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第三屆中國茶產業網際網路創新高層研討會暨陸羽會13次中國茶日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由華僑茶業基金會、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陸羽國際集團主辦,每日優鮮副總裁淡焦成應邀做了發言,從不是茶業內的人看茶業,供參考。
1、茶產業的標準化問題。
當前每日優鮮茶葉銷售得並不太多,我們銷售的主要還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肉蛋奶、水果、蔬菜、米麵油等等生鮮農產品。為什麼我們茶葉銷售不多?關鍵的因素,我們還沒有從使用者的角度看,什麼才是很好的切入點,因為茶葉是一個非標農產品,沒法用簡單的優良中差來區分不同品種、不同等級、不同產地的茶葉區別,不確定什麼樣的茶才是使用者心目中的好茶,現在這個茶行業的情況,就是圈子傳播,熟人介紹,從根本上來講就是供給側缺乏和使用者認知相匹配的標準化體系。
2、茶產業價值鏈的協作問題。
陸羽茶業交易中心的嚴建紅董事長講到S2B2C模式,我們是2C平臺,所以會花大量的資源在C端使用者的獲取和服務上面,我們一定不希望把C開放給上游的這個S2B2C平臺,這個從根本上是衝突的,所以陸羽這個模式,註定了只能和個體的商戶合作,很難與大型零售商共享共建。茶行業這麼大規模,有很多的商業機會,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要為不同環節設計匹配的角色和合作模式,更開放的去連線,推動茶行業的整體升級。農產品行業裡有一個特別根深蒂固的文化就叫農耕文化,相信自給自足,我的東西全都是我自己做,從種子、種植、生產、流通到零售,這是小農經濟的閉環管理,所以行業整體來說還是規模小且分散,缺乏核心競爭力。
3、先做強再做大的順序問題。
目前有200多個品牌在陸羽茶業交易平臺交易,2021年整體的交易額有40多億元,這意味著每一個品牌單品產值大約2000多萬元,顯然這不算一個特別大的規模,可能很難支撐大規模高效率的運營,也許在這個階段,聯合上游生產方,共同培育、擴大市場,形成梯隊效應,會吸引更多的產地品牌進入,比如有一批年銷過億的、大幾千萬的,才能有羊群效應,我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可能在模式設計上需要做一些兼顧生態長期發展的點,吸引更多的同行加入。
4、關於茶品類的電商化問題。
今天我們有一個共識,就是都特別看好茶葉,這個中國最傳統的大品類的產業網際網路機會,這需要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制定長期發展規劃,鼓勵更多電商背景的公司進入茶產業,引導更多的網際網路技術來賦能茶行業,透過電商化的升級,讓行業的生產者、經銷商、使用者形成合力,透過建立更多標準化的體系,讓上下游的協作更簡單,更標準化,讓更多茶品牌快速的走向規模化、國際化。
小小茶葉關乎國家鄉村振興的大戰略,市場的機會巨大,百縣百茶活動是一個特別好的開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