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難稱完滿,有機會的話,最好不要錯過。在“逛吃貴州”的青綠山水、尋常巷陌,有一個看得見、遇得到、聞得著、吃得上的貴州等你來。
看到眼饞處,便是出發時。
以前寫過文章說油炸食品:“無論中外,老百姓對油炸食品的喜愛並無兩樣。英國人的炸魚薯條入選‘國寶’,排名第一,甚至蓋過了福爾摩斯和女皇的風頭,網上鋪天蓋地是前首相布萊爾不顧形象大嚼特嚼的照片,我在英國得嘗其味,去皮後的大塊鱈魚,裹上面糊,加上切成條狀的土豆,拿滾油炸過,兩者都堪稱新鮮,澆上番茄醬蘸食,吃起來味道也不壞,就是分量巨大,吃到後面,不免覺得單調;日本人則把天麩羅捧上了天,究其實無非各種食材掛糊油炸耳……”
一般的看法,油炸當然不算是很健康的烹飪方式,但終歸抵擋不住人民群眾的熱愛,東南西北中,處處有美妙的油炸滋味。
最近老師招飲,特地自己下廚做了幾味菜,一道年糕炒蟹,顯然是他老家江蘇的風味,而九秒腰花,頗得貴州菜紅鍋爆炒之真諦,猛火催熟,飛快上桌,吃的就是這一口火候。各有驚豔之處,自不待言。但最後上桌的油炸茼蒿菜葉,卻成為舉座評價最高的一道。
端上來便討喜,掛上去的麵糊顯然加了雞蛋,略下鹽而已,保留原味,炸出來呈金黃色,隱隱約約透出菜葉的綠,趁熱吃,酥脆中仍然儲存了蔬菜的水分和清香,甚至茼蒿的些許草腥氣也經高溫油炸後轉化為頃刻便盡,好在第二盤立馬就接續上,照樣搶食一空。
這個菜不單味美,賣相也好,我開玩笑說,取個菜名叫“黃金葉”,不亦宜乎。同桌聽了,都覺恰當無比,鼓掌透過……
據說,能炸的蔬菜不止茼蒿,有朋友說,自己家裡是以芝麻葉掛糊炸之,亦極鮮嫩,想來應該也是美味。
日常食物中,油炸類是個大宗——油餅、油條、豆沙窩、糖麻圓、油炸臭豆腐、豆腐圓子、香酥鴨、炸雞、薯條、酥肉、酥魚、油炸餌塊粑等等,不勝列舉。
油炸食物之美味,在於口感的交融,外殼酥脆,內裡或綿柔或軟嫩,兼之鎖住汁水,好吃便加倍。何況在比較古早的時代,油類在一般家庭是奢侈品,油炸費油,更難得弄一次,這種短缺的記憶想必也留在了我們的文化基因深處,所以見到就不能淡定。
德國人貢特爾•希施費爾德所著《歐洲飲食文化史》說,人類偏愛油炸食品,是因為,“在歷史的程序中形成了一種文化模式,認為享用肉食有很高的價值。肉食從食品變成了象徵。因此,許多消費者在油炸食品中不僅看到了糧食的配菜,而且它成了飯菜的核心,一塊假肉”。
雖然有故弄玄虛之嫌,說得也有一點道理。
末了補充一句,民國時的貴州大學者姚華著《黔語》一書,還講到“炸”字,“煉脂而以食入使脆曰炸,亦世行通語也,正宜用煠。煠音閘”。
福利來了!如果你還想閱讀《逛吃貴州》專欄更多的美食文章,可以點選下方圖片購買周之江老師的新書《逛吃貴州》,享8折優惠哦!
撰文: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