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萬石糧,年年有儲存”在遼寧糧食產量也是非常豐富的,之所以有這麼豐富的糧食產量除了有遼寧省人民的辛苦勞作,還要歸根於遼寧省歷代領導人的正確帶領,全樹仁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全樹仁在後於家房村出生,這個村莊屬於新民縣。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大舉入侵中國,東北三省被日軍所佔領,日軍的到來對遼寧的工業和農業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日軍還大肆的打壓我國的民族工業。在1931年,日軍就在新民建立了棉花公社,目的就是阻止新民的棉花工業發展,讓遼寧不能擁有自己的產業體系。
日軍佔領的時間越長,遼寧人民就越發的苦難,時常會看到日軍在遼寧的土地上大肆地捕殺百姓,這一幕給年紀尚小的全樹仁造成了很大的震撼。1931年抗日義勇軍第四路軍向日軍發起了抵抗,在這次小規模的戰爭中義勇軍殺敵七十多人,給被日軍欺壓的遼寧百姓出了一口氣,這也讓全樹仁堅定了加入共產黨的決心,同時他也在心裡暗暗發誓,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個為老百姓服務,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人。
讀中學的全樹仁會經常參加一些黨組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他接觸到了許多新思想,這也讓他從小就有了一個正確的政治思想。隨後只要新民當地有黨組織活動,全樹仁就會積極地參與。為了能夠儘快地解放東北,東北局就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全樹仁自從接受了黨的思想後,就一直想為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做一些事,於是全樹仁報名參加,並接到了黨組織給他委派的任務,這次任務是讓全樹仁從事青委工作。
第一次被黨組織委派任務的全樹仁非常重視這次的工作,再苦再累也絕不退縮,全樹仁在青委工作了一年後,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也讓他得到了組織上的認可。1949年全樹仁申請入黨並通過了組織的稽核,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各行各業都處於急需發展。尤其是東北被日軍佔領後經濟體系被破壞得一塌糊塗,重工業也需要重建。
這時全樹仁接到了組織的臨時任命,讓他在東北重建重工業,並任命他為鋼廠的黨委副書記。在全樹仁上任後,國家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害,全樹仁把工人階級全部團結起來,給他們灌輸黨的革命精神和政治思想。這些工人們都受到了鼓舞,哪怕捱餓也沒有耽誤了鋼廠的生產,同時工人們還克服了各種困難,研製出了一種特種鋼,全樹仁也因此被稱為新中國冶金戰線上的優秀領導人,同時還被國家授予了獎章。
1986年,全樹仁擔任遼寧省省委書記,這時他才56歲。此時遼寧省的工業已經恢復發展,但是又面臨了新的問題,那就是老工業的發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了,需要進行革新。全樹仁就針對遼寧省制定了一個適合遼寧工業改革的方案,他一邊貫徹黨中央的改革開放方針,一邊要制定與改革相對應的配套政策。
同時以大連,瀋陽為改革的試點區,隨著這兩個地方取得了成效後,他又把目光放在了港口建設上,他利用開放的政策吸引許多的技術人才,在港口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農業上,全樹仁支援“三遼”並提出了相關的政策,他的這一措施讓遼寧省的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同時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1998年全樹仁退休,2008年,78歲的全樹仁於瀋陽逝世。這位國家領導人為了人民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鞠躬盡瘁,他是這個時代的標誌,值得我們敬佩與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