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種甲蟲,學名叫羌螂,俗名叫屎殼螂,洛寧方言叫屎旁歐。
洛寧人常把甲殼類動物叫牛,如糧食生的麥牛,豆牛,樹木生的天牛,還有在地上揹著硬殼爬行的毛毛牛(蝸牛)。因為屎殼螂經常活動在屎堆旁,所以人們把它叫屎旁歐。
多數甲蟲危害樹木、糧食、蔬菜,是害蟲。屎殼螂吃屎,能幫人們淨化環境,是大自然中的義務清道夫,對人類還是有益的。
童謠中“一個老漢兒黑明光,倒推小車賣生薑,我說這話你不信,掐點生薑你嚐嚐”。說的就是屎殼螂滾屎蛋蛋,這是屎殼螂的生活習性。
屎殼螂為啥滾糞球,有一種說法是:公屎殼螂為了表現自己勤勞,以此來吸引伴侶,母屎殼螂則是為了生兒育女,它會把卵產在糞球裡,卵在糞球裡孵化生長,糞球為幼蟲提供食物。其實,屎殼螂滾糞球是為自已儲存食物而養成的生活習慣,是天性,也是本能。
兒童時代,大人們常燒屎殼螂讓孩子們吃,說是吃屎殼螂肉能去積消食,強胃健體。不知屎殼螂是否有藥效,可屎殼螂燒熟後胸脯內的幾絲肉,吃著的確很香,人人愛吃。於是整個春夏季節,小孩子們三三兩兩到處尋找屎殼螂。
農村的牛糞場,家庭的茅廁是屎殼螂生活的場所,這些地方又髒又臭,可屎殼螂專門逐臭,在這些地方打洞存食。盛夏更是臭氣沖天,可孩子們卻不怕髒不嫌臭,結夥搭伴拿上小鏟,提上小水筒,去尋找屎殼螂洞,或挖或灌,去逮屎殼螂。
灌屎殼螂很有趣,把水灌進洞後,伏下身子,眼睛緊盯洞口,注目觀看水是否有動靜。口中還唱著“官官,娘娘,你娃子掉到後院井唵,叫你撈,你不撈,一會都淹死唵。”邊唱邊等待,看到水有了動靜,屎殼螂從洞內鑽出,孩子們就歡呼雀躍,連忙把屎殼螂抓起,是“官”就放進容器內,準備回家享用,是“娘”就放生。每人抓得多少全不在乎,只是從逮屎殼螂的過程中,人人都得到了快樂和享受。
作者簡介:張便玲,女,1949年臘月生。網名迎春花,洛寧縣城郊鄉在禮村人,中教一級教師,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