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四川大渡河大峽谷罕見的地質構造,不僅呈現著奇異的地理景觀,也孕育出獨特的人文景觀。大自然的脈動與人類的智慧,在這裡上演著永不落幕的話劇。
在中國西部旅遊,沒去過西藏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就不能說看過世界屋脊上最壯麗的山河;不去重慶的長江三峽,就難以理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層巒疊嶂;不去四川的大渡河大峽谷,就會錯過被地質學家稱為“曠世幽谷、地質天書”的雄奇之境。
大渡河大峽谷西起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烏斯河鎮,東至樂山市金口河區。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這是我國河流上最大型、最典型的嶂谷和隘谷——一條如倚天之劍劈開的峽谷,在懸崖疊嶂間蜿蜒26公里,最深處達2600米,幾乎是兩座泰山重疊起來的高度,平均谷深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還要深約500米。
地質天書
我駕車從金口河區出發,沿傍大渡河的245國道溯流而上。
大渡河大峽谷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其深度,當地人形容陡峭的懸崖絕壁是“猴子都要摔死的地方”。但我覺得這種形容並不貼切,因為那些直插雲天的懸崖,猴子根本就爬不上去!與河面垂直的懸崖上,石片層層疊疊,宛如一部部神秘而古老的“地質天書”,記錄著大峽谷10億年的演化歷史。
越往西行,兩岸的崖壁越靠越近,幾乎都是直上直下,如劈如削。天幕急速收攏,天光逐漸暗淡,令人油然而生天塌地陷的驚駭感。大峽谷兩岸不時可見與大渡河垂直的一條條支溝,溝底常常不足20米寬,兩邊的崖坡卻有數百米至千米之高,大都呈現絕壁深澗一線天的景觀。
車窗外,地質天書一頁頁呈現我眼前,曠世幽谷一條條收入我的鏡頭。在峽谷中一處陡然轉彎處,我順著大渡河河道遠眺,1000多米高的懸崖與尖峭的山峰迎面聳立,似乎將河水截斷;車過轉彎後回望,又似乎江流無路,令人森然。
雄奇大瓦山
1903年,英國探險家、植物學家威爾遜從成都出發,遊歷樂山、峨眉山後,繼續沿陽山江道(唐宋時期大渡河名為陽山江)西行。隱秘且歷史悠久的陽山江道沒有直接穿越大渡河大峽谷,而是繞行於大渡河北側的崇山峻嶺中,經樂山市大瓦山北側後才蜿蜒西去。
威爾遜雖然未能一睹大渡河大峽谷的壯美,但這座奇特而罕見的山峰卻讓他驚歎不已。1903年7月1日,他佇立峨眉山頂時,第一次看到了被懸崖環繞的大瓦山。在《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中,他生動地記述了與這座奇峰的奇遇:“大瓦山像一隻巨大的諾亞方舟,船舷高聳在雲海中。”
在地質學家的眼裡,如此高海拔的桌狀山,在中國絕無僅有。大瓦山以海拔約3000米的瓦山坪為界,山體分為兩層:下層是石灰岩,上層則是被稱為“峨眉山玄武岩”的火山岩。絕壁之上,二者層次分明,石灰岩呈淺灰色,火山岩呈暗褐色。上層的峨眉山玄武岩可謂大瓦山絕壁上最精彩的篇章,它那層層疊疊的構造,正是由遠古時期火山一次次噴發、火山熔岩和火山灰層層堆積而形成的。
至今,頂平壁絕、無路可上的“東方諾亞方舟”大瓦山,仍氣勢凜然地傲視著匍匐在它足下的芸芸眾生。
歷史回首
陽山江道是南方絲綢之路東西兩道之間的支線,起於位於東道上的樂山,止於位於西道上的漢源、甘洛,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秦滅巴蜀後南遷蜀人的行旅。
早在戰國晚期,亡國後的蜀人便沿著尚未成形的陽山江道遷徙至大渡河大峽谷,在峨眉至漢源的大渡河流域,曾發現大量蜀人墓葬和蜀式青銅器。到了北周、隋、唐時期,陽山江道已成了重要的官道。在這條古道上,曾經旌旗蔽日,鐵馬金戈。被李商隱譽為“萬古之良相”的李德裕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後,於唐太和六年(832年)率兵走陽山江道的水道對南詔作戰。鑑於陽山江道路途艱險,“地苦瘴毒,輦夫多死”,他同時整治了陽山道的陸道。
這條古道上也曾迴盪著一度幾乎佔據全川的宋初王小波、李順起義軍的絕響。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李戰敗身死後,其部將張餘在川東繼續與宋軍血戰,後因嘉州作戰失利,其殘部走此道退往雲南。
自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起,明代開國大將沐英部下的景川侯曹震復理四川軍務時,在大渡河疏浚河道,鑿石削崖,以通漕運,新設驛站。至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陽山江道終於全部完工,成為明王朝通往雲南的一條極其重要的軍事驛道。
清代至民國,這條古道的商貿活動仍然頻繁。樂山的鹽巴、黃絲,嘉定大綢,夾江的土紙、年畫,峨邊和金口河的冬蟲夏草,西昌的白蠟、菸草等,成為古道上常見的商品。
順水河峽谷裡,著名的抗戰公路——樂西公路大致沿當年威爾遜踏過的陽山江道的陸路延伸。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39年至1941年間,這條公路由20多萬民工憑藉原始的手段修建,被譽為“血肉築成的長路”。樂西公路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抗戰物資的重要運輸通道。
在大渡河大峽谷中,最重要的通道當屬1958年至1970年修建並通車的成昆鐵路,它和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活動、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一起被聯合國評為“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成為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西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
245國道旁的老蒼溝溝口,一座跨度達54米的鐵路橋特別引人注目。這座被命名為“一線天橋”的成昆鐵路橋,至今仍保持著中國最大跨度鐵路石拱橋的紀錄。
結 語
大渡河大峽谷,集峽谷奇峰地貌、高山自然生態、人類文化遺蹟等多種旅遊資源於一體,是堪與長江三峽雄峻風光相媲美的絕世幽谷。
作者簡介
馬恆健,四川省作協會員,人文地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