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改革的實行,歷史的地位越來越高,極有可能取代英語成為主科課程。前段時間,一個朋友讓我推薦一些歷史書籍,給他正在讀中學的孩子提升這方面的素養。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本《歷史學是什麼》,葛劍雄教授數年前寫的一部歷史入門書。說它是本入門書還不夠準確,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歷史開智書,讀後會有一種撥雲見日的爽感,讓你欲罷不能。
歷史看似是一個人盡皆知、誰都會用的概念,但是一旦深入瞭解,歷史這個詞就有些捉摸不透了。那麼歷史究竟是什麼呢?葛劍雄教授在這本書中,從歷史的來歷、歷史的型別、為什麼要了解歷史、怎樣學習和研究歷史這四個方面,向我們層層剝開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教會我們應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來讀歷史,我們從歷史中可以收穫什麼。
一、絕對的真實歷史是永遠無法獲得的,就像絕對真理一樣
如果第一次聽說我們所學的歷史都是被閹割過的,那麼你會是怎樣的感受?憤怒還是不甘?即便如此,那又怎樣呢?不過,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困惑,如果歷史都不可以相信,那還有什麼可以值得我們信賴呢?
直到我讀了這本《歷史學是什麼》,一切疑團都解開了。作者如是說,“必須承認,絕對的真實歷史是永遠無法獲得的,就像絕對真理一樣。一個人,無論多麼偉大,只要沒有留下記載,他的行為和思想就會隨著他生命的結束而永遠消失,而即使留下了記載,也會隨著時間不斷消減。”
書中還旁引了一個流行觀點,“儘管歷史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任何人記載下來的歷史都不能避免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感情的影響,其他人的理解和研究同樣如此,因此從來就不存在什麼大家都能接受的客觀、真實的歷史。”
這些觀點讓我想起《明朝那些事兒》中的一句話:“史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寫。”如果把歷史比作一道大餐,那麼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做這道大餐。
那麼,做菜的是哪些人呢?其實,做菜的原料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歷史上那些客觀存在過的事實,但是做菜的廚師就大有講究了,每個廚師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和私房菜,還有獨家秘方。我把這些廚師分為三類:
第一類廚師是史官。這些可是御用的正宗大廚,他們世代相襲,做菜的原料應有盡有,可是秘方是祖傳的。
這個祖傳秘方正是“春秋筆法”。說到“春秋筆法”這個祖傳秘方,祖師爺還是孔子。
孔子在做菜的時候,遇到尊者、親者、賢者,都想盡辦法迎合他們的特殊口味。他採用“隱惡揚善”的獨特秘方,儘量多配置些有益的原料,不利的原料即使無法完全捨棄,也加以調料隱蓋其味。
這種將明善惡、寓褒貶作為烹飪的首要目的,對於同樣的原料往往用不同的調料來表達廚師的口味,這就形成了後世所謂的“春秋筆法”。
孔子傳下來的“春秋筆法”,成為中華正宗菜餚的配方,也是成為御用大廚的必備基本功。這套“春秋筆法”固然維持了中華菜餚獨特的價值觀念,但其消極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這些史官可以不顧歷史提供的各種食材食料,隨意地取捨、任意地拔高或貶低,甚至不惜篡改,以迎合少數人的口味。
第二類做菜的是統治者。嚴格說來,他們不是廚師,但是他們是公司的CEO。“勝者王侯敗者寇”,作為歷史的勝利者,他們總有些特殊的口味和特殊的權力。比如,對勝利者極盡美化、對失敗者肆意詆譭比比皆是。
皇帝作為公司的最高統治者,不能排除他會運用手中的權力強制新增些自己的特色口味。比如唐太宗就告訴大臣,他所做的都是為了安定社稷,造福萬民,自比是周公誅管蔡,史官執筆時沒有必要隱諱,應該修改、刪除浮誇不實的地方,直截了當地把事情記下來,這實際上就是為“玄武門之變”定下了調子,史官怎敢不遵照這一調子來配菜呢?
第三類廚師是些野史官們了。這些都不是欽定的在野廚師,他們的選料用料不是藏於廟堂官廳,而是流傳於“野”,所以很有些野味,講究原汁原味,而且配方獨具地方特色,長期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但是,這些野味的品質不能保證,良莠不齊,還需要食客加以鑑別。
所以,歷史本身是真實的,是客觀存在過的事實,但是因為有了這三類廚師,他們做下來的菜,都不能避免自己的口味、配方和情緒的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歷史是沒有真相的,也許只有最接近真相的歷史。
這也是作者在書中所要表達的一個觀點:真實的歷史依然是歷史學家永恆的追求,因為離開了真實,史學就沒有任何價值,就不成其為科學。如果我們把真實理解為相對的、可以逐步接近的,對真實的追求就是可行的,並且會不斷取得進步,使我們越來越靠近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