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週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開水白菜 油麥菜
責編 | 攸淇
● ● ●
豐富生物群在南極冰架下生活數千年
冰架佔據了地球上近1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卻是最不為人所知的環境之一。人們已經透過相機在這些黑暗寒冷的棲息地中看到了生命的影像,但很少採集到生物標本。
2018年,來自德國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AWI)的研究小組,在威德爾海東南部諾伊梅爾第三站附近的埃克斯特倫冰架上鑽了兩個洞,穿過近200米的冰架。這裡環境惡劣,溫度僅零下2.2攝氏度,但他們依然收集到大量的標本,比在有光照和食物來源的大陸架上許多開放水域的樣本還要豐富。
另一個驚喜是,這些海底動物殘骸的碳測年長達5800年,預示著一個生命綠洲可能已經在冰架下連續存在了近6000年。對冰架生物標本的後續研究將還原它們過去的故事。
► 圖片及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21015396?via%3Dihub
喜馬拉雅山超速融化,影響百萬人口水源供應
圖片來源:pixabay
在最近幾十年裡,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比最後一次大冰川擴張(400-700年前)以來的平均速度快十倍。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對14798座喜馬拉雅冰川的範圍和冰面進行了重建。
研究人員計算出,這些冰川已經損失了大約40%的面積:從高峰期的28000平方公里縮減到今天的19600平方公里左右。在這一時期,它們也失去了390-586立方公里的冰——相當於今天歐洲中部阿爾卑斯山、高加索地區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所有冰的總和。損失率取決於季風影響和地形效應,在尼泊爾東部和不丹損失得最快。冰川融化釋放的水使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了0.92毫米至1.38毫米,這與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相吻合,同時還會影響這些地區水源供應的可持續性。
►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03805-8
MIT生產出最長的柔性電池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超長纖維形式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並將結果發表在了Materials today。
在概念驗證中,研究團隊的柔性纖維電池長為14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柔性纖維電池。其他纖維電池的結構是將關鍵材料放在纖維外面,而這個系統將鋰和其他材料嵌入纖維內部,外面有保護層,從而帶來穩定、防水、可編織的特性。除被編織成可穿戴裝置外,這種材料還可以用於3D列印或定製成任意固定形狀(比如影片中無人機外殼),被製造成任意的長度,因此未來將會有更多應用場景。
► 影片和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9702121004077?via%3Dihub
發微信、打電話,不如見面三句話?
圖片來源:pixabay
遇到困難時需要朋友或同事幫助,你會選擇電話語音,還是面對面聊天?在《社會心理學和人格科學》(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探查了溝通渠道的有效性。
來自康奈爾大學和瑞爾森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490人進行實驗。在一次實驗中,尋求幫助者透過不同的渠道詢問5個朋友幫助校對半頁文字,看看哪些朋友最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並與尋求幫助者預測的最有效渠道進行比較。實驗結果與他們的預期並不一致:大多數人都低估了親臨現場的優勢。我們過去認為,人們會權衡成本和收益,只有在他們真的想同意時才會給出肯定答覆。但事實上,在面對面的場景下,人們更容易同意各種事情,甚至是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注視下說“不”會感到尷尬。
► 文章連結:
https://news.cornell.edu/stories/2021/12/best-results-ask-person-instead-over-zoom
新研究表明,單子葉植物嫁接並非遙不可及
圖片來源:pixabay
嫁接是利用植物受傷後具有愈傷的機能來進行的一種無性繁殖技術,對於作物的改良尤其重要,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單子葉植物是陸地植物中佔比較大的一類植物,包括許多糧食作物,比如玉米、小麥、水稻等,由於缺失維管形成層,不能或者嫁接成功機率極低。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透過一系列試驗證實了單子葉植物可透過胚性愈傷組織進行嫁接。研究人員透過將小麥種子未成熟胚的胚芽替換為其他種子的相似組織,發現其可發育為類嫁接體植物。此外,使用成熟胚組織進行嫁接也可形成類嫁接體。而後,研究人員在水稻中也成功進行了嫁接試驗。此項研究不僅證實了單子葉植物嫁接的可行性,也進一步證明了可嫁接能力在單子葉植物中的保守性。此外,親緣關係較遠的單子葉植物間也可成功進行嫁接。該研究對於未來作物改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47-y
商業化學品在大氣反應物中的毒性可能超過其源化學物質
圖片來源:pixabay
隨著全球城市化程序的發展,全球42億人置身於商業化學品的暴露風險中。根據《斯德哥爾摩公約》,對有害化學品的危害一般根據其在環境中的永續性、在生物體中的積累和毒性特性等進行評估。然而,由於缺乏實驗資料,及其轉化產物分析的複雜性,現有的評估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化學品本身性質的瞭解,很少考慮其在大氣中轉化的產物。
近期,發表在《自然》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空氣中的工業化學品殘留物有可能轉化為毒性更強和永續性更長的物質。研究者利用自己開發的新框架,結合實驗室和現場實驗,將篩選可疑化學品的先進技術以及矽模型結合起來,同時考慮大氣化學反應,以評估空氣中化學品的風險。透過將這一框架應用於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研究人員發現其轉化產物分佈在全球18個特大城市,揭示了先前未被披露的化學品暴露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轉化後的化學品的毒性可能更大,並且比母體化學品的永續性幾乎強出了一個數量級,暗示了空氣中與轉化產品的共存的混合物的總體的高風險性。此項研究提示了在評估商業化學品風險時,需考慮大氣化學反應,同時為環境評估提供有力參考。
►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