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您的轉發和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鼓舞!轉載請標明出處】
先講一個小插曲:
最近以來,靠近年關,本人先後應邀與某地方政府的張市長、上市公司的黃董事長、專案企業的李董事長和一個上億元身價的朋友胡先生進行交流,奇怪的是,他們都清一色談到如何看待2022年以及未來的產業發展大趨勢,以便於指導他們如何開展招商引資或如何打造上市公司生態圈,如何把握未來的產業趨勢,鎖定自己的核心客戶,確保自己的投資能夠不被時代所拋棄或如何推進組織變革,打破僵局,提升效率或者探討明年以及今後,如果不再買房子的話,閒置資金如何配置。我們需要知道,對未來的預判如此重要!
2021年即將再見,2022年已經走來,要想在明年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果或業績,春華秋實,謀定而動,這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重要事情,不可不察。
時代伯樂曾經大膽預測到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走勢,2018年中國股市的見底,中國房地產的盛極必衰等,今天,我們嘗試預測2022年那些與我們生活、工作、企業經營等高度相關事項,拋磚引玉。
一、2022年起,中國將出現有望繁榮10年以上的補課經濟、對標經濟與人類共同的未來經濟。這些是中長期趨勢和機會。
1、補課經濟
補課就是對過去未曾認識到的問題進行補課,對過去所謂“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錯誤思想進行糾偏和補課。時代伯樂認為,面對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封鎖,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作為可能顛覆美國的國家必須能夠獨立應對外部最為惡劣的衝擊,特別是臺灣問題的日益嚴峻,中國經濟必須立足國內迴圈的暢通,否則,血管被堵,後果不堪設想。這可能是國際國內雙迴圈中的核心所在!
歐洲和日本有很多在細分領域擁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小到一個飛機螺絲釘,大到類似於光刻機生產的ASML。這些企業對於一個完整產業鏈是極為關鍵的,缺乏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可能導致整個產業鏈出現坍塌。
2019年日本就曾經利用的專精特新優勢對韓國進行卡脖子,限制向韓國出口電視、智慧手機中OLED顯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醯亞胺”、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等3種關鍵原材料,導致整個韓國在全球具有優勢的顯示和半導體產業陷入癱瘓。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必然。專精特新經濟將是2022年的增長亮點。
如何看出哪些是重要的專精特新?
我們只需要按照2021年中國進口商品進行排序,大機率能夠發現哪些是今後需要解決的重大領域,哪些是需要補課的。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領域,即使進口量不大,但不可替代性很強的領域,也需要關注。
2、對標經濟
對標就是按照美國、日本和歐洲現有經濟結構的標準,我們還有哪些產業有潛力,有空間。這個道理,屢試不爽。
2022年起,表現最為明顯的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深化——產業網際網路以及結構性消費和老齡化帶來的醫療,例如醫療裝置、寵物、醫美等。當然,還有消費領域有較大的空間,畢竟今天中國GDP佔比中,消費和服務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未來經濟
除了補課和對標之外,作為一個全球性強國、大國以及技術創新先進國家,我們必須引領人類未來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方向:
第一層次:毫無疑問是碳中和、碳達峰領域
時代伯樂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堅定不移的目標,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2022年,大機率新能源汽車領域、太陽能領域等,不會象2021年這樣,高歌猛進,而是出現分化,結構性特徵會非常明顯!
第二層次:元宇宙
人類對美好未來的探索在元宇宙世界中得到很好的體現,一切能夠順暢納入元宇宙的產業,2022年將是大發展的元年。
如同5G發展一樣,相關器件和裝置一定是領先行業。
第三層次:智慧製造、自動化領域+數字化改造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今後招工難將是一個普遍問題,特別是90後、00後,更不願意到流水線上去工作。機器代替人將是一個趨勢。
如果再疊加專精特新等,這個領域是非常有前途的。例如機器人領域的三大核心部件:伺服電機、減速機和控制器。
第四層次:精準醫療
人類對長壽和美麗有無窮無盡的追求,對個性化和精準化有強烈的渴望,這方面,精準醫療將是大健康的主流方向。
二、全年經濟有望超越預期,雖然中國經濟告別7%以上的增長速度,2022年GDP大機率在5.5%以上,這意味著什麼?
2021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可能有超過8%以上的增長速度,但是,這種增長速度可能以後很難再見到了。
但是,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2021年第三季度竟然只有4.9%的同比增速,第四季度保增長和維穩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於是政府開始有節奏地放鬆貨幣,並將在2022年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因此,2022年全年的GDP增長速度不必太悲觀,反而有可能超越大家預期,但回到6%以上幾乎太難!
這意味著什麼?
- 我們不要再期待依靠總量增長帶動行業大發展,這對於普通消費、普通醫藥、普通工業品等,不再享有增長紅利。
- 意味著我們在制定2022年目標和規劃的時候,是否需要更加切合實際,而不是動不動30%還是50%的增長。
- 在總量不增長的時候,意味著很多行業不增長,甚至可能出現衰退,例如傳統彩電、冰箱、洗衣機等。
- 意味著,部分行業即使總量不增長,但是結構性反而會受益,例如代表未來趨勢的:碳中和、元宇宙、專精特新、物聯網等領域。
你需要判斷一下你從事的領域是否受益於經濟的結構性增長。
三、2022年中國股市不會大漲,甚至從成長股指數上看,下跌的可能性存在,但依然充滿結構性機會,企圖依靠成長還是價值風格來賺錢的投資理念,估計很難獲得超額收益,但整體而言,股票資產依然是所有資產配置中價效比最高的大類資產。
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會不會影響股市的表現,其實,時代伯樂經過深度研究發現,GDP增速與股市表現反而存在一定的負相關。以美國為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60—80年代,股市長期沒有表現,道瓊斯指數平均每年漲幅不到1%,但是90年年代開始,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代表,從100點起步,到現在,20多年時間上漲150多倍!
之所以認為2022年中國股市不會大漲,因為代表指數的傳統藍籌很難有大的作為:鋼鐵、石化、銀行等,都是昔日黃花,很難提升估值!即使是證券,由於更多是傳統券商,中國的證券化率已經不低了,講不出新的增長故事。上證指數恢復性上漲是有機率的,但大幅度上漲,不太現實。當然,在2022年維穩的前提下(穩經濟增長),貨幣相對寬鬆,股市表現不會太差,股市的系統性風險不大!
如果說2021年是選股元年,真正考驗投資者的第一年,那麼,2022年,將是真正考驗選股能力的第二年。
其實,2020年之前的4、5年時間,本質上都是價值風格的投資者在賺錢,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投資能力有多強,只是賺取風口的錢,“風來了豬都能飛”。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有很多所謂的頭部機構原形畢露的根本原因。千萬不要以為過去4、5年獲得超額收益就是價值投資鼻祖的徒弟,其實,本質是賺了風格的錢!
那麼,2022年中國股市的結構性機會在哪兒呢?
時代伯樂認為,2022年將是2021年的深化和昇華:傳統行業的維穩行情疊加科技股的持續表現。
四、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大幅度降低,大機率會在下半年逐漸走向影響衰竭,因為屆時,中國完全具備開放的全部條件。世界不可能因為新冠病毒就老死不往來。
雖然2021年的疫情時有反覆,但是,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已經執行在下降通道之中。我們不要太在乎疫情的短期反覆,而是要看到趨勢和機會。
時代伯樂堅定認為,疫情的影響最終會在2022年下半年走向枯竭:
第一、新冠病毒不可能被消滅,正如今天的流感和艾滋病一樣,但是為什麼人類照樣往來,照樣發生關係,是因為它們早就不致命了。
今天的新冠病毒病死率已經大幅度降低,以疫情最為嚴重的美國未來,現在的病死率不到1%,而且更多是併發症,其毒性已經歸於大號流感了。
為什麼現在全世界還是不敢輕易不戴口罩,不開放,因為中國掌握了全球疫情控制的主導權,成為全世界新冠病毒控制最好的國家,其他國家迫於國內道德輿論壓力,只能唯中國馬首是瞻!
第二、從過去歷史發生的疫情來看,很難有超過3年的全球疫情。
時代伯樂認真研究歷史發現,真正超過3年以上嚴重影響的,只有中世紀歐洲發生的黑死病。當時黑死病長期持續的條件在今天的世界根本不存在:缺醫少藥,科技落後等。
第三、中國具備開放的條件:2022年第三針接種率會輕鬆達到80%的全體免疫條件;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經大幅度降低,特別是致死率;世界其他國家可能被迫已經開放:因為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餓死!印度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大量的失業會比新冠病毒更為可怕。
五、2022年中國將歷史性進入人口絕對下降的元年,這對經濟增長不是一件好事。2022年我們預期全國上下開始探討如何恢復人口紅利的問題。
人口出生與新婚夫婦數量高度相關,據統計,2019年全年新結婚的有1600多萬對,2020年出生人口勉強達到1090萬,而2020年,只有900萬對新婚夫婦,那麼,2021年人口出生數量,非常不容樂觀。
2022年將是基於人口紅利的經濟結構發生拐點式變化的元年,中國人口紅利基本結束,全社會從多生的恐懼症走向少生、不生和不婚的焦慮症。
時代伯樂堅定地認為,人口絕對的下降是一國面臨的最為恐怖的事件,這將導致現有所有的假設不再成立,什麼房價、增長等都將變得遙不可及。看看今天日本國民的躺平、娘炮,就知道人口下降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東北的衰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時代伯樂經過深入研究,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認為,解決中國人口紅利有五大殺手鐧,其中前兩個已經被國家採用:
第一個武器:壓制K12教育產業,不再滋生內卷壓力,接下去,幼兒教育也有可能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因為每個月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費用,普通工薪階層是難以承受的。
第二個武器:將過高的房價和租金進行軟著陸。
第三個武器:學習人口紅利消失的歐美國家,拿出5%左右的GDP來鼓勵生育,讓出生率從1.2回升到1.6,但依然遠遠低於保持人口不下降的最低要求:2.1。
第四個武器:計劃生育階段,可以做到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盈虧同源,現在鼓勵多生多育,同樣可以採用類似的辦法,示範價值很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第五個武器:這是最為關鍵和核心的。我們需要逐漸恢復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適當加大傳統教育的力度,過去正是中華民族一直倡導的“多子多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才使得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強國。社會上需要形成良好的風氣:不結婚,不生小孩,有很大的輿論壓力。事實上,經濟發達與否,不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關鍵,思想文化才是核心!否則,無法解釋法國、美國等國家,非白人和亞裔族群出生率居高不下。
六、2022年“中國防滯”,美國防“漲”,物價指數有望持續上漲,人民幣升值的步伐有望放緩,甚至有貶值的可能性,這意味著什麼?
2021年尚未結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趨勢有望在2022年得到延續,特別是豬肉指數非常明顯:畢竟2021年豬肉價格處於地位,而CPI構成中豬肉佔比很大。從這個角度來說,2022年的消費品行業有望迎來反彈,但構成反轉條件不太成立。
而對工業品價格影響較大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大機率會下降,因此,2022年大宗商品等週期品行業不太樂觀,但有利於中下游製造業。
過去2年,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其他國家幾乎不生產商品了,只有中國產業鏈最為完整,恢復最好。貨幣的本質是購買商品。隨著2022年,全球產業鏈逐漸恢復,其他各國的產能將逐步釋放,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大幅度緩解,甚至不排除階段性的貶值,當然,在中國保持相對於發達國家貿易順差的今天,人民幣升值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2022年,如果美國通貨膨脹難以得到遏制,那麼,美元加息是大機率事件,這也有利於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貶值。
最近美元升值,人民幣也升值,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未來中美兩國主導世界越來越明顯。
七、2022年中國消費有望逐漸全面復甦,受制於疫情以及受制於文化自信,受益於時代特徵的消費品行業將表現搶眼,機會良多。
2022年消費的恢復和增長來源於兩大因素:一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刺激消費的增長;二是不管疫情是否反覆,但是其負面影響的衰減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已經崛起成為全球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特別是中國在疫情中的卓越表現,文化輸出自然成為必然,消費品背後一定是文化,這意味著中國消費品的消費物件完全可能從中國走向世界。需要指出的是,60、70、80後會仰視西方發達國家,但是,90後和00後已經開始平視這個世界,這對於國貨消費品是更好的機遇。
隨著90、95後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主導力量,Z時代的消費特徵將逐步具備:避免孤獨需要伴隨的消費和沉浸式消費、虛擬消費;帶有更多人設和個性化的消費;類似於二次元、泡泡瑪特這樣的消費等等。
八、2022年中國出口環境要遠遠比今年嚴峻,形勢不容樂觀
2020年和2021年應該是最近10年中國外貿形勢最好的2年,但是,這種好日子在2022年將逐漸不復存在:
第一、全球各國產業鏈的恢復和生產,各國都企圖最大程度地擺脫對其他國家的依賴。
第二、在全球供應鏈恢復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打擊將從高科技產業邁向普通中低端產業。
拜登和特朗普本質上是一樣的,現在保持中美貿易的唯一原因是美國尚沒有找到可以替代中國製造能力的國家和地區。
第三、過去2年中國對外出口的高速增長,兩年累計增長30%以上,而全球貿易下降20%以上,其他國家國內已經苦不堪言,失業率居高不下,已經難以承受中國大量商品出口的繼續增長。
九、社會總投資不容樂觀:在房地產出現階段性失速後,整體投資速度難以提升,這對於依靠地方政府和房地產的企業不是好事。
2021年社會總投資已經出現疲軟,2022年只會進一步加大,唯一的亮點可能是民營資本信心的逐步恢復。
中國社會總投資主要依賴政府、房地產以及社會民間投資,目前來看:
1、全國各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大幅度下降:土地財政受到兩方面抑制——土地出讓收入的劃轉和監管以及房地產的大幅度降溫。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的舉債也受到限制。
2、2021年房地產總投資還略有增長,其本質是慣性效應,但是2022年,可能深受恆大和寶能等房地產企業崩潰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可能大幅度放緩。
3、2022年總投資中唯一的亮點可能是民間企業的投資,特別是民營企業。
隨著中國在抗擊疫情中的卓越表現以及中國治安環境等營商環境的空間好轉,加上西方國家民主自由價值觀導致人類逐漸走向毀滅,中國企業對本國的信心大幅度提升。
這種情況下,2022年民間企業的投資可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十、2022年將是中國經濟南北差距、沿海與內地差距收窄的最佳時期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北方經濟佔比日益下降,從原來的投資不過山海關逐漸走向,投資只投“南宋版圖”,其背後的根本原因不是氣候的因素,不是傳統國有經濟因素問題,而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和施政理念的問題。自古以來,北方人喜歡從政和做官,而南方人更偏好於經商。
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國中部城市的崛起,今天的長沙、成都、武漢、合肥等已經抓住機遇,奮起直追。
不管是東南沿海,還是中部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引資,在深圳、北京還是上海,他們的招商人員和政府領導最為勤奮,思想最為開放。
2022年,是一個決定城市和區域經濟卡位極為關鍵的一年。因為中國經濟再次面臨新的機遇:中美技術戰的專精特新、國內迴圈、Z時代消費、元宇宙和區塊鏈等代表未來經濟的產業等,我們很清楚,一個行業格局一旦確定,後來者幾乎沒有多少機會。幸運的是,現在這些行業尚沒有絕對龍頭的出現,還存在大量機會。如果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域能夠抓住其中幾個關鍵領域,就完全可能崛起。這方面典型案例就是武漢和合肥。
2022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