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是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列寧在考察俄國革命現實政治鬥爭需要、無產階級意識培育、科學的意識形態確立的基礎上,創造性闡釋了科學的意識形態學說;同時,他受革命現實主義與工人現實運動困境雙重邏輯影響,不僅著重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勞動階級的意識形態,而且判定布林什維克應是新型政黨的意識形態特質的生產者。列寧對上述問題的肯定性回答,使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與蘇聯命運緊密相關。再思列寧解決時代實踐問題是為了汲取其智慧,由此帶給我們啟示,即中國共產黨人應不忘初心,自覺承擔起創新意識形態革命理論和實現偉大社會革命的重任。
眾所周知,理解意識形態是開啟現代政治與社會革命邏輯的一把重要鑰匙。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是現代政治邏輯最廣泛的演繹,它指向人類的世界觀、價值觀,妄圖改變人類的思想觀念,實現對人的征服;無產階級除了完成自身的政治革命外,還要完成社會革命,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繼而實現人的徹底解放。這條由政治革命向社會革命轉換追求人類解放的道路,離不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布林什維克適時應運而生,它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擔負起了推進無產階級政治革命轉向社會主義社會革命的偉大使命。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之所以能夠承擔起該歷史使命,是因為列寧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終堅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緊緊把握住時代轉變的主題,在艱苦卓絕的理論探索中,確立了科學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並對其進行了創造性闡釋,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使其符合時代發展要求,並將之融進布林什維克革命的實踐活動當中。
一、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特質的前提:列寧對科學的意識形態學說的創造性闡釋
在從19世紀邁向20世紀的重要轉折點上,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引發了資本主義體系內部矛盾。在這樣的背景下,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處境艱難,俄國沙皇對現狀極度不滿,新興資本家亦是頗多怨詞,工人罷工運動更是此起彼伏。因此,發起工人運動的組織開始在俄國工業集中的城市出現並迅速發展,與此同時,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由於內外交迫,陷入危機。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現實中,“馬克思的意識形態學說在傳播中受到了各種各樣社會思潮的侵襲”。在俄國日益複雜的境況下,列寧必須著手解決混沌無章的各種思想、混亂無序的工人運動、忙亂無依的人民群眾彼此交織在一起所造成的重重困局,對馬克思意識形態學說進行時代轉換已然迫在眉睫。從列寧自身來說,他“是一個富於革命精神的領袖和領導革命的領袖”,“在20世紀初不僅憑直覺,也不僅在策略上,而且在理論上也已經天才地預見到並描繪了人類生活中日益迫近的偉大革命的時代”。探究其緣由,一方面是因為列寧能夠根據實踐變化需要和現實鬥爭中理論發展的需要,把握住時代主題;另一方面是因為他透過對所處的思想環境、政治環境和鬥爭環境的科學分析,認識到對馬克思主義俄國化進行闡釋時融入意識形態邏輯分析的極端重要性。
1.現實政治鬥爭的需要推動列寧以理論化的方式表達無產階級的利益
“理論符合現實是理論的唯一標準。”理論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取決於理論闡釋者在面對時代問題時對理論的選擇、運用與發展,只有符合時代需要的理論才是與時俱進的理論,才能實現理論武裝群眾。在這個時期,馬克思主義在同其他非馬克思主義學說的論戰中繼續傳播,並逐漸在關於俄國發展形勢的理論論戰中居於主導地位。雖然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尚處在童年期和少年時期,但是俄國資本主義已有所發展,工人階級數量急劇增加,罷工運動不斷擴大。群眾性的工人運動將會走向何方,就成為列寧思考的重心。當時整個俄國思想界對俄國形勢的判斷是參差不齊、混亂無序的,尤其是在如何協調個人行動與群眾參與現實政治鬥爭方面存在較大爭論。所以,列寧提出了關於“全部歷史正是由那些無疑是活動家的個人的行動構成的”和吸引群眾參加以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為目標活動的理論,並對之進行了現實思考。
在當時,複雜的現實狀況和理論界的混亂狀況對於在新的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嚴峻挑戰。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極大地影響了無產階級對階級鬥爭理論的科學認識,二是嚴重影響了正確理解作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理論支柱的唯物主義歷史觀。而這二者歸根結底都直指對唯物主義的方法的詰難。在列寧看來,只有科學認識階級鬥爭理論,才能明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只有捍衛唯物主義的方法,才能應對出現的危機。為此,他在闡釋與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的方法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兩種社會關係的區分,一是物質的社會關係,二是思想的社會關係。而區分這兩種社會關係有助於認清意識形態的獨立性及其同物質的社會關係的緊密聯絡。
列寧在把握當時資本主義現實特徵的基礎上認為,一方面,大資本給勞動者造成了社會災難,如受壓迫、受欺凌、身心受摧殘;另一方面,勞動者又必須從爭取經濟利益、保證生存出發,克服來自經濟壓迫、政治統治、思想毒害、文化侵蝕等的綜合影響。正是這些社會災難“啟迪工人的思想,把隱約的和模糊的不滿變成自覺的反抗,把零星的無意義的小騷動變成爭取全體勞動者解放的有組織的階級鬥爭,這一斗爭從這個大資本主義存在的條件本身中吸取力量,因而絕對有希望獲得可靠的成功”。然而,在現實生活與政治鬥爭中,忽略了“把從事物質財富生產的人口同‘意識形態的階層’加以比較”的重要性,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是勞動階級的意識形態”。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列寧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是勞動階級的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列寧基於對俄國命運的深切關注以及對無產階級運動未來前途的憂心焦思,並以親身的革命實踐為依託,決定透過理論鬥爭的方式實現對社會行動的訴求。因此,列寧透過嫻熟運用唯物主義的方法對俄國資本主義發展進行了詳細分析與闡述,得出“俄國當前的資本主義發展是緩慢的”這一結論,並在此基礎上,又透過認識與分析俄國社會現實的結構和社會變動,為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傳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論支撐。這些是“列寧有可能對俄國社會的力量對比的每一個情況、移動和改變做出準確而天才的判斷的基礎和認識”的必要條件。
2.培育無產階級意識,實現無產階級黨性原則批判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工人運動本身不能產生革命的社會主義意識,而必須從受過教育的先進知識分子那裡獲得社會主義意識,這個觀點是列寧、考茨基、維克特·阿德勒和在這一點上強調與工團主義者有所區別的許多社會民主黨領袖所共有的。當資產階級因利益而強化掌控的國家權力統治功能、壓榨工人階級時,工人階級必須在無產階級型別政黨領導下實現內部團結,這“有助於根除一切偏見和神話,使社會主義者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聚集起來,由其餘的集團組成一個民主主義政黨”。
社會主義知識分子最重要的是應該從俄國曆史與現實中尋找問題的解答。一方面,社會主義知識分子“理論工作的方向應當是具體地研究俄國經濟對抗的一切形式,研究它們的聯絡和一貫發展,凡是這種對抗被政治史、法制特點和傳統偏見所掩蓋的地方,都應把它揭示出來。理論工作應當把我國現實作為一定生產關係的體系給以完備的說明,應當指明勞動者在這個體系下遭受剝削和剝奪的必然性,指明經濟發展所昭示的擺脫這個制度的出路”。另一方面,社會主義知識分子必須做到兩個領會。一是“工人階級的先進代表領會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二是“領會了關於俄國工人的歷史使命的思想”。只有在這兩個領會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俄國無產階級革命。
在上述基礎上,還必須透過先鋒隊的先進戰士——社會主義知識分子對工人階級進行必要的灌輸,才能真正把“工人團結為一支政治力量”。該問題的根本就在於實現無產階級黨性原則的批判性與革命性相統一。工人階級誕生於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時期,其日常生活、工作環境,以及與此相隨而生的資產階級觀念隨時都會透過各種文化載體和媒介影響工人階級,這表明工人的文化教育是資產階級政治思想統治的產物。要克服這種困難,需要工人階級實現思想上的統一、組織上的統一。這“兩種統一”的實現離不開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種陣營的明確區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無產階級黨性原則批判性與革命性的統一。對真正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而言,必須堅持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的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
列寧在堅持唯物主義的方法基礎上,強調了實現無產階級黨性原則的批判性與革命性統一的重要性。如果工人運動缺乏政治方向,就會“屈從於民主革命的資產階級的領導,並使工人在組織上和意識形態上存在喪失自主性的危險”。事實上,工人的現實境況是工人運動自發性深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支配,其一,資產階級擁有巨大的意識形態優勢——它的意識形態歷經幾個世紀錘鍊,更久遠、更普遍,並且在掌握文化教育控制權的助推下,其意識形態日常化滲透無處不在;其二,“因為自發的工人運動就是工聯主義的、也就是純粹工會的運動,而工聯主義正是意味著工人受資產階級的思想奴役”。這是因為,工人群眾並沒有在“其運動程序中自己創立的獨立的意識形態,那麼問題只能是這樣:或者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或者是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這裡中間的東西是沒有的(因為人類沒有創造過任何‘第三種’意識形態,而且在為階級矛盾所分裂的社會中,任何時候也不可能有非階級的或超階級的意識形態)。因此,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任何輕視和任何脫離,都意味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加強”。所以,“我們應當堅決地同一切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作鬥爭,不管它披著怎樣時髦而華麗的外衣”。
3.確立科學的意識形態,定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與發展的理論座標
20世紀初俄國沙皇對外發動戰爭、對內鎮壓工人罷工,引發了一系列政治、社會、經濟事件,列寧也受到迫害,顛沛流離。他在艱苦環境中繼續從事無產階級革命解放事業,並極力消除因1905年俄國革命失敗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造成的不良影響。這種不良影響突出表現在黨內出現了悲觀情緒和消極的革命念頭,其中有不少人逐漸偏離馬克思主義信仰,甚至出現了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的消極現象,尤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論叢》知識分子群為代表,他們完全主張哲學上的經驗批判主義觀點。對此,列寧決意“無論如何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意見”。他能夠說出自己的意見,主要得益於他“深刻地掌握了辯證法,所以在理論上實踐上都十分善於克服抽象地對待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永遠不能從一般和總體中看到特殊和特點,正如實用主義不能從特殊中看到一般一樣”。“這種非凡的辯證性和靈活性是列寧的歷史活動的基本特點。”特別是針對波格丹諾夫經驗一元論孤立地、極端地堅持生產力對於意識形態來說具有首要性的學說,並對意識形態分立,即“規範性的意識形態與認識性的意識形態之間對立日益加劇,並把不同階級分化為兩個社會”這樣的論斷進行了透徹說理。
在列寧的革命實踐視閾中,哲學問題投射到現實社會中,始終被看作一個政治問題,而政治總是和意識形態緊密相關的。出於政治現實的需要,列寧在反駁經驗批判主義的認識論知識分子群時提出“任何意識形態都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可是,任何科學的意識形態(例如不同於宗教的意識形態)都和客觀真理、絕對自然相符合,這是無條件的”。列寧這個命題的提出,是列寧早期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活動過程中自覺地、“完整地、確切地和充分地敘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的必然結果,更是列寧始終堅持按照“馬克思認為他的理論的全部價值在於這個理論‘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這一內在邏輯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工作。這也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意識形態”的真理性的本真核心。
二、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
在列寧從科學方法論與工人解放的綜合角度提出與界定了科學的意識形態之後,誰來承擔發展該學說的歷史使命就成為一個嶄新的課題。事實上,只能是無產階級政黨自覺擔負起這個歷史使命。因為“無產階級的黨是一個自由的聯盟,建立這個黨就是為了同資產階級‘思想’(應讀做:意識形態)作鬥爭,為了捍衛和實現一種明確的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
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就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前提下,透過對時代特點的準確把握,以推動無產階級組織與無產階級思想的統一為契機,實現無產階級革命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繼而達到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實踐的最高組織形態,即建立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並透過社會主義制度捍衛工人解放事業。同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並以此統領社會思潮與文化的前進方向。
我們發現,在推動無產階級工人運動的過程中,列寧基於革命現實運動的需要,深刻領會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所以他才能夠正確區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因此,他在深化布林什維克作為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理論特質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正是“由於列寧擁有結合革命理論和實踐的非凡稟賦,因此使得這個派別顯得特別重要”,他才能夠遵循“為了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的邏輯要求,這為我們理解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提供了切入口。
第一,之所以要凸顯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是源於列寧在革命現實主義與工人現實運動雙重邏輯影響下,對馬克思主義是勞動階級意識形態這一論斷的強調。我們通常理解布林什維克是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是依據其特徵,即保持思想上的純潔性和革命性、強調組織上的集中制、堅定靈活的策略原則這三個方面。在這三者中,尤為重要的是思想意識問題。我們知道,作為個體或者階級存在的群體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體現了一種社會關係,這種社會關係是人類交往實踐的總和。交往的實現,離不開人類文明,在人類文明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由於利益矛盾衝突的不可調和,國家作為強力機關出現。在這種人文環境中,國家統治階級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便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與經濟基礎相對應的上層建築的功能。對此,恩格斯說:“國家作為第一個支配人的意識形態力量出現在我們面前。”
恩格斯強調意識形態在歷史發展與現實政治中發揮著重要功能。在他看來,法國革命掃蕩了封建的最後殘餘,清除掉覆蓋在資產階級身上的中世紀意識形態的最後殘留物,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意識形態——政治自由主義。它包括兩點:“一是政治就其特徵而言乃是一種彼此對抗的利益之間達成非強制性協調的藝術,二是民主程式乃是達成這種協調的唯一有效方法。”政治自由主義在成為資產階級統治合法化的意識形態根源後,他們反對任何威脅資本主義國家統治的行為,尤其對無產階級不滿政治的抗議行為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除了暴力手段之外,他們還希望透過政黨政治、普選、議會等民主形式銷蝕、軟化、俘獲無產階級。此時,無產階級本身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組織上、策略上還存在不少無法克服的問題,致使其階級力量不能夠實現有效聚合。馬克思發現了無產階級被掩埋在資本中、被囚禁於金錢與權力的赤裸關係中的事實,而要破解這種困境需要一場比法國大革命更徹底的社會革命,才能助推工人擺脫貧困、反抗剝削,進而實現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實現人的解放。
儘管馬克思為工人階級提供了全新的意識形態,但在俄國這樣落後的國家中,需要克服的困難仍然還有很多,突出表現在傳統與現代、有教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與思想道德滯後的無產階級和農奴之間確實存在尚待縫合的裂隙。這個裂隙必須由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布林什維克來進行縫合彌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的結合。然而,資本主義政黨政治的發展卻給工人團結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毋庸多言,資產階級正是透過政治與輿論不斷的交叉控制實現了對被統治階級的統治,這並不意味資產階級內部矛盾得到消除,資本主義黨爭仍會造成資產階級內部的分歧。於是,作為機器大工業產物的工人階級,便時常被資產階級當成爭奪權力的工具。在馬克思看來,資產階級內部權力鬥爭傾軋司空見慣,一旦無產階級訴求超越資產階級統治下的容忍限度,資產階級必然會作出反撲,對無產階級實行鎮壓。無產階級政治要求的核心是爭取經濟利益以及生存與發展的條件,而資產階級國家卻是“資本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該類共和國主要體現為,“在不同的財產形式上,在社會生存條件上,聳立著由各種不同的,表現獨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築。整個階級在其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係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這一切。透過傳統和教育承受了這些情感和觀點的個人,會以為這些情感和觀點就是他的行為的真實動機和出發點”。列寧此時處於沙皇政府的統治之下,對馬克思關於此問題的論述感同身受,要擺脫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列寧必須強調無產階級政黨先鋒隊在勞動階級意識形態中的統領地位,這是因為“在馬克思主義中,它又有著特殊的歷史。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社會民主黨內爭論起,它就在(1)政黨理論,(2)領導權理論,(3)聯盟政策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正是因此,列寧才不止一次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勞動階級的意識形態。所以,布林什維克一刻都不應該放棄馬克思主義作為其科學的意識形態的靈魂地位。
第二,布林什維克擔負著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特質的生產者的歷史使命。馬克思曾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當時俄國正處於沙皇政府專制統治的環境中,秘密警察制度同強大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機器既合作又分歧,並且在它們共同作用下,壓迫並未減少,尤其是無產階級的整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道德、教育生存環境更處於一種低限度的腐朽敗落中。這是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特質的生產者的生存境況。無產階級要實現自身歷史使命,就不能逃脫歷史與現實的限制,而是要透過無產階級運動的理論表達,即由作為先鋒隊的布林什維克來承擔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重任。
布林什維克之所以能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產生的眾多政黨中脫穎而出,恰恰得益於列寧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組織改造與指導思想上的馬克思主義化。俄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深刻變動下催生了數百個政黨和政治組織。按照政黨派別分類主要包括社會主義(革命)型別政黨、自由主義型別政黨和傳統保守主義政黨三類,而在社會主義(革命)政黨內部又出現了社會民主派與新民粹派之分,其中社會民主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派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林什維克和孟什維克)、民族社會主義黨、崩得(“立陶宛、波蘭、俄羅斯猶太工人聯盟”)、革命烏克蘭黨、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愛沙尼亞社會民主聯盟、亞美尼亞社會民主黨“格恩恰克”(鍾)等幾個派別;而新民粹派主要有無政府主義、社會革命黨人、白俄羅斯社會主義村社、民族新民粹黨、亞美尼亞達什納克楚黨(亞美尼亞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波蘭社會主義黨等。在1905—1907年間,上述幾個主要政黨的人數分別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70000人、社會革命黨人65000人、俄國立憲民主黨50000人、十月黨人(1905—1914年俄國大地主和工商業資產階級型別政黨,又稱“10月17日同盟分子”)50000—60000人、君主帝制派100000人。
雖然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有分歧,但在革命目標上還保持著立黨之初的追求,其政治影響力與社會影響力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他們經歷了長期的理論宣傳,能夠深入工人運動,切身體驗到工人生活的不幸,並適時組織工人罷工運動,以爭取工人生存和工作環境的改善,從而促成了保護工人權益的勞工立法。但由於沙皇政府對工人歧視,致使其在制定勞工立法的同時又設立了工廠檢查機關,以此嚴密監控工人階級,這就激化了沙皇政府與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的工人罷工浪潮此起彼伏,“在1905年革命時期達到頂點。幾乎全國的所有行業、所有地方都發生了罷工,工會和蘇維埃也遍佈開來。政府在1905年12月宣佈工人罷工合法化,1906年3月宣佈工會合法,希望透過罷工和工會的合法化,以及允許工人選舉代表參加新一屆國家杜馬等做法,讓工人運動走向更為和平的道路”。這種情況的出現給布林什維克帶來了巨大挑戰,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問題是“工人中的很多活動家和很多‘有意識的’工人經常抱怨,普通的工人階級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醉生夢死,消極悲觀,從娛樂小說、音樂廳以及(戰爭前夕)品味低下的電影院內尋求刺激,渾渾噩噩地度過蹉跎歲月”。
應該說,在工人生活現實與革命未來圖景的雙重效應下,列寧不得不多次重申布林什維克作為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特質的生產者的歷史使命,而要實現這個歷史使命,需要在工人階級政黨布林什維克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學說武裝群眾,建立與無產階級相適應的革命氛圍、革命文化,最終實現以革命的方式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布林什維克應該自覺承擔起意識形態生產者的歷史使命,只有這樣,布林什維克才能領導工人階級實現其作為意識形態生產傳承主體的使命。
三、布林什維克新型政黨意識形態的特質對蘇聯命運的影響
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形勢複雜多變。面對重重困難,以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積極應對,尋求解決辦法。尤其在“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上,列寧毫不妥協,他一方面積極應對來自反動勢力的威脅,另一方面協調參與十月革命的各方革命力量,如左派社會革命黨,同時又積極同孟什維克、右派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圍繞政權問題展開交鋒。最後布林什維克取得了勝利。然而在十月革命起義和立憲問題上同布林什維克採取聯合行動的左派革命黨,卻因《佈列斯特和約》、農民政策和糧食政策等問題同布林什維克發生了分歧,以致左派社會革命黨想透過刺殺德國大使、逮捕捷爾任斯基等布林什維克,實現左派社會革命黨人掌權。在1918年7月4—10日召開的全俄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上,該派參會成員被逮捕,該派分裂解散,一部分轉入布林什維克,一部分退黨。該政治形勢的出現,極大影響到了十月革命後俄國政權建設的程序。同年3月份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林什維克)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改變黨的名稱的決定,更改為“俄國共產黨(布林什維克)”,並修訂了黨的綱領。在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第七次代表大會對黨綱的修訂,黨綱肯定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貢獻,並申明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肯定了依靠蘇維埃國家組織的重要性,並提出了“要使今後的社會主義建設獲得成就,繼續進行反官僚主義的鬥爭是絕對迫切需要的”。
在列寧看來,上述情況只是十月革命後出現的諸多狀況之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情況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執政後的布林什維克認同方面出現的問題越來越提上議事日程。列寧認為,其原因是居民文化水平不夠高,群眾長期被資本主義弄得愚昧無知。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必須開展最廣泛的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工作。這要求俄共(布)能夠領導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建立無產階級的文化,即作為列寧意識形態學說高度理論概括的無產階級文化。發展無產階級文化以孕育社會主義新人就被提上日程,而社會主義新人應具備無產階級品質,即“有韌性,能堅持,有決心,善於反覆試驗、反覆修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些無產階級品質應該是“訓練和培養自己的新人”的重要內容,唯此才能保證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同時,“我們要運用全部國家機構,使學校、社會教育、實際訓練都能在共產黨員領導之下為無產者、為工人、為勞動農民服務”。更重要的是“要使我們的鼓動和宣傳工作建立在分析和說明上”的重要意義得到彰顯,這充分表明“布林什維克從執政的第一天起,就十分重視和依靠意識形態的強大功能”。
第一,以培養共產主義年輕一代成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接班人為使命,實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這種凝聚集中體現在列寧倡導的“共產主義道德”上,“應該使培養、教育和訓練現代青年的全部事業,成為培養青年的共產主義道德的事業”。因為,“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在無產階級革命沒有實現時,“共產黨人並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他們僅僅是要改變這種作用的性質,要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然而,資產階級並不會放棄意識形態滲透,這就決定了無產階級的道德自然深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這說明沒有超人類社會的道德存在。對我們來說,必須依靠共產主義道德凝聚力量實現階級鬥爭,因為“在共產主義者看來,全部道德就在於這種團結一致的紀律和反對剝削者的自覺的群眾鬥爭。我們不相信有永恆的道德,並且要揭穿關於道德的騙人的鬼話。道德是為人類社會上升到更高的水平,為人類社會擺脫對勞動的剝削服務的”。
第二,“發展真正的無產階級文化”,鞏固“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的地位,同時以“文化革命”為契機,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列寧認識到發展真正的無產階級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蘇維埃政權後,執行一般性教育、宣傳等的人員都來自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些階層本身還殘留舊的資產階級、沙皇時代的舊習遺痕,在思想認識上仍然不能符合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要求,他們對無產階級文化究竟是什麼還缺乏正確認識;另一方面,俄共(布)在取得政權後並沒有定義無產階級文化,反而出現了“無產階級文化派”虛無主義觀點。這個派別屬於一種極左文化思潮,一是標榜無產階級的“階級文化”,鼓吹脫離或者不要黨的領導,實行分立主義;二是否定過去時代的和資產階級的文化遺產;三是排斥和打擊非無產階級出身的作家和藝術家,推行宗派主義的文化政策;四是該派過度崇拜現代機器生產,並有庸俗化、簡單化馬克思主義傾向,從而對蘇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該情況引起了列寧的極大重視,為此,列寧專門為全俄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寫了一份決議草案。列寧認為,蘇維埃整個教育事業都“必須貫徹無產階級階級鬥爭的精神”,而無產階級“先鋒隊共產黨和所有無產階級組織”必須積極參與,並申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對革命無產階級的重要性。
第三,列寧明確了發展無產階級文化的領導力量,定位了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文化意蘊,就在於其不能割裂歷史,要尊重文化的歷史傳承而不是“無產階級文化派”“臆造自己的特殊的文化”。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並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按照這個方向,在無產階級專政(這是無產階級反對一切剝削的最後的鬥爭)的實際經驗的鼓舞下繼續進行工作,才能認為是發展真正的無產階級文化。”這表明無產階級文化應該是在無產階級專政實際經驗指導下發展。無產階級文化由於其本身就包括對優秀文化的批判繼承,是對人類過往優秀文化遺產的繼承與發展,並結合時代條件尤其是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對革命文化的優先承認,從而賦予了無產階級自身革命性。無產階級恰因自身的徹底性,才不會同任何反動與落後勢力妥協。這種堅決徹底的鬥爭又必然在文化上有所體現,即對任何舊文化中的糟粕進行無情批判。無產階級取得執政地位後,其自身必然履行文化更新的使命。所以,無產階級文化的發展,是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體落實來實現的。要實現上述社會革命的文化任務,首要的問題是無產階級文化創造問題,無產階級文化任務是什麼。其次是無產階級文化建設問題,即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能夠依託哪些社會力量實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列寧提出了“文化革命”思想,透過文化工作:一是實現對舊時代的接收的國家機關的改造,二是“在農民中進行文化工作”。在列寧看來,一場文化革命對提升人民認識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只要實現了這個文化革命,我們的國家就能成為完全社會主義的國家了”。同時,“在文化問題上,急躁冒進是最有危害的”,“文化問題,因為在這種事情上,只有那些已經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為習慣的東西,才能算做已達到的成就”。在文化革命思想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革命性成為凝聚、引領這個時期蘇維埃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智力支柱。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正是列寧在推進無產階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堅持原則又富有戰鬥性的精神,充分發揮了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對人民的教育與引導作用以及對國家、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顯而易見,列寧既旗幟鮮明又不失原則、既堅持革命批判又實事求是地區別對待現實問題。這些都是列寧意識形態學說在其時代運用中體現的“活原則”,同時也是其學說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布林什維克繼續發展壯大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影響到蘇聯命運。從此,蘇聯命運同俄共(布)對意識形態強烈依賴的複雜關係越發緊密,同意識形態功能恰當發揮緊密相連,在這兩者綜合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蘇聯的命運走向。
四、餘論
在列寧生活的時代,蘇聯共產黨進行了很多富有啟迪的探索與嘗試,從而推動“布林什維主義創造了真正的革命者典範”以及“布林什維克在長期不斷的鬥爭中創造了自己的政治環境,而且創造了自己的道德環境”,形成不依賴於資產階級的社會輿論,建立有利於布林什維克的社會輿論。給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注入了革命實踐的時代養料,同時,也給無產階級歷史使命擔當提出了新挑戰。在新時代,面對眾多社會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所造成的各種威脅,必須始終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首先,應該在準確判定歷史方位基礎上,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安全;其次,在文化多樣性中堅定文化自信,築牢社會主義文化領導權基石;最後,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自覺承擔起在推進意識形態革命理論創新基礎上、實現改革開放新的偉大社會革命,自覺擔負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靳輝明、李崇富主編:《馬克思主義若干重大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2]馮顏利等:《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第7期。
[3]本刊記者:《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訪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姜輝》,《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1期。
[4]侯惠勤:《哲學與意識形態領導權》,《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3期。
[5]辛向陽:《列寧〈國家與革命〉的基本思想與新時代的國家與革命》,《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12期。
(作者:陳興亮,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