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之所以會出現「偷偷學習,不想被別人知道」的行為,跟她所處於的這種大環境有莫大的關係。
如果她所處的大環境,每個人學習都很拼搏,學習時間都很充足,那她這種去圖書館讀書的行為,就不會用「偷偷的」來形容,因為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她無需用其他名詞來掩蓋自己的讀書。
但大學和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每個人的學習節奏是非常不同的。大部分人在「上了大學就輕鬆了」這種毒雞湯的毒害之下,一來大學,壓根就處於非常鬆懈的狀態,除非是期末考,否則在平時的時間段裡,出現或者表現出過分熱愛學習的行為,反而會被其他人非議。
尤其是身處於一個不想學習,只想吃喝玩樂的大環境之中時,她這種喜歡讀書和學習的行為,就和這個大環境顯得格格不入,格格不入帶來的最大後果,就是會成為一個「異類」。不是每個人都能揹負別人看待的異樣眼光,她為了避免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所以每次就只能用去玩來掩飾自己真實的行為。
再者,大學生急需建立的一個新認知,就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真正為上進的你感到喝彩,感到開心,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已經認識到努力併成功是值得讚揚的,而努力卻失敗了會給人留下低能的印象。使用這種心理防禦策略後,成功了是因為高能力,失敗了卻是因為外部因素的阻礙作用。
在大學課堂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發現很多人都不敢坐在教室裡的第一排,而坐在第一排的同學往往會被人叫做“學霸”。這個時候,如果這個坐在第一排的同學他的成績只是中等水平。當別人問他為什麼只考這個成績時,那麼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他說自己沒認真學習,但是大家不信,因為大家認為他敢做第一排,讓人感覺到他的努力。
但是如果一個坐在最後一排或者經常不來上課的同學成績倒數第一,當別人問及他失意的成績時,他能夠乾脆了當地說“我沒有努力而已”。老師如果找他談話也會是“你那麼聰明,只要肯努力,成績一定會上來”。
有沒有對自己進行可見性的心理防禦,這種歸因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同樣的,那些偷偷學習不想讓別人知道,還要故意裝作自己沒學的樣子的人,他們只是希望自己失敗的時候能夠有一個藉口,至少不讓別人覺得是自身的智力和能力出現問題,將失敗的緣由客觀化,減少自尊的受傷。
他們失敗時,他們以“自己不努力”為由保護了自尊,進而讓自己減少挫敗感,這對他們接下來面對困難有積極意義。
而不小心成功了,那麼他們也能以此獲得更多的讚美,甚至獲得“學神”的稱號。因此,很多學生也願意用這種方式去保護自己。
因此,做好自己的事情,無視別人瑣碎的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