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將有天下(三)
身為女兒身,心卻是男兒心!江山無改,王命誰歸?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而天下諸侯中能與秦國一爭高低的已經沒有了。莒子決定三路出擊,一路去魏國刺殺太子悼,一路去趙國結交贏異人,第三路則去秦國的咸陽佈下一張天羅地網,以策應莒士組織的千年大業,但目前最大的任務是結交華陽夫人,助嬴異人成功坐上儲君之位。
公元前247年,嬴政登基為秦王。
第一步計劃已經成功,莒士組織已經成功控制秦國的朝政。於是莒子決定把計劃往前推進一步:實現太公的遺願:呂氏將有天下!一方面繼續支援呂不韋控制朝政,獨攬大權;另一方面把嫪毐從幕後推到臺前,逐步崛起,以防呂不韋遭到不測而對朝堂失去控制;最後在嬴政的子嗣扶蘇的思想教育方面入手,著手復興呂氏。
最後該計劃也因趙高,李斯的意外入局而破產。
胡亥雖然也是姜呂子孫,但是他對姜呂並無實質感情。於是莒子制定新的計劃:一方面在胡亥的子嗣方面進行洗腦計劃;另一方面則在宮外尋找機會。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起大旗,發動起義。天下人苦秦久矣,大澤鄉起義的爆發,就像在病入膏肓的人身上撕了一個大口子,再也無法挽救了。隨後農民起義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幾個月的時間內,各地就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莒子抓住時機,派呂臣打入大澤鄉起義的內部,而呂臣也迅速成為起義軍的領袖之一。攻入陳縣後,呂臣迅速傳出風聲:陳勝入駐陳縣,這是天意,天命歸陳。呂臣挖的坑,陳勝果然往裡跳。
陳勝住進了陳縣的王宮,自稱陳王。這麼好大喜功的人是一定會被莒子拋棄的,只是時機還沒到。
此時領導層發生分歧,陳勝想乘勝追擊,直逼咸陽,直接當全天下的皇帝。但是吳廣在呂臣的支援下想攻打滎陽,然後渡過黃河直取河東和晉陽地區,然後憑黃河和太行山才有自立的資本。
後者無疑是正確的,也是莒子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但是愚蠢的陳勝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執意要攻打函谷關。
於是兵分兩路,周文帶人打函谷關,吳廣帶人打滎陽。本來打一個地方,人馬是夠的,但是人員一分散,就顯得力量不夠了。所以兩邊打的都不是很順利,不久章邯就打敗了周文,直取滎陽。
呂臣一見大勢已去,殺了吳廣,帶領部隊返回陳縣。在返回的途中,莒子已經替他處理掉了陳勝,所以呂臣名正言順的打著替陳勝報仇的旗號,重新收復了陳縣,並穩定了局勢。
後面雖幾經爭奪,但是呂臣在陳縣站穩了腳跟。莒子見呂臣這支部隊翻不起什麼大浪,於是去尋找新的機會。
在風起雲湧的起義浪潮中,最突出的莫過於項梁,項羽兩叔侄。於是莒子安排了一個人到項羽的旁邊,以便掌控局勢,這個人就是虞姬,其實虞姬姓呂,名虞。後面的結果你們都知道了。項羽烏江自刎,虞姬也跟著去了。
呂雉本不在莒子考慮的範圍內,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姜呂子孫,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莒士組織。但是她的老爹硬是把她拉到了這個局裡,因為他非常看好劉邦這個小混混。於是她就嫁給了他。
劉邦家不但窮,還有一個寡婦給他生的孩子,可以說沒有比這更爛的家庭環境了。呂雉家裡還是稍有財資的。但是就算這樣,呂雉絲毫沒有嫌棄劉邦,反而種地養蠶,孝順父母,養兒育女。是一個模範妻子。
莒子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劉邦雖然整日花天酒地,到處鬼混,但是他的領導能力,親和力是超出一般人的,於是把另一個雞蛋放到了劉邦這裡。並打算激發一下他的鬥志,也許能成事。
沒多久有一個押人去驪山的差事,蕭何推薦劉邦去,劉邦本來是不願意做這份苦差事的,但是一想到有錢賺,有酒喝,他就同意了。
在經過芒碭山的時候莒子安排了一場戲,讓劉邦斬了一條大蛇,然後又經由一個老婦人之口說出了他斬的是白帝之子,而他是赤帝之子。從此劉邦真的相信自己是天選之子。
沒多久劉邦娶了一個小妾戚夫人,年輕漂亮,所以經常陪在劉邦身邊。而呂雉卻被項羽抓去在楚國吃牢飯。在莒子的幫助下,呂雉成功脫險,脫險之後,莒子給呂雉好好的上了一課。從此呂雉已死,活著的是一個莒士。也有人說是白帝之子在復仇。
劉邦還是整天和戚夫人在一起,在戚夫人的吹風下,劉邦動了想換太子的念頭,並想很快實施。莒子拿著太公留下的令牌請來了商山四皓,最後劉邦才放棄了這個念頭。從此劉邦知道,呂雉再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劉邦在做所有重大決定的時候都會徵求她的意見。她也在誅殺韓信和彭越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威信,為以後姜呂子孫執掌大權打下基礎。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去世,呂雉四日秘不發喪,其實是姜呂子孫在商議到底是直接接管政權還是過度一下,兩派爭論的很激烈,最後還是決定讓呂雉穩定一下局勢。
於是給劉邦辦喪事,劉盈繼位。從劉盈剛一繼位,呂雉就開始做工作,讓劉盈改姓呂,劉盈很孝順,但是改姓不行。
劉盈畢竟是呂雉的親兒子,還是不忍心下手。於是劉邦的其它兒子就遭殃了,能威脅到呂氏天下的都殺掉,老實的也必須都娶呂氏的女子為妻。
呂雉見時機成熟,就和劉盈講:你如果不改成呂姓,就不要叫我娘了!
第二天,劉盈自盡於未央宮。呂雉趕緊讓莒士從宮外抱來了一個呂氏子孫,冒充劉盈的兒子,取名劉恭。
呂雉問王陵:立呂氏為王可好?
王陵:我等與高祖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呂雉又問陳平:立呂氏為王可好?
陳平:高祖可立劉氏為王,陛下立呂氏為王,有何不可?
次日,陳平為右丞相,審食其為左丞相。王陵以病告老還鄉。
從此呂雉大封呂氏為王。到呂雉將死之時,已有十幾個呂氏子孫為王了。
公元前180年,呂雉駕崩。臨死前,她封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為相國,統領南軍。
並叮囑呂氏兄弟好好教導少帝劉弘,一旦時機成熟,則呂氏當有天下!
可是呂雉一死,陳平,周勃趁勢而起,把呂氏屠戮殆盡,莒子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基業,一夜回到解放前。卻便宜了劉恆這小子。
從此,姜呂子孫認為劉氏辜負了他們,立誓誅滅劉氏,搗毀漢朝。
這次莒士組織在幫助呂祿,呂產兄弟時,遭到了重創,幾乎全軍覆沒,因為這次他們的信心很足,所以把家底都賭上了,結果輸了。
當姜呂子孫再次站在歷史舞臺上的時候,已經是三百多年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