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城東北約25公里處,有一座“火紅”的神廟,被稱為“女人的城堡”,建於闍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女人的城堡”原名溼婆宮,供奉著印度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溼婆。當地人則習慣稱這兒為“女王宮”。
女王宮的牆壁、立柱、門楣等建築表面幾乎完全被浮雕覆蓋,沒有一點空隙。入口的門楣上,精美的浮雕如同刺繡,兩個蛇神攪動乳海捲起浪花。中間一個騎著三頭大象的神就是因陀羅,中國人稱他為帝釋天,通常在吳哥廟宇的門上出現。
這裡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蹟中的明珠”。曾湮沒在叢林中數百年,1914年被再次“發現”,引得世人驚豔。
這整座神廟,有三層圍牆作區隔。最外圍是參道,左右各有兩間小廟;走道中央第二層的外側,則是護城河;最裡邊一層,是主要的T字型廟宇,而在它的前方,有著兩間藏經閣。第二層城牆裡,才是迷人的精華所在。
女王宮與大部分吳哥古蹟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採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豔麗。含有大量水分的紅土既便於運輸、建築,也利於雕刻複雜細膩的圖案。建成後經過風乾,就變得異常堅硬,千年難毀。
作為“吳哥藝術之鑽”,它沒有巴戎寺攝人心魄的高度,也沒有吳哥寺讓人膽戰心驚的石階,卻以豔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於世。浮雕刀工流暢細膩,造型繁複圓潤,線條纖巧柔美,色彩鮮豔嫵媚,在所有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讚譽為“紅砂岩上的豔麗史詩”。
與大小吳哥豪放華麗的建築群比起來,女王宮更像是小家碧玉,溫潤嬌美地獨守閨房。建於十世紀的女王宮,充分展現了吳哥時期高超的雕刻功力,色彩豔麗,雕刻精美,在整個吳哥古蹟中,稱得上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代表了古吳哥人的藝術天份與宗教熱忱。所達到的藝術水準,早於歐洲文藝復興四百多年。
加上女王宮中心是3座並列的塔形神祠和左右對稱的配殿。硃紅色的塔祠建在一個一米多高的臺上,居中一座最高,約10米。正中的神祠供溼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毗溼奴神。
整個塔祠群巍峨壯觀,建築奇巧別緻,雕刻細膩優美。主廟上刻畫的題材,取自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波羅多》。
紅砂岩上刺繡一般精緻的浮雕,傳神地刻畫了許多生動的宗教故事。漫不經心地匆匆飄過是會留下遺憾的,我在這裡稍作提示。畫面中間騎著三個頭的大象的人物,就是天空之神因陀羅,主管雨和水。畫面在表達:森林失火,鳥、蛇等動物們驚慌跑出森林。因陀羅發揮神力,將天河的水變成無數水絲降到林間,拯救生命。
這個騎著牛帶著妻子的大神,就是女王宮供奉的溼婆神,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中世紀的東南亞,女人挽著大神老公的手臂騎牛出行,是不是很浪漫?只可惜老婆的頭髮已經毀損。
這是溼婆神在五臺山靜坐修行,三個頭的惡魔搖動山體去騷擾他。周邊的獅子等動物都表現出驚恐欲逃的姿態。溼婆不為所動,以自身的定力鎮住大山,展示修行的法力。
印度教裡的溼婆神是毀滅之神,平日裡總是坐著的,這裡的溼婆神站了起來跳起了毀滅之舞,預示宇宙將要毀滅。他站在浪花之上跳出了“宇宙之劫”,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他們的宇宙觀。
塔基及其兩側的神龕和門樓上也是千姿百態的浮雕,內容多是記載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禦外族侵略的戰鬥場面。吳哥城被暹羅攻陷時,女王宮也遭到破壞。
進入女王宮,我並不太關注這裡供奉了誰,承載著那些教義,我更陶醉於那些近在眼前、不忍觸控的藝術遺存。
這是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的所在。我在揣測,創作它們的藝人、工匠們,是在怎樣的生活境況和虔誠心態下,呈現了流傳千年的民族藝術珍寶?
我總以為,這不是一堆不會呼吸的石頭模特兒,那是物化在石頭上的信仰,那安詳的姿態、虔誠的神情,歷經風雨,日夜守望,感天動地。
我總以為,那是高棉女人的王冠,歷久彌新,光彩奪目。
像盛開的玫瑰,春來秋去,綻放不敗。
午後陽光講述的千年故事,不管是輝煌還是滄桑,總有一股生命力在其中張揚。
多麼希望你永遠沐浴在午後的豔陽裡,無奈斜陽正在西下。今夜將是朗月清風,還是月黑風高?
再次回眸,默默惜別。歲月悠長,祝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