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3日,一位耄耋之年的遊子,再次回到了他日思夜盼的故鄉。
這位已經是83歲高齡的遊子,就是葉劍英元帥。
梅縣雁洋堡虎形村,葉劍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鄉親們得知他的歸來十分高興,準備好好招待這位家鄉人。
不過,還在廣州的時候,葉劍英就特意叮囑隨行人員以及前來迎接他的家鄉同志,回到家裡不要驚動群眾,不能迎來送往和送禮饋贈,也不要搞宴請會客的那一套。
為此,回梅縣的時候,葉劍英讓大家從廣州的招待所自帶乾糧,為的就是不給家鄉的群眾增加負擔。
尤其回到梅縣吃的第一頓飯,當地的招待同志總覺得葉帥回家,飯菜得準備得像點樣子才行。
所以在準備飯菜的時候,還留意多做了幾道家鄉菜。而當吃飯之時,葉劍英發現飯菜超過了他此前刻意的叮囑,堅決要求把多餘的菜端走,之後才開始入座就餐。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離開故鄉幾十年,思鄉之情最有形的,當屬故鄉的飯菜。
梅縣是客家人的傳統聚居地區,回鄉的遊子,自然要吃的就是家鄉菜和家鄉飯。
回到虎形村,他要招待村裡的親友吃一頓飯。
而飯菜就是典型的客家菜:梅菜燜豬腳、釀豆腐、炒番薯葉,還有一盆丸子湯。
飯菜極其普通,可與多年未見的親友們暢聊,那種暢快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有心的鄉親們可能會在吃飯間歇發現,與葉帥一併前來的身邊工作人員,連普通的三菜一湯的“待遇”都沒有,他們吃的是在來之前,自帶的乾糧。
作為共產黨人,老帥對自己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嚴格要求,不禁讓人心生感佩。
對自己要求嚴格,但是對家鄉和親人,葉劍英則始終惦記在心。
那還是3年前,葉帥從北京來到廣州,他十分想回家鄉看看。
當時,工作人員和廣東省委的同志,考慮到葉帥的身體不是太好,因此就建議他老人家暫緩回家,等身體好點了再回去。
所以,那次葉劍英回鄉的願望就未能實現。
於是,遊子對故鄉親朋的惦念,就用了另外的表達方式。
他刻意囑託工作人員買了兩大筐蘋果郵寄回了梅縣老家,叮囑工作人員尤其要送給家鄉的老師們。
葉劍英悉心送蘋果給鄉親們,這份濃濃的情誼裡,包含了對故鄉親人和山水的惦念與記掛。
更為重要的是,葉劍英一直掛念家鄉的教育。
想當年,他也正是透過接受教育才走出了大山,並最終懷著革命情懷走向了全中國。
如今,要想讓家鄉的新一代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教育必是頭等大事。
所以,回鄉之後葉劍英行程的安排中,第二天就是到當年就讀的丙村中學參觀。
不過在回母校參觀之前,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葉劍英這一年已經八十有三,一路車馬勞頓再加上回鄉後激動的心情,身體未免有些透支。因此第一天的一些接見活動都取消了。
就在那期間,一個老太太找了過來,說是要見見葉劍英。
他先是找到了警衛人員,工作人員瞭解到老太太79歲了,名叫房九妹,他的丈夫陳雨墉當年曾是葉劍英的部下。
那還是1924年的時候,葉劍英時任建國粵軍第二師新編團團長,陳雨墉是他的部下。
在1925年的香洲兵變中,陳雨墉被反動分子殺害。五十多年過去了,老太太想要見見葉劍英。
工作人員立刻把相關情況告訴了葉劍英,由於5月14日的上午要去學校參觀,和老太太見面的時間,就定在了當天晚上。
5月14日上午,葉劍英在一眾人的陪同和簇擁下,來到了當年的母校丙村中學。
師生歡騰,他站在學校門前的花壇處,久久駐足,很多往事不免一一湧上心頭。
葉家在虎形村沒有土地,剛剛記事,葉劍英就能經常看到父親葉鑽祥在自家的屋外練武健身。
這個身材健碩的男人為人耿直,日常主要靠捕魚和幫人殺豬過活。
有時,他也出海南洋給人做“水客”。
梅縣地區有大量去南洋謀生的人,那個時候沒有專門的郵路,要跟家裡聯絡只能託人捎信捎物。
水客,就是專門幫這些外出謀生的人,捎帶錢物書信的人。
碰上不講信義之人,捎帶的錢物就可能會被水客私吞昧掉,而葉鑽祥極其講信義,所以漸漸很受人尊重。
葉劍英的母親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自打他記事起,母親就一直在家中操持,從未遠離過家鄉。
她先後生了四男四女,但最終活下來的只有葉劍英和一個弟弟以及兩個妹妹。
貧病交加的日子,在清末民初的大背景下很常見,但葉鑽祥還是省吃儉用,在葉劍英7歲的時候,把他送到了雁洋堡的一傢俬塾裡讀書。
勞碌了一輩子的老葉很清楚,要想改變命運,就必須要讓孩子讀書識字。
而葉劍英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盼,在私塾裡開蒙後,他的學業一直不錯。
那時候,由於外出南洋的人,也帶來了外面世界很多新的思潮。
尤其是出國求學的很多年輕學子,回到家鄉後都開始辦教育傳播新的思想,這一切,都給少年時代的葉劍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歲那年,讀完了私塾,葉劍英又被父親送到了丙村的三堡學堂。
在這裡,具有進步思想的老師更多了,葉劍英開始接觸一些革命書籍,並且第一次知道了孫中山是誰。
辛亥革命爆發後,葉劍英以優異的成績從三堡學堂畢業。
68年過去了,1980年的時候,當年的三堡學堂,也變成了丙村中學。
葉劍英走走看看,不時能想起當年的很多情形。
少年時期,因為父親習武,再加上革命思潮的影響,葉劍英在三堡學堂讀書期間,也在一些老師的教授下開始練武。
如今來到母校,他發現師生們還原了當年的一些陳列物品。
看著陳列的槍、棍、矛、鈀武器,再看看講臺和課桌,就自然而然給圍觀的師生,講起了六十多年前的上學經歷。
那時班上有30多個學生,到畢業的時候人就很少了。
教自己武功的,是一位叫林修明的老師,他教葉劍英他們大刀。
武功強身健體,也讓年輕的學子們,對革命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和憧憬。
當年,葉劍英從三堡學堂畢業後,考入了梅縣的務本中學。然而隨著軍閥的介入,學校被軍閥派來的校長把持,經常欺壓師生。
因此,葉劍英和很多師生選擇了離開。
他們來到了晚清著名學者黃遵憲講學的地方東山書院,另外建立起了東山中學。
1915年,第一屆東山中學學生畢業時,同學們讓葉劍英給《同學錄》作序,葉劍英提筆寫下了“成則周武三千,敗則田橫五百”的句子。
從那個時候起,這個年輕人的內心深處,就已逐漸萌生了遠大的報國之志。
在回到故鄉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15日的時候,葉劍英也特意去了當年的東山中學視察參觀。
而在5月14日白天的行程結束之後,按照此前的約定,葉劍英在當天晚上和房九妹老太太見面了。
兩個人見面時握手擁抱,說起當年的事情都淚眼婆娑。
那是1924年黃埔軍校建立之後,作為籌建人之一的葉劍英,很快又有了新的任務。
彼時,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議,決心擴建革命武裝。他讓廖仲愷在粵軍第二師建立獨立營,專門培養基層軍官。
於是,廖仲愷任命第二師參謀長葉劍英兼任獨立營營長,將營地設立在孫中山的故鄉香洲。
1924年8月,葉劍英正式受命趕赴香洲,設立兵營,並且在周邊的陽江和電白地區,發動青年參軍。
很快,900多人的獨立營建立了起來,葉劍英親自主持日常的訓練。
同年的10月,在英帝國主義的支援下,廣州的商團軍發動了叛亂,葉劍英奉命趕回廣州,參加平定商團的戰鬥。
叛亂平定後,葉劍英進一步感到了革命軍隊的重要性。他於是向孫中山和廖仲愷建議,將獨立營擴編為新編團。
1925年2月,陳炯明糾集軍隊攻打廣州,葉劍英奉命東征。
東征勝利後,同年3月,葉劍英擔任梅縣縣長。然而就在這期間,香洲地區的一些地主惡霸,煽動新編團裡的軍號長等反動軍人制造兵變。
就是在那次兵變中,參謀陳雨墉以及其他27名官兵被殺害。
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葉劍英就趕回了香洲,收殮了死難官兵的遺骸,並且懲辦了製造兵變的兇手。
他還寫下了“看攙槍滿地,剪除軍閥。革命功成階級滅,犧牲堂上悲白髮。更方期,孤育老能養,酬忠烈。”的《滿江紅·香洲烈士》詞。
正是這次兵變,讓葉劍英明白了,軍隊的重要性在於有一個主義和政黨的牢固統領,他也提出了“軍以黨化,黨以軍成”的理論。
如今,望著眼前滿頭銀髮的老人,當年的很多事情歷歷在目。而新中國之所以能建成。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指導,才最終取得了勝利。和當年革命遺孀房九妹的見面,讓葉劍英的內心思緒萬千。
參觀母校的同時,葉劍英還回到了舊居,瞻仰了父親和母親的遺像。
家裡的一切還是那麼熟悉,屋子裡和牆壁上的一些斑駁的痕跡,還如同當年一樣,但當年的人卻永遠不在了。
1915年葉劍英從東山中學畢業後,就回到了家裡。父母開了一個雜貨鋪,他日常就幫忙照看。
不久,他又到新成立的新群小學教書。不過,母親能看出兒子在家裡苦悶的心思。
她知道兒子的心不在家裡,在外面廣闊的世界。
她沒有阻攔兒子,甚至還對兒子說,只要有機會就該到外面去讀書。
葉劍英先是打聽到上海的南洋中學在招收海外華僑子弟,接著三伯父葉宜桐從南洋給他回信,希望他能出洋謀生。
於是在1916年,葉劍英來到了馬來亞怡堡。
不過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工作找得並不順利,就在他極為愁苦之時,他聽到了雲南講武學校招生的訊息。
1917年夏天,在伯父的資助下,葉劍英啟程回國,正式奔赴昆明求學。
從此開始,一個年輕人離開家鄉,走上了革命軍事生涯的漫漫征程。
回國途中,在越南河內轉車之時,他發現鐵路邊有很多身著長袍馬褂的中國人暴屍野外,無人收殮。
這更讓葉劍英感到,只有國家強大,國民的生存也才更有保證。
遠離家鄉參加革命,此後的葉劍英,幾乎再無時間返回故鄉虎形村。
尤其在大革命失敗後,葉劍英和其他共產黨人一樣,在中央蘇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圍剿戰爭,並又在其後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徵。
此時的葉劍英,距離家鄉越來越遠,而他的母親,頭上的銀絲也越來越多。
1944年,身在延安的葉劍英,給母親寫了一封信。
然而他並不知道,當這封信輾轉到達家裡的時,卻是由弟弟在母親的靈堂上念出來的。
那時日軍的侵華雖然已是強弩之末,但在1944年夏天的時候還是侵犯了韶關,而彼時葉劍英的母親正值患病。
為了母親的安全,葉劍英的弟弟葉道英決定帶上母親和家眷返回老家梅縣。
他先是租了一輛卡車帶上家人離開韶關,而後一路輾轉抵達興寧,再由這裡乘船返回梅縣。
可就在返鄉的船上,73歲的母親病故。
兵荒馬亂,家人扶靈之老家開始為母親料理後事。直到此後,葉劍英才得知了母親病故去世的訊息。
悲痛的葉劍英寫下了“屍骨拋溝曾逆料,阿姆生我最艱難”的詩句。而後,他又蓄鬍三年,以寄託對母親的哀思。
如今,八十老翁又回鄉,自然要去父母的墳前祭拜。
由於時隔多年,墳墓看起來幾近簡陋,身邊的一些鄉親就建議,要不要修葺一下?
葉劍英聽了卻頻頻搖頭,就保持現在這樣就好。
斯人已逝,寄託哀思的情誼,或許抵得過其他任何一種形式。在此前的歷次回鄉之中,葉劍英每次都會到父母墳前祭拜。
沒有父母的悉心教誨,也就不會有他其後的一番成就。
回到故鄉的第三天,在視察東山中學的時候,葉劍英還看了一場中學女子足球隊的比賽。
看著年輕人充滿活力的身影,他或許也會想起當年的自己。
就在這一天,葉劍英還專門讓工作人員轉交給了房九妹一個信封。
裡面是一封信和一些錢物。葉劍英希望她收下這筆錢,並保重身體。
看著兒時的一切,回憶著與父母的過往,葉劍英對親人的感懷以及對家鄉的深愛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禁賦詩《回梅縣老家》一首:
八十三年一瞬馳,木窗燈盞憶兒痴。人生百歲半九十,萬丈霞光值暮時。
對故鄉充滿深情的眷戀,這是任何一個遊子都會有的心聲。
歲月滄桑,世事轉變,戎馬一生的葉劍英,同樣也忘不了兒時和少年時代的光景。
因為故鄉是他知識啟蒙的起點,也是他革命思想萌生的地方。正是因為有故鄉山水的滋養,才成就了葉劍英一生的輝煌和榮耀。
而到年老之時再次回到故鄉,望著那綿綿的長山與流水,歲月中既有回憶,也有新一代人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