敗,因此充足的燒火物事是饅頭蒸成功的關鍵所在。由於農村沒有煤碳,煤碳要計劃,普通農家也不會花那份閒錢,只能從常見的物是中打主意,農村中最好燒鍋之物便是修剪下來的樹枝、湖桑枝條,玉米芯了和棉花杆,最好的是樹枝,耐火且少灰,一整天燒下來,灶膛裡也不會積灰,可是需要提前加工,鋸成或砍成長短一致的小段,用繩子捆紮起來,既便於風乾,又不太佔地方;其次便是玉米芯,不足的是玉米芯燒後殘灰較多,且容易熔化積餅(俗稱碳屎),阻擋灶膛底部通風,影響燃燒效率,必需及時清除;棉杆雖上火且少灰,但技條分杈多,佔地方,使用起來多有不便,作為備用,作為前二者不足時的補充。可是這些東西都是年頭及年中才有,有些平時不注意的人家,這些好柴火在平時貪圖方便,也就隨手燒掉了。
彼時農村常見的易燒鍋之物有豆杆、玉米杆,豆杆上掛有空豆莢,極易上火,著起火來嗶啪作響,是娃子們極其喜愛的燒鍋之物,可是多賣給城裡人家生火用了;有些年份,玉米桔杆被粉碎還田,成了三熟制晚稻的肥料,能留下來作為平常的燒火之物只剩下稻麥的桔杆了,這些東西易著,煙大,火力偏軟且佔地多,是不宜用於打籠鍋的,小孩作為平時最主要的燒鍋者,可以選擇的並不多,燒火時都是儘量節約,燒些碎草麥芒,甚至到集體田中收集些棉花枯葉,割些溝邊雜草曬乾作為日常生火之物,哪些可以用來打籠鍋的東西是萬萬捨不得燒的。
饅頭開蒸前一日,刮鍋、膛灶、扎風箱是規定動作。刮鍋——鏟去鍋底面的積碳(鍋鏽),增加鐵鍋的導熱性,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膛灶——調製爛泥,將灶膛內缺失的磚塊補上,將爐底的通風格柵固定,清理風道。將風箱卸下,更換風箱滑板上用於密封的雞毛,提高出風效率。所有這些動作只有一個目的,保證蒸饅頭所需的蒸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