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美關係日益惡化,每況愈下的華盛頓,陷入了愈發瘋狂的境地。在最近,美軍甚至公開提出了應對中國的全新戰爭部署計劃,妄圖從2個方向,協同動手。
在不久前,華盛頓當局按照慣例,舉行了一次關於美國安全問題的“爐邊對話”,美國眾多智庫和美國當局重要人士,皆參與其中。在當天,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格上將,就提出,戰爭逼近,美軍需要改變自己以往對付其他國家的戰略思路,針對中國的強大遠端打擊力量,制定針對性的作戰方案。
大衛·伯格認為,美軍可以分成2個大方向進行調整部署。一個,是在距離中國本土的1600公里外,部署大型的艦隊或者能夠支撐為前線部隊進行補給維修的大型船舶基地,比如美軍的“遠征移動基地艦”。另一個,是在1600公里內的範圍,儘可能投入規模小,但足夠靈活機動的作戰部隊。
有美媒就指出,大衛·伯格海軍上將提出來的觀點,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在今年11月份,美國海軍官方雜誌《程序》,就有刊登過他的署名文章。該文章就首次提到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內線部隊”。
這種部隊的概念,是基於中國現如今強大的地面火力和精確打擊而產生的。這種部隊主要突出幾個重點,包括小規模、致命性、高機動性、隱蔽性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在高強度對抗中,能夠在正面戰場上突破對方防禦網絡,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執行滲透作戰的特殊部隊。無人機、無人艦艇之類的,算是其中的一種主要工具。
此人認為,透過靈活機動的“內線部隊”,在美國“外線部隊”能夠支援得到的地方,構建一道環繞西太平洋的前沿陣地,和海上防禦網絡。儘可能地減少前線部隊需要獨自面對來自中國海軍、空軍甚至火箭軍的優勢力量攻擊。此後,根據局勢的變化,制定包括戰略競爭和危機衝突等一系列的軍事、政治任務。
大衛聲稱,這份計劃,需要一定時間去準備和佈置,因為能夠為“內線部隊”提供最大支援的,其實是情報資訊和網路系統。單純依靠火力,很難讓這份計劃成功。為此,美軍需要大概5年的時間來構建這份情報系統,從而實現“內線部隊”的作戰高效性。
有觀察人士十分尖銳地指出,這個策略說得很厲害,但其實還就是上個世紀美國人制定的“島鏈”計劃。唯一的區別就在於,美國人心裡已經清楚,中國現有的國防實力,美國人制定的“第一島鏈”已經完全失守,只要中國願意,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炸平美軍在亞太的絕大多數軍事基地。
而第二島鏈,也恰恰就是在1600公里的範圍。因此,這份計劃,實際上已經說明,美國人心裡對於未來可能爆發的直接衝突,心裡相當沒底。否則不會就事先假設,自己第一島鏈丟了,只能在第二島鏈重新部署防禦。(聽風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