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清局勢
喜歡近代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晚清時期,也就是1860年前後。世界各國,只要是沒有徹底淪為殖民地的國家,基本上都走向了崛起的道路,開始了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社會發展程序。
其中,就有: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沙俄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維新,美國的南北戰爭,清朝的洋務運動。
統一、改革、維新、戰爭、運動,雖然名稱不同,但實質都是一樣的。德國、義大利、沙俄、日本、美國,這五個國家,繼英法之後,走向了大國崛起的道路,成為工業強國,成為世界列強。
這五個國家,和清朝一樣,都被英國或者法國揍過。其中,德國是捱揍次數最多的國家。同樣地,清朝也和這五個國家一樣,進行了洋務運動,意在工業強國。
然而,結果卻截然不同,清朝失敗了。最後,淪落到只能跟那些徹底淪為殖民地的國家相比較了。
更有意思的是,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經過分析發現,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前,也就是1895年之前,晚清的經濟總量是世界第一。
1895年之後,才被英國超過。1905年之後,又被美國超過。清朝覆滅,是在1912年。也就是說,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起,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朝,是世界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度。
這就能解釋很多問題了:
1. 為何晚清面臨內憂外患,還能維持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
2. 為何太平天國運動無法推翻滿清的統治?
3. 為何晚清沒有被西方列強瓜分,徹底淪為殖民地?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晚清的實力,在1840年前後,雖然遭到英法聯軍的入侵,可是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弱小。真正拉開差距,還是在1860年前後。
1840年之前,英國同清朝的貿易,長期入超。對於英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除了輸入鴉片,竟然找不到能夠與清朝競爭的方法。從這一點來說,一方面可以看到小農經濟對貿易的排斥,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小農經濟的穩固。
1840年前後,清朝是道光皇帝主政。這個皇帝即位後,就開始了勵精圖治。首先是改組軍機處,整頓吏治,清查陋規。其次是漕糧海運、改革鹽法、允許開礦。最後是平定回部,任命林則徐主持禁菸,進行鴉片戰爭。
再看看英國。在1840年前後,完成了三件大事。首先是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其次是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最後是依靠東印度公司對外殖民擴張掠奪,打下了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英國在進行海外殖民掠奪的過程中,對清朝發動了鴉片戰爭。僅僅透過一支四千人的軍隊,就擊敗了清朝,迫使清朝簽下了《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失敗,清朝都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天朝”夢還沒有醒?那這個睡眠質量也太好了。
二:地理環境
晚清無法崛起,主要是三個因素:地理環境、人口結構、國家意志。這三個因素,是遞進式的。因為地理環境,影響著人口結構,而人口結構又決定著國家意志。
許多歷史學家研究發現,中國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只是,這種萌芽狀態只表現在茶葉的種植、生產、銷售這一個生產領域,並不涉及其他生產。漢武帝晚年下了罪己詔,桑弘羊推行的許多政策也被視為與民爭利,被廢除了。
到了宋明兩朝,朝廷推行了鹽鐵茶等專賣制度,一些容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行業,全部被收為朝廷官營。僅僅在紡織業生產,出現了許多的手工作坊,有多臺人力紡織機,表現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清朝時期,紡織業生產,除了被朝廷設立的織造局壟斷外,民間的紡織作坊,擁有多少臺紡織機,也有具體的限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直無法發展起來,更無法推廣到其他生產領域。
其中根源,就在於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在於其透過氣候、地形、資源等自然條件,影響著人類社會的執行成本,包括生存成本和生產成本,進而決定這人類社會的人口增長率,包括自然增長率和機械增長率。
同時,人類社會求得生存與發展,依賴於人與人之間相互協作,進行生產。人與人之間的依賴程度,決定著集體的力量。
南方地區,指的是淮河、秦嶺以南,南嶺以北的地區,主要包括長江兩岸的省份。南方地區,氣候適宜,丘陵環繞,小型沖積平原較多,水網密佈。
因為氣候適宜,社會中的個人,無須攝入高熱量食物抵禦嚴寒,也無須儲備大量衣物,就能夠生存下來。因為丘陵環繞,動植物資源豐富,且生長週期較快,社會中的個人,透過農耕、畜牧、漁獵這些初級的生產方式就能夠生產下來。
氣候與資源兩者的作用,南方地區的人口,消耗少,產出多,生存成本極低。這裡的人口,無須相互依賴,就能以少量的人口進行社會生產。或是一個家庭,或是一個宗族,僅僅透過由血緣締造的社會組織,就能夠建立起社會生產秩序。
由此,南方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極高,特別是農業生產領域的人口增長特別高。基本上,就是一個農村家庭能夠生養七八個小孩,不用擔心養活不了,很容易形成龐大的宗族社會。一個宗族可能覆蓋幾個村莊,甚至一個小鎮。
這意味著,在古代農業社會,宗族與宗族之間爭奪水源、土地等矛盾是南方社會的主要矛盾。宗族與宗族無法打破界限,族規往往凌駕於法律之上。古代皇權不下鄉,就是迫於這樣的社會形勢。
由於生存成本低,一個人無須依賴於另一個人就能夠生存下來,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程度也就比較低。這就無法集中人口,構建龐大的嚴密的社會組織,透過社會分工,去發展經濟效益更好的社會生產。
經濟效益更好的產業,無疑是鹽鐵茶等為社會生產提供工具製造的產業,或者是為民眾生活需求提供保障的產業。放到現代社會來說,就是高階製造業以及資訊產業、航空產業等。前者就是製造各種生產機器,後者為資訊化時代提供通訊服務。
南方地區,發展出經濟效益更高的產業,在歷史上,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王朝南遷,為了抵禦北方入侵。第二種是王朝分裂,軍閥混戰。一般情況下,這種強制性的發展,非常緩慢。所以,在古代中國,南方地區基本上都是被統一的地區。
三:人口結構
南方地區,小型沖積平原或者河谷比較多,十分利於精耕細作,糧食產量很高。山地丘陵地帶,又十分有利於經濟作物的種植。加上長江流域,水量大,有利於通航,水運便利。
糧食產量高,那麼農業生產領域就能湧現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去從事其他的社會生產。經濟作物豐富,水運成本低,使得農商經濟十分繁榮。農商經濟繁榮,說的是:有大量的農產品能夠流入市場,變成商品,進行貿易。很多手工業作坊,實際上都是家庭式的農產品加工作坊,給農產品帶來的經濟附加值並不高。
晚清時期,整個南方地區的商品經濟繁榮,就是這種農商經濟的繁榮,極度依賴於大地產儲備更多的農產品。這種生產,無法發展出大型工廠,為更多的人口提供工作。只會催化土地兼併,使得更多的人口淪為佃戶,透過經濟掠奪佃戶,降低生產成本。
佃戶失去耕地之後,在生存成本極低的情況下,艱難地存活著。農商經濟因為無法發展,根本無法為這些失去耕地的佃戶提供工作崗位,將他們從農民變成手工匠人。這個時候,南方地區,除了沒有相關產業革新技術之外,還抑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長。
所以,在沒有技術革新的情況下,南方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就會陷入停滯。這就是古代南方地區,依賴於中原人口南遷才得以開發的根本原因。中原人口南遷,給南方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才得以開發。
總結來說,南方地區生存成本和生產成本雙低的情況下,十分不利於技術革新,不利於產業的發展。
在大一統王朝的作用下,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引動著整個王朝內部的人口結構。大量人口被吸引到南方地區,而資本總是追逐著人口流動的方向。
對於清朝來說,整個版圖內,在地理環境影響下,人口生存成本與生產成本雙低的地區,只有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由此成為整個社會發展的核心。繼而導致了整個社會的人口無法向工業生產領域流動,大量人口囤積在農業生產領域。
四:國家意志
國家意志,即全體國民求生存與發展意志的集合。這個定義來源於兩個方面:
1. 馬克思有一個偉大的發現:人只有滿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質需要,才能做其他事情。
2. 叔本華哲學的一個發現:人類與其他生命一樣,只是求生意志的外在表現,這種表現被稱為意志世界的表象。
結合這兩個方面,便是國家意志的定義。在晚清,人口大量囤積在農業生產領域,無法向工業生產領域流動,技術無法革新。這就決定了晚清政府的一切決策,前提條件都是為了保障農業生產領域龐大人口的生計。
這些人口,無法向工業生產領域流動求生,只能透過修建水利設施,透過開荒得到更多的耕地,透過引進高產農作物得到更多的糧食。晚清政府的一切決策,必須以這些人口求生存與發展的意志為先。
進一步地說,受社會的影響 ,進入晚清朝堂的那些人物,也只會想到這些。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晚清政府的官員,只會想到推廣來自於美洲的高產農作物,全力發展農業生產。他們不會想到透過引進國外的技術,繼而大力興辦工廠,為更多人口提供工作,解決社會問題。
所以,在鴉片戰爭戰敗結束之後,道光皇帝勵精圖治,意在革新振作的一系列行動都戛然而止。這就陷入了歷史的迴圈,和以往各個王朝一樣,農民起義爆發了。
因為西方列強入侵,商品傾銷加速了小農經濟的瓦解,失業的人口更多了。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相比以往的王朝,規模更大。
這些農民起義,區別於秦隋元三朝末期的起義,與漢唐明三朝末期的起義非常相似。前者,爆發農民起義後,不會流動,而是保境安民,建立割據。後者,就非常具有流動性,四處破壞生產,裹挾民眾。
凡是流動性的農民起義,一定是不好的,如黃巾起義、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凡是不流動,建立武裝割據的,一定是好的,比如說,朱元璋透過農民起義,成功推翻元朝。
晚清時期,國家意志被分為起義、改良、革命三個方面,進行著激烈的鬥爭。起義的方面,主要是農民,與歷朝歷代類似。改良方面,就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革命方面,自然是向西方學習,由孫中山領導的一系列鬥爭。
對於晚清來說,洋務運動,得不到農民的支援,也得不到商人的支援。洋務運動的實質,就是將以往官辦的手工業生產,透過引進西方的機器,變成大型的機器工廠。這樣的改良,既沒有農民帶來的人力支援,也沒有商人帶來的資金支援,註定是失敗的。
這三個方面,都無法做到讓晚清時期的中國崛起。對於晚清來說,要驅動國家意志走向工業化強國的道路,就必須率先發展軍事工業,先抵禦外來入侵。
晚清之所以能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能夠繼續維持半個世紀的統治,在於西方列強入侵的情況下,民眾必須擁護晚清政府。不管晚清政府多麼差勁,只要其敢於抵抗入侵,就能得到擁護。利用這樣的擁護,率先發展軍事工業,晚清才能解決其他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然而,在地理環境的作用下,在人口結構的現實情況下,湧入工業生產領域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僅僅只有東北發展了一些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東北地區,在地理環境的作用下,生存成本和生產成本雙高。兩者雙高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必須相互依賴,組建龐大的嚴密的社會組織,發展更有經濟效益的產業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
在大一統王朝的支配下,東北地區必須服從於文明中心的國家意志,無法自行發展。人口以及資本只會向中原地區以及南方地區流動。這就是晚清無法崛起的根本原因。
直到清朝覆滅,軍閥割據的局面出現,東北有了自身發展的意志,人口和資本流動也被軍閥割據所阻隔,東北才快速發展起來。從而出現很多人跑到東北去打工的歷史現象。
張作霖這個軍閥,成為了最具有實力的軍閥。假如沒有日本的入侵,蔣介石與張作霖,誰能笑到最後,還不一定。
五:吸取教訓
清朝,立國在東北,接著入主中原,隨後平定南方,最後擊敗準噶爾,統一全國。解放,先東北,接著是中原,隨後平定南方,最後一路向西,完成統一。
清朝覆滅,朝代更迭,強弱興衰,依然遵循著以往的歷史規律。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干涉下,草原和寶島,還沒有回來。
我們要吸取的最大教訓,就是要深刻地認識到地理環境帶來的影響。相比清朝,人口大量囤積在農業生產領域。在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人口卻大量地囤積在中低端製造業領域。
我們既要開眼看世界,也要有自知之明,絕不能重複“天朝上國”的迷夢。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又怎麼樣?晚清時期的經濟總量是世界第一, 能說明什麼?最多說明我們在經濟上又回到了1840年的位置。
變化的是時代,而不是位置。在七十年前,勒緊了褲腰帶,也要搞頂尖的軍事科技,以保家衛國為先。三十年前,在已經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下,以經濟發展為先。
工業時代,對於一個人口大國來說,發展經濟,肯定要率先發展中低端製造業,建立完整的工業生產鏈。因為中低端製造業的物資生產,關係到廣大民眾在工業社會的基本物資需要。所以,三十年前,就得反覆強調製造業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
到了今日,中低端製造業明顯生產過剩,控制其規模,限制人口和資本繼續往這個生產領域流動,是必然的選擇。這個時候,還在鼓吹製造業是國家發展的核心,這顯然就是重複晚清的悲劇。這與晚清,全國人口大量囤積在農業生產領域,沒有什麼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是時代變了,晚清時期是農業社會,現在是工業社會。然而,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是沒有變化的。
全國的人口和資金,依然大量地被吸引到南方地區,從事著經濟效益極低的社會生產,反覆內卷,造成了人口增長緩慢,失業率上升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與晚清,引入美洲的高產農作物,極力推廣,興修水利,大量開荒,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在南方地區,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極低,根本無法集中人口進行社會分工,繼而發展經濟效益更高的產業。
要發展經濟效益更高的產業,位置決不能放在南方地區,應該放在東北,至少是黃河以北的地區。所有的高科技產業,都應該向黃河以北遷徙,才能快速地發展起來。以產業遷徙帶動北方的發展,繼而調整人口結構,才是未來的方向。
任何鼓吹南方經濟發展強勁,鼓吹製造業才是中心的那些人,要麼是認知太低,根本不懂歷史,要麼是別有用心。
全文完,感謝閱讀,期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