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次一事
很多學習者到處去學習計劃和安排的方法,卻忽視了最基礎的東西。他們追求各種各樣的工具,筆記,清單以及漂亮的呈現方式。把事情排來排去,卻不能很好的把事情做完。
時間管理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方法要優先服務於這個目標。所以你必須訓練自己的專注力,訓練自己能麻利地做事。
有些時候一件事,我們幹著幹著就幹別的去了,回過神來,甚至忘了自己剛才在做什麼,還有些時候做事的過程中,一會兒鼓搗鼓搗這個,一會兒玩弄亂弄那個,就是沒法一鼓作氣把事情幹完,這些都是分心導致的。
要想高效做事,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從開始做到完成,努力保持專注。
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引導大腦聚焦,一個很好的方法是把接下來要開始做的事情寫下來,張貼出來,不斷提醒自己現在在幹什麼。用這種方式訓練自己的大腦,每次專注於一件事。
2,兩種計時器。
對於時間的感知,可以促使我們更加專注。
在開始做事的時候,啟動正計時器,開始計時,這同時也是一個儀式告訴自己。現在要專注的做一件事了,在完成事情的時候,填表,看看自己用了多久,也有助於反思,接下來怎麼改進。
在‘番茄工作法’中推薦的工作時間是25分鐘,休息五分鐘,然後繼續工作25分鐘,如此迴圈往復。但其實‘番茄工作法’中也提到了,不存在最佳的工作時長,每個人每時每刻能夠專注的時長是不一樣的。做的很投入時,生生停下來,反倒不好。
根據各種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人類能夠專注的時間的確有限。以‘分鐘’為單位比較合適,30分鐘之內最佳,最長也儘量不要超過60分鐘。讓自己需要專注的時間短一點,每天專注的次數多一些,少量多次,這就是我所提倡的‘碎片化專注’
3,三思而後行。
第一思,確定下一步行動。
比如我30分鐘,看多少頁書?
第二思,明確行動的結果。
結果就是我必須全部要記住,還是呢我看一遍有印象。
第三思,列出行動的步驟。
幾點開始看?看的時候,不要去做別的東西。
對於簡單的事情,比如把一頭大象放在冰箱裡,這個思考過程對你來說是自然發生的,對於挑戰性高,複雜的事情,你需要刻意練習以上三個思考步驟。
4,四下無人,五官清淨。
思考完了,接下來想高效做事,你得拿出個樣子來移除掉所有可能讓你煩心的東西。
周遭環境對人做事是很有影響的,如果你邊幹活邊要應付各路找你說話的人,那活確實很難幹好,理想的狀態下,要想專注工作。找沒人打擾的時間和場地最靠譜。
但其實相比別人的打擾,分心更多的是來自於我們自己。
有些人甚至不聽歌就沒法專注工作,他們的大腦已經被訓練的必須在高喚醒水平才能認真做事,專注的門檻大大提高。這就像人們讀微博,短文章讀多了,就無法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刷抖音刷多了,甚至沒辦法完整欣賞一部電影。大腦的專注力是你日常訓練的結果,只有遮蔽刺激踏下心來做事 才可能不斷的提高他。
5,眾目睽睽。
最後一招高效做事的方法就是找人監督你,聽上去像是可遇不可求的單,同樣有操作的空間。
你先想想一下,假如你的老闆,老師,爸爸等等,就在你背後站著,站著,盯著你做事兒,你什麼感覺很不自在,對不對?但是的確會提高效率,這在心理學裡面叫‘霍桑效應’,是指人們在受到額外的關注之後,努力和效率的上升。
6,管理有成本,實踐需簡化。
怎麼樣?基礎就這五招,不難吧?
當然任何的管理方法都是有額外成本的,就這五條珍惜,讓你做每件事的時候,整一遍也的確不容易。
出自《把24小時裝進你的錢包裡》
這個方法確實講得很好,如果你執行了21天,把它形成了習慣。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效率。
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好容易休息了一天。你想幹點自己想做的事情。結果你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擦桌子,一會兒吃零食,一會兒……不知不覺,一天就結束,到了晚上,你躺在床上一想你今天想做的事並沒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