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80年,葉劍英在家鄉

1980年5月13日,一位耄耋之年的遊子,再次回到了他日思夜盼的故鄉。

這位已經是83歲高齡的遊子,就是葉劍英元帥。

梅縣雁洋堡虎形村,葉劍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鄉親們得知他的歸來十分高興,準備好好招待這位家鄉人。

不過,還在廣州的時候,葉劍英就特意叮囑隨行人員以及前來迎接他的家鄉同志,回到家裡不要驚動群眾,不能迎來送往和送禮饋贈,也不要搞宴請會客的那一套。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80年,葉劍英在丙村中學

為此,回梅縣的時候,葉劍英讓大家從廣州的招待所自帶乾糧,為的就是不給家鄉的群眾增加負擔。

尤其回到梅縣吃的第一頓飯,當地的招待同志總覺得葉帥回家,飯菜得準備得像點樣子才行。

所以在準備飯菜的時候,還留意多做了幾道家鄉菜。而當吃飯之時,葉劍英發現飯菜超過了他此前刻意的叮囑,堅決要求把多餘的菜端走,之後才開始入座就餐。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離開故鄉幾十年,思鄉之情最有形的,當屬故鄉的飯菜。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80年,葉劍英在舊居

梅縣是客家人的傳統聚居地區,回鄉的遊子,自然要吃的就是家鄉菜和家鄉飯。

回到虎形村,他要招待村裡的親友吃一頓飯。

而飯菜就是典型的客家菜:梅菜燜豬腳、釀豆腐、炒番薯葉,還有一盆丸子湯。

飯菜極其普通,可與多年未見的親友們暢聊,那種暢快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有心的鄉親們可能會在吃飯間歇發現,與葉帥一併前來的身邊工作人員,連普通的三菜一湯的“待遇”都沒有,他們吃的是在來之前,自帶的乾糧。

作為共產黨人,老帥對自己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嚴格要求,不禁讓人心生感佩。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53年,葉劍英在東山書院

對自己要求嚴格,但是對家鄉和親人,葉劍英則始終惦記在心。

那還是3年前,葉帥從北京來到廣州,他十分想回家鄉看看。

當時,工作人員和廣東省委的同志,考慮到葉帥的身體不是太好,因此就建議他老人家暫緩回家,等身體好點了再回去。

所以,那次葉劍英回鄉的願望就未能實現。

於是,遊子對故鄉親朋的惦念,就用了另外的表達方式。

他刻意囑託工作人員買了兩大筐蘋果郵寄回了梅縣老家,叮囑工作人員尤其要送給家鄉的老師們。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葉劍英和梅縣地區幹部群眾

葉劍英悉心送蘋果給鄉親們,這份濃濃的情誼裡,包含了對故鄉親人和山水的惦念與記掛。

更為重要的是,葉劍英一直掛念家鄉的教育。

想當年,他也正是透過接受教育才走出了大山,並最終懷著革命情懷走向了全中國。

如今,要想讓家鄉的新一代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教育必是頭等大事。

所以,回鄉之後葉劍英行程的安排中,第二天就是到當年就讀的丙村中學參觀。

不過在回母校參觀之前,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葉劍英在故鄉

葉劍英這一年已經八十有三,一路車馬勞頓再加上回鄉後激動的心情,身體未免有些透支。因此第一天的一些接見活動都取消了。

就在那期間,一個老太太找了過來,說是要見見葉劍英。

他先是找到了警衛人員,工作人員瞭解到老太太79歲了,名叫房九妹,他的丈夫陳雨墉當年曾是葉劍英的部下。

那還是1924年的時候,葉劍英時任建國粵軍第二師新編團團長,陳雨墉是他的部下。

在1925年的香洲兵變中,陳雨墉被反動分子殺害。五十多年過去了,老太太想要見見葉劍英。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東山書院舊址

工作人員立刻把相關情況告訴了葉劍英,由於5月14日的上午要去學校參觀,和老太太見面的時間,就定在了當天晚上。

5月14日上午,葉劍英在一眾人的陪同和簇擁下,來到了當年的母校丙村中學。

師生歡騰,他站在學校門前的花壇處,久久駐足,很多往事不免一一湧上心頭。

葉家在虎形村沒有土地,剛剛記事,葉劍英就能經常看到父親葉鑽祥在自家的屋外練武健身。

這個身材健碩的男人為人耿直,日常主要靠捕魚和幫人殺豬過活。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青年時代的葉劍英

有時,他也出海南洋給人做“水客”。

梅縣地區有大量去南洋謀生的人,那個時候沒有專門的郵路,要跟家裡聯絡只能託人捎信捎物。

水客,就是專門幫這些外出謀生的人,捎帶錢物書信的人。

碰上不講信義之人,捎帶的錢物就可能會被水客私吞昧掉,而葉鑽祥極其講信義,所以漸漸很受人尊重。

葉劍英的母親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自打他記事起,母親就一直在家中操持,從未遠離過家鄉。

她先後生了四男四女,但最終活下來的只有葉劍英和一個弟弟以及兩個妹妹。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貧病交加的日子,在清末民初的大背景下很常見,但葉鑽祥還是省吃儉用,在葉劍英7歲的時候,把他送到了雁洋堡的一傢俬塾裡讀書。

勞碌了一輩子的老葉很清楚,要想改變命運,就必須要讓孩子讀書識字。

而葉劍英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盼,在私塾裡開蒙後,他的學業一直不錯。

那時候,由於外出南洋的人,也帶來了外面世界很多新的思潮。

尤其是出國求學的很多年輕學子,回到家鄉後都開始辦教育傳播新的思想,這一切,都給少年時代的葉劍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1歲那年,讀完了私塾,葉劍英又被父親送到了丙村的三堡學堂。

在這裡,具有進步思想的老師更多了,葉劍英開始接觸一些革命書籍,並且第一次知道了孫中山是誰。

辛亥革命爆發後,葉劍英以優異的成績從三堡學堂畢業。

68年過去了,1980年的時候,當年的三堡學堂,也變成了丙村中學。

葉劍英走走看看,不時能想起當年的很多情形。

少年時期,因為父親習武,再加上革命思潮的影響,葉劍英在三堡學堂讀書期間,也在一些老師的教授下開始練武。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丙村中學舊址

如今來到母校,他發現師生們還原了當年的一些陳列物品。

看著陳列的槍、棍、矛、鈀武器,再看看講臺和課桌,就自然而然給圍觀的師生,講起了六十多年前的上學經歷。

那時班上有30多個學生,到畢業的時候人就很少了。

教自己武功的,是一位叫林修明的老師,他教葉劍英他們大刀。

武功強身健體,也讓年輕的學子們,對革命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和憧憬。

當年,葉劍英從三堡學堂畢業後,考入了梅縣的務本中學。然而隨著軍閥的介入,學校被軍閥派來的校長把持,經常欺壓師生。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陳炯明

因此,葉劍英和很多師生選擇了離開。

他們來到了晚清著名學者黃遵憲講學的地方東山書院,另外建立起了東山中學。

1915年,第一屆東山中學學生畢業時,同學們讓葉劍英給《同學錄》作序,葉劍英提筆寫下了“成則周武三千,敗則田橫五百”的句子。

從那個時候起,這個年輕人的內心深處,就已逐漸萌生了遠大的報國之志。

在回到故鄉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15日的時候,葉劍英也特意去了當年的東山中學視察參觀。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而在5月14日白天的行程結束之後,按照此前的約定,葉劍英在當天晚上和房九妹老太太見面了。

兩個人見面時握手擁抱,說起當年的事情都淚眼婆娑。

那是1924年黃埔軍校建立之後,作為籌建人之一的葉劍英,很快又有了新的任務。

彼時,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議,決心擴建革命武裝。他讓廖仲愷在粵軍第二師建立獨立營,專門培養基層軍官。

於是,廖仲愷任命第二師參謀長葉劍英兼任獨立營營長,將營地設立在孫中山的故鄉香洲。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24年8月,葉劍英正式受命趕赴香洲,設立兵營,並且在周邊的陽江和電白地區,發動青年參軍。

很快,900多人的獨立營建立了起來,葉劍英親自主持日常的訓練。

同年的10月,在英帝國主義的支援下,廣州的商團軍發動了叛亂,葉劍英奉命趕回廣州,參加平定商團的戰鬥。

叛亂平定後,葉劍英進一步感到了革命軍隊的重要性。他於是向孫中山和廖仲愷建議,將獨立營擴編為新編團。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25年2月,陳炯明糾集軍隊攻打廣州,葉劍英奉命東征。

東征勝利後,同年3月,葉劍英擔任梅縣縣長。然而就在這期間,香洲地區的一些地主惡霸,煽動新編團裡的軍號長等反動軍人制造兵變。

就是在那次兵變中,參謀陳雨墉以及其他27名官兵被殺害。

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葉劍英就趕回了香洲,收殮了死難官兵的遺骸,並且懲辦了製造兵變的兇手。

他還寫下了“看攙槍滿地,剪除軍閥。革命功成階級滅,犧牲堂上悲白髮。更方期,孤育老能養,酬忠烈。”的《滿江紅·香洲烈士》詞。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葉劍英與周恩來等在重慶

正是這次兵變,讓葉劍英明白了,軍隊的重要性在於有一個主義和政黨的牢固統領,他也提出了“軍以黨化,黨以軍成”的理論。

如今,望著眼前滿頭銀髮的老人,當年的很多事情歷歷在目。而新中國之所以能建成。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指導,才最終取得了勝利。和當年革命遺孀房九妹的見面,讓葉劍英的內心思緒萬千。

參觀母校的同時,葉劍英還回到了舊居,瞻仰了父親和母親的遺像。

家裡的一切還是那麼熟悉,屋子裡和牆壁上的一些斑駁的痕跡,還如同當年一樣,但當年的人卻永遠不在了。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紅軍時期的葉劍英

1915年葉劍英從東山中學畢業後,就回到了家裡。父母開了一個雜貨鋪,他日常就幫忙照看。

不久,他又到新成立的新群小學教書。不過,母親能看出兒子在家裡苦悶的心思。

她知道兒子的心不在家裡,在外面廣闊的世界。

她沒有阻攔兒子,甚至還對兒子說,只要有機會就該到外面去讀書。

葉劍英先是打聽到上海的南洋中學在招收海外華僑子弟,接著三伯父葉宜桐從南洋給他回信,希望他能出洋謀生。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39年時期的葉劍英

於是在1916年,葉劍英來到了馬來亞怡堡。

不過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工作找得並不順利,就在他極為愁苦之時,他聽到了雲南講武學校招生的訊息。

1917年夏天,在伯父的資助下,葉劍英啟程回國,正式奔赴昆明求學。

從此開始,一個年輕人離開家鄉,走上了革命軍事生涯的漫漫征程。

回國途中,在越南河內轉車之時,他發現鐵路邊有很多身著長袍馬褂的中國人暴屍野外,無人收殮。

這更讓葉劍英感到,只有國家強大,國民的生存也才更有保證。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1949年,毛澤東與葉劍英在西苑機場

遠離家鄉參加革命,此後的葉劍英,幾乎再無時間返回故鄉虎形村。

尤其在大革命失敗後,葉劍英和其他共產黨人一樣,在中央蘇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圍剿戰爭,並又在其後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徵。

此時的葉劍英,距離家鄉越來越遠,而他的母親,頭上的銀絲也越來越多。

1944年,身在延安的葉劍英,給母親寫了一封信。

然而他並不知道,當這封信輾轉到達家裡的時,卻是由弟弟在母親的靈堂上念出來的。

那時日軍的侵華雖然已是強弩之末,但在1944年夏天的時候還是侵犯了韶關,而彼時葉劍英的母親正值患病。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為了母親的安全,葉劍英的弟弟葉道英決定帶上母親和家眷返回老家梅縣。

他先是租了一輛卡車帶上家人離開韶關,而後一路輾轉抵達興寧,再由這裡乘船返回梅縣。

可就在返鄉的船上,73歲的母親病故。

兵荒馬亂,家人扶靈之老家開始為母親料理後事。直到此後,葉劍英才得知了母親病故去世的訊息。

悲痛的葉劍英寫下了“屍骨拋溝曾逆料,阿姆生我最艱難”的詩句。而後,他又蓄鬍三年,以寄託對母親的哀思。

如今,八十老翁又回鄉,自然要去父母的墳前祭拜。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由於時隔多年,墳墓看起來幾近簡陋,身邊的一些鄉親就建議,要不要修葺一下?

葉劍英聽了卻頻頻搖頭,就保持現在這樣就好。

斯人已逝,寄託哀思的情誼,或許抵得過其他任何一種形式。在此前的歷次回鄉之中,葉劍英每次都會到父母墳前祭拜。

沒有父母的悉心教誨,也就不會有他其後的一番成就。

回到故鄉的第三天,在視察東山中學的時候,葉劍英還看了一場中學女子足球隊的比賽。

看著年輕人充滿活力的身影,他或許也會想起當年的自己。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葉劍英故居

就在這一天,葉劍英還專門讓工作人員轉交給了房九妹一個信封。

裡面是一封信和一些錢物。葉劍英希望她收下這筆錢,並保重身體。

看著兒時的一切,回憶著與父母的過往,葉劍英對親人的感懷以及對家鄉的深愛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禁賦詩《回梅縣老家》一首:

八十三年一瞬馳,木窗燈盞憶兒痴。人生百歲半九十,萬丈霞光值暮時。

葉劍英耄耋之年回故鄉,憶過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親簡陋墳墓


梅州劍英圖書館

對故鄉充滿深情的眷戀,這是任何一個遊子都會有的心聲。

歲月滄桑,世事轉變,戎馬一生的葉劍英,同樣也忘不了兒時和少年時代的光景。

因為故鄉是他知識啟蒙的起點,也是他革命思想萌生的地方。正是因為有故鄉山水的滋養,才成就了葉劍英一生的輝煌和榮耀。

而到年老之時再次回到故鄉,望著那綿綿的長山與流水,歲月中既有回憶,也有新一代人的起點。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04

相關文章

指數回至低位理應看多,個股迥異看能源新基建

指數回至低位理應看多,個股迥異看能源新基建
節前一週,市場出現連續急跌調整走勢,上證指數週跌幅2.41%,滬指最低見3569點,回踩5周均線後拉出長下影線,下方有34.89和55天均線攔截,3535-3555點區間是強支撐帶,創業板指周跌幅1. ...

普通人中秋回故鄉,航天人中秋飛太空

普通人中秋回故鄉,航天人中秋飛太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團圓節,在外漂泊的遊子紛紛收拾行囊,返回故鄉與家人團聚.而南海之濱,文昌航天發射場內的科技工作者們在這個中秋假期卻格外忙碌. 煤油加註系統指揮員何平在遠端控制室關注加 ...

1981年,王震第七次回家鄉,笑眯眯地問工作人員:你看我兇惡不?

1981年,王震第七次回家鄉,笑眯眯地問工作人員:你看我兇惡不?
王震 前言 1981年11月,王震回到家鄉,登上了楊梅嶺,舉目四望,只見四下裡花紅柳綠,枝頭碩果,老將軍的興致十分高.也就是心情好的時候,王震笑眯眯的問了身邊工作人員一句:"你看我兇惡不?& ...

陸游暮年憶唐琬,寫下兩首生僻詩,道盡成年人的離合悲歡

陸游暮年憶唐琬,寫下兩首生僻詩,道盡成年人的離合悲歡
自沈園一別之後,時間又過了三十餘載. 物換星移,陸游已是花甲之年. 屢次上疏諫言,歷經宦海浮沉. 出版<劍南詩稿>,陸游詩名日盛. 閒暇時,他便寄情山水,一杯酒,一本書,一片山河-- 以及 ...

59年毛主席回韶山,見父母墳墓年久失修長了雜草,毛主席小心清理

59年毛主席回韶山,見父母墳墓年久失修長了雜草,毛主席小心清理
前言 圖 | 晚年毛主席 晚年的毛主席時常想起自己的母親,他不止一次地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人嘛,要講究落葉歸根.我一直都很想韶山,很想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個非常善良的人,我永遠也不能忘記 ...

女性在中秋不能回孃家團圓?各種講究偏向婆家,寶媽不解:憑啥?

女性在中秋不能回孃家團圓?各種講究偏向婆家,寶媽不解:憑啥?
又是一年月圓時,八月十五的月象徵著團圓.美好,相比其他假日大家出去遊玩的情況,中秋節大家更喜歡聚在一起,哪怕只是簡單地吃一頓家常便飯. 可想要團聚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已婚人士經常因為討論到底該回誰家而爭 ...

濟南戰役,粟裕一心只想打援,看完毛主席覆電後,佩服其高瞻遠矚

濟南戰役,粟裕一心只想打援,看完毛主席覆電後,佩服其高瞻遠矚
在上期文章中,介紹了戰前的濟南城內,國民黨軍的基本情況,分析了王耀武所面臨的局勢. 這次我們再把視角轉回華野,看粟裕如何進行戰場佈局. 濟南戰役初步預想 在1948年7月,毛主席早就把目光盯在了濟南, ...

百年《故鄉》百年“路”

百年《故鄉》百年“路”
今年是魯迅誕辰140年,又是魯迅創作小說<故鄉>100年.9月24日至25日,在魯迅的故鄉紹興,在"2021東亞文化之都・中國紹興活動年"以及"東亞文化之都城 ...

《清史》被指責注水,3500萬字,如果你嫌棄,可看《紅樓夢》

《清史》被指責注水,3500萬字,如果你嫌棄,可看《紅樓夢》
醞釀了20年的<清史>即將問世,花費了十幾億元,卻飽受世人的爭議,被指責是注了水的<清史>. <清史>全書共92卷.被注水的原因,是現在會文言文的專家已經寥寥無幾, ...

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公司離休幹部劉鳳和:耄耋之年心不改 軍人本色志不渝
[高質量能源內容,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一張茶几,上面放著十幾枚獎章.多本榮譽證書和幾十份泛黃的舊報紙.靠近沙發的牆面上,掛著許多珍貴的老照片. 每一枚獎章,都承載著一名戰士的南征北戰.槍林彈雨和九 ...

“蘇錦屏,朕想看蘭花......”
他躺回床上,看著床頂,眼神有些渙散 ,自言自語般的開口 :"蘇錦屏,正想看蘭花 "昨日,他也說了想看蘭花 .蘇錦屏眼眶一熱 ,強忍著沒有哭出來 ,剛想開口 ,卻又聽到他空靈的聲音響 ...

朋友看故事(5)
封威伸出舌頭在芳池臉上舔了舔,芳池將臉挨著他的臉擦了擦. 客廳裡封妍又在叫:爸爸,你快點. 客廳裡傳來她姥姥的聲音:昨天晚上那麼晚還在鬧,早晨起不來,現在知道著急了. 封威小聲說:我走了,妍妍急了. ...

看祖國好風光:泗陽城市生態客廳

看祖國好風光:泗陽城市生態客廳
泗陽城市生態客廳也稱33.8°城市生態客廳(泗陽城南植物園),位於泗陽黃河故道南岸,以林.田.景觀資源為依託,將歷史文化印跡.古黃河風光帶.農業休閒觀光有機連線,規劃建設生態文化區.生態生活區.生態農 ...

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張群,在隨蔣介石去往臺灣後,結局如何?

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張群,在隨蔣介石去往臺灣後,結局如何?
作為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張群對蔣介石可謂是唯命是從,在工作上也是盡心盡職.他曾為蔣介石棄武從文,並甘願只為其出謀劃策,進行政治策動.而蔣介石也是十分賞識於他,以致於他赴臺之後,還能繼續發光發熱. 那麼, ...

七絕《辛丑年中秋節感懷》十二首 輝叔

七絕《辛丑年中秋節感懷》十二首 輝叔
(一) 玉露蟾光掩翠微, 金風吹落桂芳菲. 中秋已到鴻聲急, 月照人圓故里歸. (二) 中秋此夜月生圓, 桂氣芬芳瑞氣旋. 不改初心情永在, 山河萬里共嬋娟. (三) 皓月當空照九州, 嬋娟夜話說中秋 ...

王季範:68歲時被毛主席親邀進京為官,毛主席:沒有他,就沒有我

王季範:68歲時被毛主席親邀進京為官,毛主席:沒有他,就沒有我
王季範 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常常收到從家鄉寄來的信件.有他的同鄉張四維,有他的大舅哥楊開智等人.其中不乏學歷高,為新中國成立付出巨大犧牲的人.他們都或委婉或開門見山地請求毛主席讓他們進京求職,面對這 ...

1985年許世友遺體告別:上萬人參加,上千輛車排長龍,撼動南京城

1985年許世友遺體告別:上萬人參加,上千輛車排長龍,撼動南京城
普魯士王國時期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他被稱為"德國的建築師和領航員". 他說"個人既不能創造也無法控制時代,而只能因勢利導,憑藉著有限的經驗和才智,以 ...

孩子暑假怎樣合理規劃?這份“家長指南”請收好

孩子暑假怎樣合理規劃?這份“家長指南”請收好
伴隨著漫長暑假的到來,家長們也開始感到"迷茫"和"無奈"--不送往培訓班,如何讓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 親子騎行.體驗農村生活.親子閱讀--藉助暑假,家 ...

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曾力勸主席戒菸,因與江青不和離開主席

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曾力勸主席戒菸,因與江青不和離開主席
王鶴濱是留學蘇聯的醫學博士,憑藉著高超的臨床水平以及對國家的忠誠,被選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身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說自己的很多觀點都受毛主席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生活很樸素,不管是從吃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