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門頭溝的大山深處有一個靈嶽寺,很不錯。
於是驅車100公里,盤旋行駛往門頭溝齋堂鎮北部五公里的白鐵山上。
但見,煙林寒樹,疏木枯槎,冬霽嵐起,深山蕭寺。
靈嶽寺,北京現存唯一一處格局完整的唐代木結構古建築。
靈嶽寺,創建於唐貞觀年間,遼代時重建,稱“白帖山院”,金代改稱“靈嶽寺”。元代倡導佛教,救修梵剎僧侶免除徭役。元憲宗八年(1258)皇帝下旨,將有爭議的廟產賜予靈嶽寺僧人,數十年間日修月葺,到元至元三十年(1293)靈嶽寺終成巨剎,“歸依有殿,齋會有堂,造膳有廚,儲積有庫,主有丈室,八十四龕佛像,燦然金碧”。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雍正十一年(1733)分別重修。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閉,只能順牆西去。望院內青磚筒瓦,油松孤立。
院外,幾隻大鵝,相叫甚歡。
先有靈嶽寺,後有齋堂村。
唐起,靈嶽寺香客雲集,僧人在山下設粥場施粥,進香者在此食宿,演變成齋堂;齋堂南邊的馬欄村,係為靈嶽寺養馬而得名;東南邊的火村,則是為香客提供伙食而得名。一座山寺成就了三個古村落。
北方的冬天,"寒泉日落樹交加,停棹閒看繞樹鴉”。
現在的古剎四周,新建的山地民舍,錯落有致,鱗次櫛比。
荒寒之境,蕭疏之樹。
孤井石槽,寂寥清曠。
巨石高映,迥出天機。
古木隱隱山徑回,不嫌寂寞無人來。
嚯,俯瞰靈嶽寺!
門前有古槐,然後是山門,兩座殿宇,後面還有殿宇遺址,西側為配殿,東側為廂房。
前殿,天王殿,懸山式建築。殿後,古松斜倚。
後殿,釋迦佛殿,單簷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築,中國古建築形制中的最高等級。
惜哉!惜哉!不得入門。
從網上下載幾張圖片,權當看過了古寺。
走進靈嶽寺,看什麼?
看釋迦佛殿的牆面上的“洞”!牆內洞裡充填的是唐代繩紋磚、遼代溝紋磚等原始構件。文物區域性門加固修繕時,採用了“原真”法,均使用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儘量多地保留原構件,完全不能再用的部件,也都原狀記錄。因此,這些唐磚遼磚原樣存放在牆內。
看什麼?
看元代前的木構件。“叉手”是大殿樑架上方脊檁兩側的斜杆,用來加固正脊與樑架之間的聯絡,因其形狀猶如侍者叉手而立故稱“叉手”。唐以前及唐只使用叉手,宋代到元代之間蜀柱和叉手並用,元代使用叉手或託腳比較普遍,明清後叉手和託腳被取代。
看什麼?
看兩座大殿木構件上的雕刻紋飾。天王殿正脊上雕有蔓草紋飾,簷椽、橫樑上飾有旋子彩繪。釋迦佛殿內簷柱上的斗拱亦繪有旋子彩繪,殿內山牆內側有彩繪的佛像壁畫。
看什麼?
“從簡去華”的建築思想核心。兩座大殿內的樑柱工藝質量粗糙,線條輪廓比較僵直,沒有卷殺一類的藝術加工,但是古樸凝重,簡潔實用。
看什麼?
佛呢?釋迦佛殿內,原供奉一佛二菩薩,像高4米,柳木雕刻,在1954年被拆毀。院內尚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靈嶽寺記》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靈嶽禪林碑記》。
天王殿內正脊上清雍正十一年維修後留下的文字(圖片來源於網路)
古人贊靈嶽寺:
環寺長松蔽日,拔山喬木參空,壯氣象之光輝,盡峰巒之雄美,真梵王之宅。
白鐵山下,齋堂川上,層巒疊嶂,氣氛蒼莽。令人胸中盪滌汙垢,超然自遠!
白鐵山下、齋堂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