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統治者,皇帝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手掌握江山大權,獨斷乾坤,決定著整個王朝的命運。
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最接近我們的一個朝代,清朝共歷經十二帝,統治歷經268年,入關之前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位皇帝,入關後的十位皇帝分別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儀。
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皇帝的樣子,身著黃色的龍袍,十分的尊貴,可以號令天下,擁有著天下數之不盡的財富,還有後宮佳麗三千人,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想做一天皇帝,難道做皇帝真的就著那麼容易嗎?
今天跟著我的腳步,讓你體驗清朝皇帝的一天完整全記錄。
早上5點
天一亮,紫禁城北門神武門的鼓聲敲響了,在養心殿後寢宮門外,幾個太監和宮女等候著,只要屋裡有了動靜,預示著皇帝要起床了,當班的太監宮女就都得打起精神,準備進屋服侍皇上起床。
在皇宮裡有個大忌,那就是在皇帝沒有醒來之前,如果起床的時辰未到,任何人不得敲門,以免驚了龍體。
萬一時辰已過,皇帝沒有按時醒來,睡過頭了,也不得敲門叫皇上起床,一般都是由皇上的貼身太監,在門外咳嗽幾聲,提醒皇上起床。
進屋後,一名侍女給皇帝疊好被子,另一名侍女用銀盆端了熱水伺候皇上淨臉,然後梳頭、編辮、剃鬚,等梳洗結束,皇上御用貼身太監頭頂著黃雲龍緞面的包袱進來,給皇帝請安,然後由侍女給皇上穿上龍袍。
等皇帝穿戴好以後,會喝一碗銀耳羹或者冰糖燕窩作為早點餐,一般都是以養身的湯為主,這個湯有點講究了,御膳房的廚子把食材準備好以後,只要皇帝一起床,就開始下鍋熬製了,等皇帝穿戴好的那一刻,這個養生湯必須是溫度正好,不能太燙不能太涼,因為皇帝馬上要去給太后請安了,所有等不得片刻,如果湯太燙,把皇帝的嘴燙著了,或者湯冷了,皇帝喝了拉肚子,這都是有殺頭之罪的。
與此同時,坤寧宮的朝祭也開始了,一般皇后是主祭人,皇帝偶爾也可能親臨朝祭,主廚太監已備好兩口活豬,朝祭用的神豬必須通體全黑,膘肥肉厚。早晚兩次朝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等皇帝用完早點餐,就走出養心殿,走進慈寧宮給太后請安。這個請安可不像清宮電視劇裡那樣,太后會和皇帝面帶笑容的說一些家常話。在大清宮內,請安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作為太后都需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
皇帝見到太后需要行“虛禮”,就是辮子甩到背後,做出單膝下跪的樣子,把右手放到地上撐住,但膝蓋卻不著地,這樣跪一下就行了。一般皇帝會說,兒臣給母后請安 ,太后微抬了抬手,慈愛地看著皇上,說皇兒請起。這就是一般的請安流程。
一般皇上給太后請安後,都會去御花園簡單的散一會步。
早上6點
這個時候皇上該用早膳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早餐。
此刻的御膳房內早已忙碌了幾個時辰。
御膳房是皇宮最機密的地方,它關係著皇帝的安危,不得出現任何的差錯。清朝皇帝每天只吃兩頓正餐,稱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點至八點半之間進行,晚膳在十二點至下午三點進行。兩頓正餐之後,各加一頓小吃,時間不固定,如果皇帝臨時想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上。
皇上的御用廚役一般有370人左右,爐灶有100餘口,每個爐灶都有編號,而且每個爐灶只做一個菜,每個爐灶配備三人,分別是主廚掌勺、配菜、打雜各一人,這樣可以保證上百種菜餚同時開爐做菜,做好後能在第一時間讓皇上品嚐,這樣的安排使御膳上每一道菜的每個環節,幾乎都可以清晰地責任到每個人,無論是賞還是罰,都可以追查。
皇帝每日用飯菜品名,都由御膳房詳細記錄,由內務府大臣劃定,每月做成一冊,稱“膳底檔”。
“膳底檔”中,記錄了所有菜品的食材和製作方法,而且有每日的用膳的所有記錄,但是唯獨有一個記錄是絕對不能寫進去的。
那就是皇帝的口味喜好,這是是宮中的大忌,絕不能問,更不能寫。御膳上百種菜餚擺開,更多是為了安全考慮,讓人即便從日積月累的資料中,也難以分析出皇帝皇后的飲食偏好,防止有心人士作祟。
等御膳房做好了菜餚,就等著傳膳。皇帝在哪,御膳就在哪兒傳。早膳的地方一般就在寢宮。
用膳時,膳桌東西兩邊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間南門,東西兩邊是給皇帝留用的,因為皇帝要坐東朝西用膳。膳房太監負責擺好膳桌,鋪上桌單,開膳時間一到,侍衛便通知御膳房將膳食送上,這叫“傳膳”。
然後,太監們便手捧紅色漆盒排著隊進來,將各種菜餚、飯點、湯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規定位置擺放好,無關人員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監。
這時,等到御膳上齊,皇帝才入座,四名太監垂手立於皇帝身後,一名年長的侍膳太監則站在一旁,負責給皇帝佈菜。膳桌一般用三張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間一張桌子供皇帝進膳用,主要擺放幾隻時令鮮菜和水果等。在膳桌旁邊還另外有一個桌子,以備皇帝賞賜,皇帝覺得哪道菜特別可口,說聲“賞”,這道菜便會被放到這張桌子上,做這道菜的三個廚子也會得到重賞。
待膳太監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塊試毒牌,檢視變色不變色,以檢驗飯菜是否有毒,試毒牌是一種銀製的半寸寬、三寸長的小牌子,如果飯菜中含毒,銀牌就會變色,如果哪道菜的銀牌變色,就會追究做這道菜的廚師的責任,一般都是死罪。
用試毒牌檢驗過之後,太監再親口將每道菜嘗一口,這就是傳說中的“嘗膳”。驗證無誤後,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監將自己喜歡吃的菜點盛至碗中,開始享用。
侍膳的太監盯準了皇帝眼色,皇上看哪一道菜,就趕緊挪到皇上跟前,再用羹匙舀到皇上面前的菜碟裡。要是皇帝說不錯,就再舀一次,然後立刻撤菜,絕不能舀第三次。無論哪道菜,即使它再美味,皇帝都不能連吃三口,萬一皇上對其中一個菜連吃三口,那四個太監中為首的一個就會叫一聲:“撤”,其餘太監便將這個菜撤下去,而且以後不會再見到這個菜了。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家規,這是清室家法,要皇帝小心謹慎,不可貪食,免遭毒害。
因為皇帝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是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的,一來怕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謀害皇帝;二來也是不想傳出宮後有人假借御膳之名,招搖撞騙。總之,皇帝的用膳就是讓所有人捉摸不透的,不能讓人輕易掌握規律。
清宮《膳底檔》是專門記錄皇帝進膳情況的內廷資料,事無鉅細,一點不漏均記錄在案,但是皇帝愛吃什麼菜則是萬萬不能記錄上檔的,皇帝也絕不會說自己喜歡吃什麼,或者今天想吃什麼。侍膳的太監及宮內人員更不許隨便談論,這可是宮內的一大忌諱,隨意談論或洩露皇帝用膳情況的人,輕者杖責,重者砍頭。
上午7點—9點
皇上用過早膳後,就會駕臨乾清宮,開始御門聽政。這是康熙皇上每天的例行公務,處理國家大事,一般稱為早朝。
每個皇帝每天的上朝時間都不同,大多數都在早上7點到9點之間,清朝的帝王上朝都比較早,在大清朝當官就別想睡懶覺,這可是在大清律法中有明文規定的,官員大臣在四更天就得起床洗漱動身,五更天之前必須要趕到金鑾殿等候,等著朝見皇帝。
五更天就相當於現在清晨的5點到7點,在清朝的早朝時間就是這樣的,都要五更上朝,其實早朝制度也不是絕對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親政和勤勉。
大臣去上早朝的路上,武官必須騎馬,文官必須坐轎。在大清朝,很多官員為了能夠按時上朝,通常半夜就得起床準備上朝,因為他們只能早不能遲,否則就要受到很嚴重的懲罰,甚至人頭不保。由於很早就要起來趕路,很多大臣都沒有吃早飯,口裡會含著一片人參充飢。
一路上,官員都在背誦奏章報告,以免上朝時捱罵。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是,在上朝的時候,能夠脫稿向皇上稟告國家大事,畢竟在皇帝面前可沒有機會照本宣科讀報告的機會。
大臣們到了紫禁城外,還不能立刻進宮,他們要在東華門候著。到了東華門的“下馬碑”,不管您多大的官,多大的派頭,都得下馬,下轎,步行,這是規矩。時辰一到,等午門的鼓聲響了,守候已久的大臣們依次進入午門,穿過太和門,穿過太和殿廣場,這時候相當於凌晨五點多,日頭沒有出來,天還未亮。
按照規矩,除了當天需要提前送達各式公文和報告的官員以外,其他大臣從東華門到隆宗門是不準點燈的。據說,這是出於宮中防火的考慮。
到了太和殿,大臣們就這樣一直候著,直到有一個太監用力鳴鞭三下,這是提示大臣,皇帝即將駕到,必須保持肅靜了。皇帝駕到,朝會開始,除了個別地位極高的親王重臣,其他官員基本是在大殿之外候著,並非如影視劇中常出現的那樣,所有大臣們一起擠在大殿裡面。
等皇上駕到,所有文武百官都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等到行禮結束,在上朝的時候,所有的官員大臣的一舉一動都有著嚴格的要求,絕對不可以隨心所欲的交頭接耳,甚至連咳嗽都不行,如果大臣們有內急,那也得必須憋著,不論自己的身體有多不舒服,都得忍著,等到朝會結束後再自行解決。如有出格的行為,就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連性命都搭了進去。
接下來就是大臣啟稟奏章,和皇帝討論國家大事和江山社稷。
上午9點—11點
到了9點,早朝結束。皇帝下朝了。但下朝不是下班了。皇帝還要繼續辦公,這個時間是皇帝批閱奏摺、辦理公務的時間,有時候還會召見大臣。
這時候,皇帝會返回乾清宮,脫下朝服,換了常服,開始批閱奏摺。一般由皇帝貼身太監親自動手拆開奏摺,然後皇帝用紅筆批改奏摺,很多要辦理的奏摺都是由六部彙總到內閣,然後再由內閣提交給皇帝。
奏摺所報事務,如果皇帝自己一時不能定奪,會在次日早朝,和文武百官商議,一方面垂詢相關部院官員獲得更具體資訊,一方面同朝中大臣一起討論處理。
批完奏摺,清朝皇帝還會召見一些重要大臣討論政務要事,有時候皇帝也會在這個時間,進行朝中的人事任免。
清朝規定四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員的任用、提拔、調動和處分,都由皇帝親見,對官員做面對面的考察。皇帝引見時一面閱讀這些人事資料,一面交談,形成判斷,做出決定。
中午11點-12點
在這個時間段,是皇帝的學習時間,皇帝可以自由選擇,是做功課還是自己看書,這要看皇帝的心情而定。
1、做功課學習。作為國家大事的決策者,需要每日學習功課,皇帝有十幾位老師,每天輪流為皇帝上課,學習四書五經、史記、漢書詩賦等。
2、自己看書,一般皇帝都會看《聖訓》,時刻謹記著皇帝應該清正廉明而不做昏君。聖訓裡面都是記錄著前朝皇上的經驗,當朝皇帝透過閱讀《聖訓》學習和最佳化先皇的治國方法。
中午12點—下午3點
這個時間段是皇帝午休、晚膳的時間。
皇帝在用過早膳之後,有兩小時的早朝、兩小時的批改奏摺、一小時的學習,皇帝已經有所疲憊了,這時候要進行午休,這個午休時間看皇帝的疲憊程度而定,一般都是1到2個小時不等。
等午休後,也就是2點左右,皇上該進晚膳了,你沒聽錯,就是晚膳。我們知道,中國自宋朝以後,已經實行一日三餐制。可清朝一直保留著一日兩餐制,每天只吃兩頓飯,皇帝也不例外。
一般晚膳的標準和早膳是一樣的,但是有的帝王卻更加重視晚膳,各種佳餚會更加豐盛,最多的時候會有120種菜餚。而皇帝用膳的時候,一般不會有妃嬪陪同,這點跟電視劇演的很不一樣,大家千萬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
因為清朝用膳規矩太嚴,妃嬪伺候皇帝用膳有一套很複雜的禮儀規矩要遵循,因為怕麻煩,所以皇帝都是一個人吃飯的。為什麼皇帝經常會說“孤家寡人”,就是源於每次吃飯都是單獨一個桌子一個人。只有在家宴或者是重大節日的時候才會一起用膳。
晚膳的流程和規矩,都和早膳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菜品了。
下午3點—6點
吃過晚膳後,如果還有上午沒有批閱完的奏摺,或者還有一些重要接見的人,皇上還是要繼續進行政務工作的,如果政務都已經處理完畢的話,那現在就是皇帝本人的休閒時間了,皇帝就可以放輕鬆了,可以進行適當的娛樂休閒活動。
當然,在深宮大院,皇帝們能夠選擇的娛樂休閒活動也不多,充其量就是看看大戲,偶爾組織一個比賽活動,讓太監和宮女們參加,以此來取悅皇上,但是更多是到御花園裡觀賞花鳥魚蟲,或者去看收藏的書畫,可以說是非常有情調了。
通常皇上在進行娛樂休閒的時候,都會要求愛妃來陪侍,有時候也會陪著皇子看書、繪畫、作詩或娛樂玩耍。
下午6點—8點
到了晚上6點左右,皇帝如果感到餓了,可以吩咐御膳房準備一頓點心。這些點心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只要皇帝一聲“傳膳”,御膳房太監在幾分鐘內便會將點心擺滿膳桌。
吃完點心,一般在7點左右,皇帝要進行祭拜神靈活動。祭拜神靈的規定,是順治皇帝制定的。為了方便皇帝在夜晚祭拜神靈,清廷在紫禁城裡設立了40多座祭拜神靈的場所,分佈於各處,避免皇上在皇宮內來回奔波。
接下來的時間,皇帝也可以自由自配自己的時間,有的皇帝會進行誦唸佛經,有的有比較勤奮的皇帝,還要在就寢前批閱地方上的奏摺,因為上午批閱的奏摺都是國家大事,還有很多地方上的奏摺,這種一般都是關於地方老百姓的事。
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從來不要別人代筆批閱奏摺,所以他們往往批閱奏摺到深夜。雍正皇帝最愛批閱奏摺,每篇奏摺都要認真批示、回覆,包括一些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垃圾奏摺”。有時候批閱的文字洋洋灑灑一大篇,甚至超過了奏摺本身。遇到大臣在奏摺裡寫了錯別字,雍正皇帝還一本正經地修改過來。據統計,雍正皇帝在位12年,批閱奏摺5萬餘件,每天要寫1萬多字,還是很辛苦的。
晚上8點鐘以後
這是皇帝就寢的時間。
1、翻牌
清朝皇帝就寢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翻牌子。“翻牌子”的時候,總管太監便跪捧著銀盤,裡面整齊地排列著綠頭木牌,綠頭牌是一塊木牌做成的,頂端刷上綠漆,牌面上寫著妃子的年齡、旗籍和封號等資訊。皇帝翻看著綠頭牌,腦海裡就根據這一個個綠頭牌,想著這些嬪妃的模樣,最後決定選擇誰就把代表那個嬪妃的綠頭牌翻過來。
隨身太監記下皇帝翻得誰的牌子,下去之後就會通知那位嬪妃,傳告該妃嬪:“恭喜主子,賀喜主子,今晚萬歲爺翻了您的牌子。”然後這位妃嬪就要做好沐浴準備。
這就是“翻牌子”的整個過程。
不管皇帝今天有沒有興致,敬事房的太監都要按時按點的端上寫有各宮妃嬪名字的綠頭牌。如果皇帝有興致,就翻牌子,沒興致就說一句“去”,意思就是今晚無人侍寢,皇帝要早早休息了。
2、侍寢
臨幸嬪妃的地點清宮戲裡有時會說皇帝臨幸誰就到誰的寢宮裡去,其實這也是不可能的事。首先,皇帝是九五之尊,一般不會親自駕臨后妃的寢宮,其次,為了安全的考慮,因為后妃們居住的東西六宮比較分散,皇帝在夜裡跑來跑去,安全問題是個大問題。所以,皇帝臨幸妃子都是在皇帝的寢宮裡。
就算是妃嬪侍寢,也不能整夜都能和皇帝一起,侍寢後只能在寢宮旁的圍房裡睡覺。在皇帝真正睡著之後,只有貼身太監能留在皇帝身邊,其他任何人是絕對不允許的。
3、懷孕
除了為皇帝侍寢外,后妃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生兒育女,她們能夠誕育“龍種”,不僅對皇室來說是關係到江山社稷的大事。而且這對於妃嬪本人來說也是大有好處的,有了孩子,不但可以提高位分,對自己的後半生也是一個強有力的保障,“母憑子貴”就是這樣流傳來的。
清朝皇帝后宮有佳麗三千,皇帝想寵信都寵不過來,妃子從被選進宮的那天起就希望被皇帝寵幸一次,因為有可能寵幸一次就能飛黃騰達。甚至有的妃子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一面,直到老去打入冷宮。
清代后妃若懷孕,須得皇帝同意,不是你想懷就可以懷的。妃子被寵信後,總管太監隨後進來問皇上:“留不留?”皇帝說留,那就留,若說不留,總管就出來,找準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這是清朝的避孕方式。如果避孕不成功,就需要用到御醫了。
4、記錄
清代皇帝寵幸過的嬪妃,一樣要記錄的。
總管太監隨身有個小本子,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寵幸了某妃子,都得記載詳細,進行存檔,其重視程度比皇帝用膳的《膳底檔》,還要詳細。
對於清朝皇帝而言,後宮生活是絕對隱私的,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而是關乎著整個國家,皇室正統血脈能否延續的問題。
一旦嬪妃懷了“龍種”,將來還要核對小本子的記錄,核對日期,以防不測,最大程度保證純正的皇室血脈。
最後,直到皇帝就寢之後,皇宮內恢復了平靜。
這就是清朝皇帝完整的一天,作為皇帝,每天都是都這樣的作息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為皇帝,雖然享受了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當你瞭解了皇帝的日常安排,真的是不容易,皇帝的責任太大了,整日憂國憂民,而且還擔負著整個江山的安危,有的人說當皇帝是最危險的職業,無論做的好壞,都無法逃脫被戲說的命運。
但是,大家想過一個問題嗎?如果自己穿越到過去,成為一位皇帝,按照皇帝的作息時間來做一天皇帝,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