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社會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里的人靠土地活著,離開土地就沒法生存。
圍繞著一片土地,建起一個村莊,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輩輩都在同一個村莊裡生活,這就是“鄉村生活”的特點。所以,傳統社會里,一個人一出生就被固定在某一區域內而不得動彈。在這個區域裡,人都是固定的,長期生活在一起,大家都是熟人,彼此都摸得著對方的底細,於是傳統的農業社會,被費孝通稱之為“熟人社會”,這一點與西方有著明顯的區別。
熟人社會最講究“圈子”,圈子形成的依據是人情關係,人情濃的就可以構成圈子。
首先是親戚關係。人出生後就有兩個圈子,父系親戚是一個圈子,母系親戚是另外一個圈子,這兩個圈子有交集,但界限還是十分明顯的。人結婚之後,自己的兒女是個圈子,老丈人家又是一個圈子。兒女結婚之後,又可以構成親家圈子……這些圈子都是靠血緣構建起來的。
非血緣關係也可以構建圈子。上學後,構建了同學圈子,當兵了可以構建戰友圈子,工作後又會構建同事圈子,走進社會還要構建朋友圈子。這些圈子都是靠情感構建的,情感深,志趣投,就可以組建圈子了。一個單位的同事,決不會只有一個圈子,會有很多圈子組成,不同的人歸屬不同的圈子。同學也是這樣,兩個人同過學,不一定能夠構成“同學圈”,或者說不一定進入同一個圈子。廣義的“同學圈”,只要是同學就可以成為“同學圈”;狹義的“同學圈”是指同學中那幾個趣味相近的人組成的“圈子”。
熟人社會長期的存在,形成了一種社會心理,在這個社會里生活的人都有著一種強烈的心理需求:找上幾個人組建一個圈子,一旦有什麼事情發生,會有人出來幫忙,心裡踏實。沒有這樣的“圈子”,自己就沒有安全感。於是,社會上的“圈子”就一個個地誕生了,每個人都忙著往“圈子”裡鑽。
“圈子”裡的人幫忙,大多都是義務的,無償的。對於每個人來說,“圈子”就是一種資源,它可以辦到自己無法辦到的事,所以“圈子”實質上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群體,於是,“圈子”就成為了很多人的靠山。
既然,“圈子”是一種資源,人也就會以它來作為評價一個人的標準。“圈子”多的人,倍受推崇,被稱之為“能辦事”“有本事”;“圈子”少的人,就會被貶損,被說成“不能混”“沒本事”。
一般來說,自己能力有限的人,喜歡構建“圈子”,用“圈子”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他的圈子就比較多;能力強的人就不太在意構建“圈子”,至少不去刻意構建“圈子”,或者說他對“圈子”比較挑剔,不會隨便去組成“圈子”。
社會的人是複雜的,大多數時候不可一概而論。有的人自己能力不強,但是構建“圈子”的能力很強;有的人,自己能力很強,但構建“圈子”的能力有限;有的人自己很強,同時構建“圈子”的能力也很強;而有的人,自己能力不強,構建“圈子”的能力也有限。
“圈子”的質量有高低之分。有的“圈子”平日裡都能稱兄道弟,一旦有了利害關係發生,馬上分歧就來了,分道揚鑣也在所不惜,這是低質量的“圈子”,被稱之為“酒肉朋友”。有些“圈子”,其中的人可以同甘,也能共苦,彼此都可以為對方做出犧牲,這類“圈子”被稱之為“鐵哥們”,是高質量的圈子。
中國的今天雖然已經擺脫了農業社會,進入了城市化生活,不再屬於“鄉村型”的“熟人社會”,但是由於傳統的慣性,大家依然熱衷於“圈子”裡的人生。社會上,很少有人不進“圈子”的,我們在大多數時候,都要仰仗著“圈子”來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