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流行玩“廢話文學”。什麼是廢話文學呢?顧名思義,就是像廢話那樣說了,跟沒說一樣的文字內容,比如“聽君一席話,如聽君一席話”。
沒想到的是,“廢話文學”的梗還玩到播出十年的《甄嬛傳》裡,神通廣大的網友們紛紛扒出《甄嬛傳》裡的“廢話文學”,比如“皇后娘娘賢惠起來還真賢惠”。
但如果細品那些《甄嬛傳》中被嘲是“廢話文學”的臺詞,你會發現,有些看似是真廢話,有些卻帶有文學性。
比如前面提到的“皇后娘娘賢惠起來還真賢惠”,這句話是葉瀾依對皇后說的。
熟悉劇情的人都知道,葉瀾依這句話其實是在諷刺皇后。因為眾所周知,《甄嬛傳》中的皇后表面和善,其實蛇蠍心腸,而且善於借刀殺人,幹了不少惡毒事。
葉瀾依很清楚這一點,也知道皇后此時看似表現得賢惠,其實內心裡完全和“賢惠”背道而馳,甚至背後可能藏著什麼狠毒心思。
對於皇后口蜜腹劍的行徑,以葉瀾依的性格,必然是看不慣,要開口損幾句的。
但礙於身份,葉瀾依再狂,也不能當面直斥皇后,所以只能正話反說,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其實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再仔細想想,葉瀾依看似誇皇后賢惠,其實不就是在罵皇后裝賢惠,不賢惠,賢惠其實是“賢惠”嗎?
以皇后的精明,她不可能聽不出葉瀾依話語中的譏諷之意。
可葉瀾依雖然是正話反說,但因為說的是正話,所以旁人也沒法說葉瀾依話語上有問題。所以皇后縱然不滿,也不好直接發作。
因此葉瀾依這句話,看似是廢話,其實可厲害著呢。
同樣的例子還有皇上和蘇培盛的一段對話。
皇上發現這麼多的錢不見,他雖然猜到有貪汙的原因,但他當時的情緒很複雜,在驚訝之餘有著難以置信。
因為作為君王,他實在不願相信,在他的掌權之下,居然有人這麼大膽,貪到這種程度。如果承認了,一定程度上也相當於承認他自己有無能不足的地方。
所以皇上的心情是驚訝、不敢相信、苦悶還有隱隱的憤怒。但他還是不願面對,於是借發問來發洩心頭苦悶,“那銀子都到哪兒去了?”
作為貨幣用的銀子能去哪裡了?蘇培盛其實也猜到是被貪汙了,但作為皇上的心腹,他更清楚皇上此刻的心情:已經猜到答案,卻有些不願面對。
都說伴君如伴虎,在帝王面前說話要謹慎。何況當時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銀子被貪汙了呀,所以蘇培盛只能用看似廢話的話語來回答皇上:
“這銀子那麼好的東西,自有它的去處”。
表面上好像說的是廢話,但實際上,也算肯定地回答了皇上真正想要的,卻不願意面對的答案:你雖然貴為天子,可在你眼皮底下,確實出現了貪汙。
如果蘇培盛直接說“銀子被貪汙了”會怎麼樣呢?很可能會拂逆鱗觸怒皇帝。前面也說了,承認有貪汙,一定程度上是承認皇帝貴為天子也有不足,所以才會發生貪汙。
所以,不是蘇培盛想說廢話,而是當時的情況下,蘇培盛既要說出皇帝想聽的話,也要顧慮皇帝的心情,不能直陳真相。
所以,蘇培盛的這個回答,其實是披著“廢話”外衣的真話呀。
但《甄嬛傳》的“廢話文學”都有文學性嗎?
像流朱勸甄嬛吃東西時說的話,也被調侃為“廢話文學”,“小主,你什麼東西都不吃,好歹也吃點什麼吧”。
這個就可以視為病句。正常的說法是,應該在兩張圖片之間的句子裡,加一句話,比如,“小主,你什麼東西都不吃,身體會撐不住的,好歹也吃點什麼吧”。
同樣的還有,“這件墨狐大氅用的是墨狐的狐皮”。
月小牙記得年少時讀金庸的《雪山飛狐》,裡面有段文字是描寫一個人物身上外套的。因為時間久遠,也沒找到那個版本,月小牙不記得外套的具體材質了。
但那段描寫卻讓人過目難忘,主要是提到那件外套是動物皮毛做成的,尋常這種動物再白也免不了有些雜毛,可那件衣服通體雪白,沒有一根雜毛,非常難得。
別說普通人家,就算大富大貴人家,都不一定穿得上,卻穿在那個角色身上。因為這個外套,瞬間讓人覺得那個角色貴而不凡。
再來看《甄嬛傳》裡這件墨狐大氅,老太太專門提了一嘴,本義應該是強調衣服的珍貴稀罕。
表現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前面金庸的說法,古龍的說法會是一般人不會有墨狐大氅的,偏偏太后不是一般人,所以她有這麼一件墨狐大氅。
曹雪芹會說這世間狐狸縱然有純黑的,可也是世間罕有,不一定讓人遇上,讓人遇上了也不一定能逮住,逮住了也不一定能做出這麼精良的大氅(參見寶姐姐的“冷香丸”)。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俗一點的可能會說這狐皮產自一個神秘卻皮毛質量極優的地方。但大體上都是借角色之口點出墨狐大氅稀罕珍貴之處。
看來《甄嬛傳》裡的“廢話文學”,有些看似是廢話,其實大有文章;有些是一時失誤,淪為廢話。那麼你說的廢話文學,是哪一種呢?
我是元氣女文青月小牙,做娛評中的泥石流。原創不易,侵權必究。你怎麼看《甄嬛傳》中的“廢話文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