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進注:各類“美國衰敗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實的陳述、邏輯自洽;不過,有些判斷則可能失之偏頗(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儲被捕的某“財經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龐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國憑什麼》(2012年出版)介紹了美國的經濟、科技、軍事、教育、營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現在看來並不過時。那就從4月2日開始,特選摘部分內容,和大家分享……)
強勢美國面面觀:“公司共和國”險象環生
5-1-4 時代新貴的權杖
(接上)負責金融政策和管制的奧巴馬當局管理人員包括花旗集團、 大通銀行(現摩根大通集團一部分)、高盛集團、美林證券(現美洲銀行的一部分)、雷曼兄弟公司、巴克萊銀行、哈特佛金融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務公司的前高官們。因此,召開行政會議時,大金融利益集團的代表發現自己經常是坐在桌子對面,緊盯著以前的同事/主管(有時是競爭對手)。
“資本積累過程的金融化”對美聯儲的影響,也不小於對財政部和相關政府機構的影響。美聯儲承擔最後貸款人的事實,最終將其置於金融損失社會化(而收益私有化)的處境。今天人們廣泛認識到,面對資產泡沫,“公司化政府”別無選擇,只是儘可能維持泡沫,並保持資產價格的上升。金融當局很少考慮,也永遠不會認真考慮刺破泡沫。在這方面,美聯儲的任務因此被侷限在:任何時候,一旦整個經濟體制存在不穩定,就加速對投機資本的救助。
同時,處於萎縮和停滯狀態的傳統實體產業部門,依賴於金融槓桿債務和投機體制來刺激經濟;因此實際上生成了一種金融主導與傳統產業利益相契合的公司化治理模式。
治理國家需要談判、妥協、進行公共辯論以及聽取異議人士的意見。相反,現代公司決策架構則任由高階管理人員為所欲為。在小布什政府時期,可以看到副總統切尼從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務供應商,切尼曾任董事會主席)帶到政府的文化,以及小布什在哈肯能源公司(Harken Energy Corporation,小布什曾任董事和諮詢顧問)所吸取的文化。其操作結果就是一個由小圈子暗中運作的政府,其他人員和外界無從知曉。切尼2001年的“能源別動隊”,以不公開方式“提供優惠,幫助私營部門發展國家能源事業”,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這種情況下,不管制的(和不可管制的)金融創新的黑洞,包括銀行投資工具(諸如結構性投資工具)、回購債券協議、信用違約掉期等可以大行其道。該體制是如此不透明,超出中央銀行有效干預的能力範圍,其超大風險效能夠以閃電的速度環繞地球執行,發展為全球範圍的“連鎖反應式大災難”。
因為“太大不能倒”問題的存在,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公司化政府握有所謂的“道德風險”的令牌。
這就是本輪金融危機背景的寫照。
時至今日,美國金融界的院外遊說不會停止。本文開頭指陳2010年1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等於保障公司化政治運祚永昌,海洛因毒癮經濟繼續以當前形式執行,不受干預或者只做最輕微的妥協。
紐約的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參院民主黨第三領導人和兩個金融委員會的關鍵成員,在新的金融改革中被委以重任,是金融業的有力擁護者,2009年接受了來自產業部門的165萬美元捐贈。22位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成員中,有19位2009 年接受了華爾街的捐贈,2010年謀求連任的那些人則每人得到至少18萬美元。美洲銀行的頂級說客卜德斯塔(Tony Podesta)和高盛集團的頂級說客艾爾門多夫(Steve Elmendorf),2009年6月進入白宮說服總統。華爾街為奧巴馬的總統競選活動支付了1490萬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僅高盛集團一家就支付了 100萬美元。總之,儘管公眾大為不滿,也不能指望設立任何與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同等效力的新立法了。
人們經常引用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擔憂:企業有朝一日可能成為“投機漩渦上的泡沫”,今天正在成為現實。與此同時,美國社會的不平等,不斷推向新的歷史高位,基尼指數已達0.45,超過了國際警戒線0.40。財閥及其說客是腐敗政壇上的主角……這就是掠奪型政府。這是一個同盟,組成者透過操控市場力量、不對稱資訊和被俘獲的監管體系,達到自由地追求最大利潤的目的。
一旦人們理解了掠奪型政府,除了對外綁架世界,全球買單而外,今日美國內部政治鬥爭的主戰場就會清晰浮現。
美國社會保障的私有化之爭,可能提供了一個清晰、簡單、透明的大規模案例為註解,讓人們能夠一窺掠奪型政府如何操作一個長期專案。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政府應該為全體美國人提供醫療保障。結果卻是否定的:因為當前這種不覆蓋窮人、能夠以“不適合予以保險”為由拒絕病人參保的保險制度讓私人保險公司發了大財。所以它們掏錢給政客,讓保險制度繼續漏洞百出。
2011年12月寫於紐約哈德遜河畔
(思進注:除註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為思進原創。【免責宣告】本文僅代表原作者個人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自行判斷。內容或者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建議、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更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