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年底和年初是大資金調倉換股的一個時間段,通常表現為某些方向和前期大熱方向出現高低切換,而且每一年都會有新的炒作方向,比如12月電子股和新能源股一上一下的走勢,就有佈局下一年的味道了。
明年能實現高增長的三條線索,不外乎以下這幾個:能持續擴張的高景氣賽道、受疫情影響困境反轉的賽道,還有一個是產業迭代催化下的新賽道。
能持續擴張的高景氣賽道:光伏產業鏈降價後裝機需求爆發帶來電力股的價值重估、光伏龍頭如果幾個月後跌到絕望也是大機會;
困境反轉:食品飲料;
科技創新催生新賽道:電動車帶來汽車電子、汽車零部件的增量;元宇宙被巨頭們瘋狂佈局,帶來VR/AR裝置(也就是消費電子)、資料中心、雲計算。
1、先說第一條,電力股跟著趨勢走,除非趨勢變壞,否則可以長期玩;
而光伏嘛,短期邏輯比較爛,但是明年的預期很好,預計總的裝機量會比今年多60%,缺點在於今年也漲了不少,目前正處於殺跌期,關鍵點在於進出場的時機把握,現階段要等板塊調整充分,怎麼叫調整充分?跌到絕望、跌到一些人懷疑人生,所以沒進場的短中線是需要等待的,目前很明顯是沒有絕望。
因此大家注意了,沒進場的彆著急忙慌抄底,便宜籌碼沒人和我們搶,坐等右側重新企穩的訊號,等之後光伏龍頭跌瘋以後,明年下半年可能還有翻倍的機會,舉個例子,比如隆基跌到60(這裡只是打比方,老張也不確定它還會跌多少),它明年下半年如果能漲到前期高點,那就相當於漲幅翻倍,至於板塊企穩到底是在明年2季度,還是在明年下半年,那就看市場到時候具體情況了。
2、在穩增長的政策下,今年被殺得比較慘的食品飲料,明年業績修復後,在今年的低基數對比下,業績增速會比較好看,迎來困境反轉。
2021年,食品飲料在居民消費意願不振,區域性疫情反覆的影響下,整體消費需求仍較疲軟,再加上原材料、能源、運費價格持續上漲,成本普遍承壓,新渠道的興起對傳統渠道價格體系產生衝擊。種種不利因素在2022年都有邊際改善的跡象,至暗時刻已過。
明年基數、上游原材料價格、庫存、社群團購、新消費等五大不利因素均減弱,疊加提價因素,民生類食品飲料股業績有望邊際改善。
今年跌個半死,有些甚至跌了快70%,明年翻倍的話也不算很多,畢竟跌50%需要漲一倍,那些跌了超過50%的,漲一倍也不到前高。
3、重點在於新賽道,其實很多也是以前的老面孔,消費電子裡很多都是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明星,只不過從2020年下半年以後,很多此前的明星股在之後的一年半里跌個半死,因為經歷了戴維斯雙殺,所以腰斬是必須的。
明年消費電子有望翻倍的邏輯主要靠兩點:電動車、元宇宙,關鍵電子股跌的久跌的多,讓人踏實。
電動車講究只能化,智慧化就需要配備軟硬體,相對應的就是汽車電子、汽車晶片、汽車零部件、車聯網系統軟體。
消費電子公司除了手機類電子產品,也能切入到汽車電子裡面去,電動車規模起來後,那麼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增量自然就來了,而且這個方向講的也是規模效應,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就超過1000萬輛了,國內預計500萬輛,增速和滲透率遠超市場預期,這還只是保守估計,規模有了消費電子的紅利也就有了。
元宇宙還處在很早期,最近輿論風向和上面已經肯定了其價值,未來大機率會不斷有刺激,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蹭概念的,能拿出實質性的東西還很少。最先走出來的,就只有能支撐元宇宙的裝置硬體和基礎設施。比如造VR/AR(消費電子)、資料中心,搞雲計算。
這麼一看,不光是消費電子明年有望翻倍,那些跌個半死的雲計算軟體股也可能翻倍。
先不說VR頭顯明年量能有多少,至少巨頭開始往這個行業裡面瘋狂佈局,FB的Quest、索尼Psvr、蘋果MR、華為VR、Pico、任天堂、以及騰訊都在入局。2020年,全球出貨約710萬臺,同比大增 72%,21年預計全球出貨量達到約800萬臺,2022年機構預計在1500~1700萬臺,維持高增態勢。
總的來說,不管是以前的手機電子,還是現在的汽車電子,亦或是將來的VR/AR,很多技術、模式、製造等等,都是傳承自上一代甚至上幾代消費電子,本質上有很多共通之處,因此消費電子企業要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較大。
未來,消費電子的有些公司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和價值重估。
具體個股就不重複了,最近幾天說了不少,現在愛答不理明年可能就高拋不起
️鄭重申明:
一切內容僅為分享、交流,資訊來自網路,不保證其真實性,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更不承諾任何收益
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請理性甄別,僅供參考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賺錢不易,支援鐵老張,就是支援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