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公張亮 鄖公張亮第十六。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勣推薦入李世民幕府。太宗李世民即位後,任右衛將軍、封長平郡公,631年進封鄅國公。貞觀年間,因善於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侯君集謀反、隨徵高麗而立功。但其後逐漸名聲敗壞,貞觀二十年謀反,受誅。
陳公侯君集 陳公侯君集第十七。李世民心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唐太宗即位後,任左衛將軍,封潞國公,貞觀十一年,改封陳國公。貞觀年間,擔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後因私吞高昌戰利品而被彈劾,為此懷恨在心。李世民諸子爭當太子的鬥爭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圖謀殺李世民擁立承乾,事洩被殺。郯公張公謹 郯公張公謹第十八。原為王世充部下,後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入李世民幕府。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謀劃。李世民登基後,以其為李靖副將抵禦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以功封鄒國公。次年病故,僅三十九歲,諡曰襄。
盧公程知節 盧公程知節第十九。本名程咬金,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後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程知節追隨秦王李世民,先後擊敗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屢立戰功,被封為宿國公。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及玄武門之變。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後病故。
永興縣公虞世南 永興公虞世南第二十。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後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後歸竇建德,竇死後入李世民幕府。此後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八年封永興縣公。貞觀十二年病故,諡曰文懿。
渝公劉政會 渝公劉政會第二十一。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封刑國公。貞觀九年病故,追改渝國公,諡曰襄。
莒公唐儉 莒公唐儉第二十二。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蹟般逃生。後來任民部尚書,因怠於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諡曰襄。英公李勣 英公李勣第二十三,李績即徐世勣,徐懋功,又稱徐茂功,後賜姓李,為李世勣,高宗時,為避諱太宗李世民,改名為李勣。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 “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倖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祏。貞觀年間先封曹國公,後封英國公,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後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禦,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句麗。李世民死後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句麗,終於將高句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於凌煙閣。滅高句麗後次年病逝,諡曰貞武。
胡公秦瓊 胡公秦瓊第二十四。字叔寶。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衝鋒在先。貞觀年封翼國公。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諡曰壯。
其他時期 唐中宗(李顯)為上官儀繡像凌煙閣,追封楚國公。御書: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兼弘文館學士、楚國公
公元764年十一月(即代宗廣德二年),代宗在凌煙閣為郭子儀畫像,以表彰他的興唐之功。此外,馬周、褚遂良、婁師德、張九齡、張柬之、李光弼、張巡、許遠、南霽雲、李晟等人也被後來的皇帝下旨畫影象置於凌煙閣。 唐肅宗時期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河東副元帥李光弼、幽州節度使李懷仙、李抱玉、郭英乂、辛雲京、侯希逸、田神功、孫志直、白孝德、令狐彰、李寶臣、薛嵩、田承嗣、張獻誠、魚朝恩、程元振、僕固瑒、高彥崇、渾日進、李建義、李光逸、楊崇光、李懷光、張如嶽、白元光、溫儒雅、拓拔澄泌、高暉、盧欽友、成惟良,曹楚玉。
唐代宗時期郭子儀、李適等八人。
唐德宗時期褚遂良、李晟、桓彥範、劉幽求、郭子儀、馬隧、張萬福、李惟簡、柏良器、蘇定方、郝處俊等二十七人唐宣宗時期李峴、王珪、戴胄、馬周、褚遂良、韓瑗、郝處俊、婁師德、王及善、朱敬則、魏知古、陸象先、張九齡、裴寂、劉文靜、張柬之、袁恕已、崔玄暐、桓彥範、劉幽求、郭元振、房琯、寺履謙、李嗣業、張巡、許遠、盧弈、南霽雲、蕭華、張鎬、李勉、張鎰、蕭復、柳渾、賈耽、馬燧、李憕三十七人。
唐昭宗時期孫德昭(賜名李繼昭)、董從實(賜名李彥弼)、孫承誨等。
4.昭勳閣二十四功臣,指的是在南宋的時候,宋理宗寶慶二年,他把一份功臣名單交給畫師,名單上總共有二十四個人,皇帝命令畫師把這二十四名功臣的影象畫下來,然後把這些影象放在昭勳閣裡,史稱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為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美、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光、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凡二十四人。 在這二十四功臣中,只有曹彬、潘美、曹瑋、李繼隆、韓世忠是職業軍人。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後遷居洛陽,北宋宰相。後周時為趙匡胤幕僚,掌書記,曾參加策劃陳橋兵變。964年任宰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太宗時又兩次為相。992年因病辭退,封魏國公,死後諡忠獻。雖讀書少,但喜《論語》,因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曹彬(931年-999年),字國華,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初年大將。在北宋統一戰爭中擔任主要將領。曹彬是郭威張貴妃的外甥。後周顯德五年,奉詔出使吳越,累官至引進使;嚴於治軍,尤重軍紀。乾德二年率軍滅後蜀,以不濫殺著稱,升宣徽南院使。開寶七年率水陸軍10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以功擢樞密使。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為東路軍主將,因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至岐溝關被契丹軍擊敗,致宋軍全線潰退,降右驍衛上將軍。後復起為侍中、武寧軍節度使。宋真宗即位復任樞密使。死後諡號武惠。
薛居正(912~981),北宋大臣、史學家。字子平, 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自幼好學,有大志。 後唐清泰初年,舉進士不第,著《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儻,識者以為有公輔之量。逾年,登第。後晉 天福中,華州帥劉遂凝闢為從事。開運初,遷 右拾遺。 後周廣順初,遷比部員外郎,領三司 推官、 知制誥。 顯德三年,遷左 諫議大夫,擢弘文館學士,判館事。六年,使滄州更定百姓租賦。以材幹聞於朝,擢 刑部侍郎,判吏部銓。宋初,遷 戶部侍郎。 宋太祖親征 李筠及 李重進,判留司三司,出知許州。 建隆三年,入為 樞密直學士, 權知貢舉。 乾德初,加 兵部侍郎,以本官 參知政事。五年,加 吏部侍郎。開寶五年,兼淮南、湖南、嶺南等道都提舉三司水陸 發運使事,又兼判 門下侍郎, 監修 國史,監修《舊 五代史》。六年,拜門下侍郎、 平章事。 太平興國初,加左僕射、 昭文館大學士。隨 宋太宗平晉陽還京師,進位司空。六年,因服丹砂中毒而卒,年七十。贈 太尉、 中書令,諡文惠。居正好讀書,為文敏贍,落筆不能自休,著有《文惠集》30卷(《 通志·藝文略》八署作《薛居正集》30卷),今已佚。《 全宋文》卷11收其文3篇。事蹟見 《隆平集》卷四、 《東都事略》卷31及《 宋史》卷264本傳。開寶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監修, 盧多遜、 扈蒙等受命修《 五代史》。 《五代史》成,又名《梁唐晉漢周書》。後世為別於歐陽修《 新五代史》,改作《舊勢勝學五代史》。由他監修的《五代史》(即《 舊五代史》)150卷,內容豐富,資料充實。
石熙載(928年―984年),字凝績,河南洛陽人,北宋官員。後周顯德年間考中進士。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嚴謹,有禮法。北宋初期,任掌書記,後歷任開封府推官、右拾遺、左補闕、兵部員外郎、樞密副、刑部侍郎、戶部尚書、樞密使、尚書右僕射等職。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去世,終年五十七歲。追贈侍中,賜諡號為元懿。鹹平二年(999年)八月,配享太宗廟廷。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諡號:武惠,北宋初名將,是宋太祖、宋太宗時的兩朝元老,大名(今河北大名縣)人,父親潘瞞。出生於925年,在常山(今正定縣)當過軍校。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後,受到重用,參加平定李重進叛亂,鎮守揚州、潭州,累遷防禦使。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兵馬都部署,率軍攻滅南漢。後又參與平南唐、滅北漢、雁門之戰等重要戰役,被封為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遼國失敗,導致楊業全軍覆沒,潘美被削三任,降為檢校太保。987年,又復舊官。淳化二年(991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後死。李沆(九四七~一○○四),字太初,洺州肥鄉(今屬河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舉進士甲科,為將作監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館。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制誥。四年,遷職方員外郎、翰林學士。淳化三年(九九二),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俄遷禮部侍郎兼太子賓客。真宗鹹平初,自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鹹平初年改中書侍郎,又累加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諡文靖。《宋史》卷二八二有傳。
王旦(957~1017) ,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王旦自幼好學,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言、知制誥,並被封為禮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4年之中連續晉升,初為中書舍人,後為參知政事。景德二年(1005年),加封為尚書左丞。次年,升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王旦為相10餘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賢,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他推薦提拔的,但從未推薦自己的親屬做官。景德三年(1006年),除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王旦病逝,冊封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諡“文正”。仁宗即位後,為其立碑,並親筆御書“全德元老之碑”。其後,歐陽修奉旨為其撰寫碑文,蘇軾為王氏宗祠撰寫了《三槐堂銘》。有文集20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傳。
李繼隆(950-1005),大宋名將,處耘長子,以蔭補供奉官。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參與平定後蜀、江南,有軍功李繼遷擾邊,與田仁朗等率兵擊敗。從曹彬徵幽州,破契丹兵。雍熙三年(986),遷侍衛馬軍都虞侯,為滄州都部署。淳化四年(993),以河西行營都部署,破李繼遷,擒趙保忠。至道初,任靈、環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解兵權。卒,贈中書令。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仁宗時名相。王曾少年孤苦,善為文辭。鹹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曾規諫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計智逐丁謂,朝廷倚以為重。後罷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寶元元年(1038年)卒於鄆州,年六十一,贈侍中,諡文正。有《王文正公筆錄》。2005年電視劇《大宋奇案》中,張呈祥曾飾演王曾。
呂夷簡(978-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漢族,壽州(治今安徽鳳台)人。祖籍萊州(今屬山東),祖父呂龜祥移家壽州(治今安徽鳳台)。宋代著名政治家。宋真宗年間以刑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宋仁宗立,任宰相。他輔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臨朝聽政的情況下,正確處理北宋國內國外諸多矛盾,保證了北宋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宋代名相之一。慶曆二年(1042年),呂夷簡因風眩病倒。不久,呂夷簡病故。諡文靖,後配享仁宗廟。
曹瑋(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寶臣。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時名將,宋初名將曹彬第四子。 曹瑋出身將門,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少年時便隨父親在外任職。真宗即位後,任內殿崇班、渭州知州。他馭軍嚴明,賞罰立決。知鎮戎軍時,招降外族、襲破李繼遷,並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 李繼遷死後,曹瑋上疏請趁機攻滅李氏政權,但未獲准許。他親自率軍帶回歸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輕舉妄動。此後與秦翰破章埋族於武延川,分兵滅撥臧於平涼,屢立戰功。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侵宋,曹瑋於三都谷大破其軍,斬獲頗多。此後累遷至宣徽北院使、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籤書樞密院事。 天禧四年(1020年),因宰相丁謂誣陷,接連降至左衛大將軍、容州觀察使、萊州知州。天聖元年(1023年),復職華州觀察使、知青州,此後歷知天雄、永興、河陽軍,官終彰武節度使,封武威郡開國公。 天聖八年(1030年),曹瑋去世,年五十八。獲贈侍中,諡號“武穆”,後世遂稱其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廟庭。寶慶二年(1226年),繪像昭勳崇德閣,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瑋為將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軍嚴整,史稱其“平居甚閒暇,及師出,多奇計,出入神速不可測”。自三都谷之戰後“威震四海”,唃廝囉每聞其名,即以手加額。
韓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漢族,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將,天聖進士。初授將作監丞,歷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範”。嘉祐元年(1056),任樞密使;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寧八年卒,年六十八。諡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軍火家、思想家。出身晉江曾氏。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諡宣靖。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公亮與丁度承旨編撰《武經總要》,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富弼(1004—1083年),字彥國,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天聖八年(1030)以茂才異等科及第,歷知縣﹑籤書河陽(孟州,今河南孟縣南)節度判官廳公事﹑通判絳州(今山西新絳)﹑鄆州(今山東東平),召為開封府推官、知諫院,知制誥、樞密副使、知鄆州、青州,樞密使,進封“鄭國公”,出判亳州。富弼多次出使遼國,對西夏情形也十分關注,他認識到遼國“委實強盛”,西夏“日漸壯大”,與古代夷狄大不相同,已是中原文明的勁敵。富弼利用自己對宋、遼、西夏三國關係的透徹瞭解,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定下來。元豐六年(1083年)去世,享年八十,臨終前上書神宗割地於西夏,已達到修兵息民。諡號“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