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兵欲勝其戰,必先利其器。裝備維修工作是保持、恢復和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短時間內提供強有力的裝備維修力量,是保障工作融入實戰的體系課題。回眸2021年,第71集團軍始終堅持戰鬥力標準,著眼裝備保障能力提升,透過實戰化訓練,加速推進能力檢驗。
01
聚焦實戰,在炮火中檢驗能力
長途機動時車輛部件發生磨損,“3D印表機”即刻製作配件更換;無人彈藥運輸車像裝甲車一樣克服地形障礙完成輸送任務……這是9月下旬,第71集團軍在一場實兵綜合演練中,積極構建“科技+”裝備維修保障模式的一個縮影。
據悉,該集團軍裝備維修業務部門結合年度多項研練攻關實踐,細化制定百餘項任務型能力指標,研究增補野戰條件下裝備搶救、戰損裝備應急搶修等20餘個針對性訓練綱目,展開戰術力量伴隨搶修、戰役力量機動支援、戰損裝備後送修理等40餘組維修保障行動。
與此同時,他們還深入戰場裝備維修保障基本問題,吸收借鑑上級各類演練成果,測算保障需求,釐清保障缺口,修訂完善維修保障預案,結合指揮演練和演訓實踐,打通“任務-能力-綱目-訓練-評估”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生成路徑,探索規範裝備保障“一個過程”的方法路子。
02
創新保障,在淬火中培養尖兵
前不久,該集團軍在某地聚集百餘名修理“大拿”,展開實戰化維修保障骨幹集訓,重在探索形成力量編組方案,建立戰場搶修標準,驗證多種野戰搶救搶修手段保障效能,固化形成百餘種應急搶修方法。
“裝備維修工作的好與差,關鍵在人才。”該集團軍裝備維修處負責人告訴筆者,他們在平時注重抓培訓、優結構、強素質,採取統籌分訓、聯合培訓、進廠跟訓等模式,全年組織多專業、百餘人次修理工專題培訓,並在綜合演練中檢驗評分,為備戰打仗裝備保障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其中,多措並舉推進部隊裝備戰技術性能恢復也是亮點之一。軍旅兩級聯動負責、分類整治,重點突出主戰裝備、配套保障裝備和武器關鍵系統,全年共整治裝備千餘臺,主戰裝備完好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著力打通縱深作戰“保障任務最後一公里”。
03
正規秩序,在監督中規範建設
年初以來,該集團軍以修理分隊規範化建設為契機,加強裝備中小修業務流程、修理質量、場地設定、裝置管理和器材儲供等業務規範,固化等級修理的階段、步驟,促使修理業務正規化水平不斷提升。
同時,他們還持續開展行業領域整肅治理,把抓清理正行風作為固本工程狠抓不懈,緊盯行業領域易犯問題,指導部隊加強業務法規制度學習,努力營造乾淨清爽的行業生態。
“鐵甲戰車”自信馳騁沙場!在採訪中,該集團軍保障部負責人告訴筆者,唯有不斷提升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緊跟改革強軍步伐,方能加速實現能力升級。
作者:官軍、趙金鋼
相關素材來源於素材庫
監製:譚亞龍
編輯:周振國
實習編輯:李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