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步槍,打得敵人兩眼淚汪汪。”這句話足以看出建國前期我軍軍備物資的落後和匱乏,同時也能體現出我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之英勇。
解放前我軍作戰
當時的中國,久處於封建帝制和西方列強的壓迫,受制於原始的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工業革命水平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因此,我軍在軍備武器製造方面也完全依賴於進口,落後就要捱打,有限的物質資料和生產力水平迫使近代中國不得不屈服於西方列強和帝國主義的淫威之下。
舊時代的中國人民
不過,即便是作戰條件再艱苦苛刻,軍備物資再落後貧窮,我們中華兒女也不會甘心做刀上魚肉任人宰割。面對西方列強對於中華土地的侵略,對於黎民百姓的殘害屠殺,無數戰士為保家衛國始終衝鋒在戰場前線,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以身殉國,用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才換來如今的和平與安寧。
英勇衝鋒的解放軍戰士
好不容易新中國成立,中國又和美國展開了系列鬥爭。那麼,你知道這一階段敵我軍備火力差距究竟有多大?據瞭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動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武器,飛機、坦克、大炮、全自動步槍和衝鋒槍,應有盡有,一應俱全,火力十足。
而志願軍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則要比美軍落後得多。在眾多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的軍隊中,志願軍50軍,三萬多人則裝備著一千多挺機槍,這就使得很多人都在疑惑,50軍到底是什麼水平呢?
我軍解放前軍備發展史
這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那戰火紛飛的近代動亂時期,我軍軍備究竟是如何發展的。
紅軍長征
解放前,我軍的武裝力量初步形成,在紅軍長征期間,只有三百多挺重機槍和三百多挺輕機槍,重型武器更是少之又少的奢侈品。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我軍在戰場上得以繳獲大量日本軍隊的先進武器,使得我軍原本的裝備數量和裝備質量都得到大幅提升;但同時,由於我軍人數規模也在逐步擴張,所以軍備武器仍然供不應求,一個營只能勉強配上三挺左右的重機槍,火力遠遠不夠。
解放戰爭
直到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在美國資助下獲得了一批先進的美軍裝備武器。但是在戰場上,由於國民黨不得民心,內部作戰意志混亂,因此很快就不敵我軍。我軍透過對國民黨軍隊的繳械,獲得了不少的重型武器裝備,加上在之前戰爭之中收繳累積的各項武器裝備,火力和軍備實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我軍裝備武器
等到解放前夕,我軍已經擁有將近三十多萬挺槍,戰備庫終於充裕起來,甚至一些主力部隊可以配上九挺左右的機關槍,這使得我軍的作戰能力和火力都得到極大的提高,同時也使得我國在抗美援朝前期作戰過程中不至於太捉襟見肘。
總的來說,在解放前,我軍的軍備物資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在戰爭之中對敵方物資的繳獲。雖然在動亂環境之下我們不具備足夠完善的自主研發軍事武器的條件,但是繳械這個辦法,確實也為我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繳械
抗美援朝“聯合國軍”實力水平
解放後,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妄圖將朝鮮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控制在美國的東亞勢力範圍之內,其中更想在第一時間遏制中國的發展。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受百拳來”,為了粉碎美國的陰謀,中國決定展開“抗美援朝”作戰。
跨過鴨綠江
在當時的聯合國軍陣營裡,美國作為與同期蘇聯分庭抗禮、互相制衡的“超級大國”,擁有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武器裝備。不僅如此,美國還將朝鮮戰場視為自家的“軍備演習場”,既輪番上演各類新型裝備武器,其彈藥火力投入也十分不計成本,創造了著名的“範弗裡特彈藥量”,以“超級火力”投入到朝鮮戰場當中,一副勢在必得的自信模樣。
美軍火力
但當時的美國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美國在朝鮮戰爭之中投入了總共約一千二百多架的戰鬥機、轟炸機、戰鬥轟炸機,以及運輸、救護、指揮等工具機。
而地面部隊則編有平均每師共計九百多門的大炮(迫擊炮、高射炮、火箭筒應有盡有),一百四十餘輛坦克,光是一個師共有各種車輛約三千八百餘輛。不僅如此,美軍一個師還裝備各類無線通訊機和有線電話機共兩千多部。
聯合國軍
除此之外,美軍還有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登陸艦、掃雷艦等各種艦艇約三百餘艘。可謂是海陸空三軍樣樣齊全,全方面多維度地進行“跨維打擊”。
在美國如此兇殘的猛烈攻勢下,我軍軍備又是什麼水平呢?
中國志願軍
抗美援朝志願軍軍備水平
建國初期的我軍,還沒來得及進行獨立研究軍備武器,就又被迫投入到下一場戰役之中,只能依靠著先前繳獲的戰鬥軍備和來自蘇聯的小部分援助殺上戰場,並且,當時的我國志願軍只能保證陸軍的大規模投入,海空軍實在拿不出手。
因此,面對美軍的狂轟濫炸和各類閃亮登場的高階軍備,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就好比“叫花子與龍王比寶”,敵有我無、敵多我少、敵好我差,裝備實力的懸殊顯而易見。那麼,究竟是怎麼個懸殊法呢?
戰鬥中的志願軍
志願軍三萬多人所組成的50軍,重型武器只有一千多挺機槍,而且還是一些十分老舊的型號裝備,甚至時常會出故障。要知道,對於以陸軍作戰為主的志願軍隊,機關槍這種集聚火力的陸地武器是至關重要、不容忽視的存在。但是對於當時的志願軍來說,槍支軍備十分落後、質量參差不齊,就連自動槍都成為了一種奢侈品,而美軍人手最差都是半自動槍。
騾馬運輸軍備
除了機關槍,志願軍一個軍的炮火裝備僅有美軍一個軍的半成數量,炮火總量也僅有美軍炮火總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不僅如此,我軍的火炮還是繳獲的二手貨,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最遠不過十公里,就連彈藥運輸都要依賴騾馬運輸這種原始的方式,十分笨重。而美軍的火炮射程最大可達到二十多公里,彈藥也是用重型汽車牽引載運,機動性強。
吃雪的志願軍
在通訊裝備上,我軍也只有美軍通訊裝備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得益於完整強大的軍備建設,其後勤補給能力也遠遠大於我軍,美軍伙食有烤雞麵包熱牛奶,而我軍只有凍得梆硬的烤土豆。
不僅如此,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美軍還可以對我軍的大後方和海岸區域進行立體化攻擊,而我軍受制於陸軍的平面攻擊,只能利用夜晚對美軍進行包抄襲擊。
志願軍的勝利
那麼,在敵我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志願軍到底是倚仗什麼,才用劣勢裝備獲得取勝,戰勝強敵的?人的意志。
抗美援朝
正所謂:“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
志願軍戰士們最強悍的一點,就是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不畏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十分敢打敢衝,靠著一種革命的戰鬥精神與強敵較量。同時,朝鮮戰爭裡許多戰士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戰士,他們經歷過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具有充足的作戰經驗和戰鬥底氣,勢必與敵人搏殺到底。
坑道里的志願軍
同時,我軍戰士沉著應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利用敵人夜戰的薄弱重拳出擊,因此成功取得了前三次戰役的主動權,將聯合國軍趕出了三八線。
但是在第四次第五次戰役之中,我軍由於後勤補給的愈發艱難一度陷入不利陣地,但是我軍根據敵方的“三猛打法”及時調整了策略,透過修建坑道工事來規避美軍炮火襲擊,在美軍炮火襲擊過後再進行偷襲射擊,最終使得美軍的“唯彈藥制勝論”全方位瓦解。
衝鋒的志願軍戰士
戰爭結束後,就連美軍高階將領李奇微都在回憶錄中讚歎中國志願軍的戰鬥意志:
“我們後來體會到,中國人是頑強而兇狠的鬥士,他們常常不顧傷亡地發起攻擊。事實即是如此,志願軍指戰員雖然年歲大小有別,出身經歷、文化水平、性格氣質各異,但他們都勇於犧牲,表現出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誓要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
凱旋的志願軍戰士
所以,即便是僅有一千多架機關槍、三萬人的中國志願軍,面臨美軍的“降維打擊”,也能夠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取得最終勝利。而“朝鮮戰爭”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後續的外交發展,同時也讓西方列強深刻認識到了中國人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