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時刻?明明很努力地思考一個問題,可腦子就像堵住了一樣,一點靈感都蹦不出來。
「寫個論文,7 天只憋出 6 個字來……」
「想個方案,折騰了兩天還是回到了原點……」
這時候,該怎麼辦?
科學家說:沒準睡一覺就有靈感了!
法國索邦大學 Delphine Oudiette 教授研究團隊發表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短暫地進入睡眠的早期階段(淺睡眠階段的 1 期)可以讓人更具創造力。
研究團隊請來了 103 名年輕人作為受試者,讓他們完成一項有點難的數字消除任務,但是裡面隱藏了一個快速解題的規律,能發現這個捷徑的受試者被認為是有創造力的。
測試題每次會給出一個 8 位數的字串,由 1、4、9 三個數字隨機組成,受試者需要應用下面的規則,從左到右,比較兩個鄰近的數字,根據規則得到一個數字,再和下一個數字比較,得到另一個數字,一直比到最後一位。得到的所有數字就是最終的答案
「相同」規則:如果兩個連續的數字相同,那麼結果就為該數字 (例如,4 和 4 的結果為 4);
「不同」規則:如果兩個連續的數字不同,那麼結果是剩下的除此之外的第三個數字(例如,1 和 4 比較後的結果為 9)。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研究人員設定的隱藏規則是:所有答案字串都具有相同的內部結構(ABCDDCB),也就是說第 5~7 位的數字(DCB)是第 2~4 位數字(BCD)的映象重複,所以在得到第 2 個數字的時候,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最後的答案。
大家可以看上面的示意圖感受一下,如果實在是弄不明白,也沒關係,繼續往下讀吧~
不過受試者必須要弄懂。在確保受試者都理解了任務規則後,進入測試的第一階段:完成 2 組共 60 次的數字消除任務。隨後受試者被告知可以放鬆休息 20 分鐘,想睡就睡。
休息結束之後,受試者進入測試的第二階段:完成 9 組共 270 次的數字消除任務。
隨後研究人員根據同時收集的腦電圖,分析受試者休息時進入的睡眠階段,將他們分成三組來分析實驗結果。
睡眠週期,從淺入深,依次是快速眼動期、淺睡眠(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深睡眠期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➊ 清醒組:49 位被試者並沒有入睡,一直處於清醒狀態;
➋ N1 組:24 人進入了淺睡眠的 1 期階段,沒有進入其他睡眠階段;
➌ N2 組:14 人進入了淺睡眠的 2 期階段,進入了更深的睡眠狀態。
結果顯示,與清醒組和 N2 組的被試者相比,N1 組有更大比例的人發現了題目的捷徑,也就是說,更有創造力。
這個結論在排除了其他混雜因素的影響,比如受試者的初始表現、清醒程度或者動機水平後,仍然是成立的。
非快速眼動睡眠的 1 期的效果非常強大。N1 組受試者休息時平均處於 N1 睡眠階段的時間只有 1.35±1.20 分鐘。可就這短短的 1 分多鐘,就使得 N1 組的被試者發現捷徑演算法的機率是其他組的 3 倍!
有 16 位大神在休息前的第一階段就發現了題目的捷徑,沒有參與之後的測試;N1 組發現捷徑的比例高達 83%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N1 階段(淺睡眠的 1 期)是介於清醒和睡眠之間的模糊地帶,在這個狀態時,你的思維可以擺脫清醒時的各種邏輯束縛、自由地奔走,就像是做白日夢時的天馬行空一樣,促進了新想法的產生。
而一旦墜入更深層次的睡眠狀態(淺睡眠的 2 期),睡眠帶來的創造力就會消失。
因此,如果想獲得創造力,一定要在睡熟之前就把自己喚醒。
要怎麼做到呢?可以學學發明大王愛迪生的做法,睡覺時手朝下握住一個有點重量的球,在剛要睡著的時候,肌肉一放鬆,球就會掉到地上發出聲音,叫醒自己,然後就可以捕捉來源於睡眠的靈感啦。
研究也用了同樣的方法:
休息階段。在一間黑暗的房間裡,被試者閉著眼睛坐在椅子上,右手拿著一個瓶子(用紅色圈出的),並小心地將手放在扶手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下次需要創造力來幫忙的時候,或許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原來如此,人體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