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某外國語學校的校門口,發生了一件因為違反“校規”而造成熱議的事件。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學校也都會制定專屬的規章制服,便於統一管理。但是如果學校的規則不合乎情理,學生不熟悉規則,矛盾的產生就在所難免。
因為帶一箱牛奶進入校園不被允許,倆學生校門口就地喝掉半箱!
據網傳影片顯示,兩名學生蹲在四川某外國語學校校門口,將一箱牛奶你一瓶我一瓶,喝掉了大半箱!圍觀的人都紛紛勸阻:“別喝了都別喝了,這怎麼喝得完。”
牛奶雖然是有營養的好食品,但這樣喝也受不了啊!兩名學生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這兩名學生是新生,剛開學家人給帶了一箱牛奶,到校後才知道學校有“不允許外帶食品”的校規。牛奶不能帶進校園,扔掉了又太浪費,無奈之下,兩名學生就只好在校門口硬生生地喝掉了半箱。
有網友看到影片說:“看著真的好心酸啊!兩個小朋友這麼老實就在外面喝……牛奶又不是垃圾食品,這麼多奶又不能帶進去,又不能扔掉,扔掉也會覺得好心疼食物啊!”
這一事件很快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目前,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已約談該校校長,並責令學校對相關規定進行整改。
原來這所學校規定:“為了防止外帶食物因發黴變質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所以一律禁止外帶食品。”而據學校周邊超市老闆反應,因為學校內的小賣部是校領導親戚開的,所以才會禁止學生外購食品。
事件分析:
在這一事件中,既反映出學校規則制定的簡單粗暴,也反映了學生入學前對學校規章制度疏於瞭解。
首先,就學校一方來說,作為管理規範全校師生的“校規”,除了顧及大局,便於管理,還要做到粗中有細。在一些細節問題上靈活化、人性化,不能一刀切。
就如上面事件中的學校,以“保證學生食品安全”為由,拒絕所有外帶食品,只能在學校購買。保質期內的鮮牛奶怎麼就違反食品安全了呢?用“粗心大意,不夠細緻”來解釋這樣的“校規”,難以讓人信服,所以“親屬小賣部”的傳聞才難免不被人聯想。
其次,從學生一方來講,入學之前,除了師資硬體和升學就業之外,真的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學校的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學校都可能有一些獨屬於自己規則。畢竟,這是自己要生活學習幾年的地方,連結規則,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集體。
上面事件中的學生,如果事先了解到這個規定,就不會在校門口遇到這樣的窘境。就算規則不合理,後期可以家長學生與學校集體溝通,違反它被懲罰是不值得的。
學生在新環境中遇到了“奇葩”規定,如何理智應對
其實,作為學校、家長和學生,誰都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學校名聲受損、家長學生擔心後續被區別對待。那麼面對學校制定的各種規整制度,各方應該如何協調呢?
首先,學校方面
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該先借鑑已經成為所有學校“通則”的制度。
當然,即使是大多數學校都會採用的“通則”,也不是機械的“拿來主義”“照本宣科”就可以,同樣需要學校根據本身的實地情況進行考量,做出適合本校的調整與升級;
制定專屬於某個學校自身的規章制度時,因為沒有借鑑,校方更應該謹慎。可以集思廣益,徵求各方意見,學校、老師和學生都能接受是前提。
其次,學生方面
將要進入一所學校之前,除了需要了解師資、硬體環境、升學率就業率之外,更應該首先熟悉學校的規章制度;
因為,進入一個新環境,瞭解那裡的規則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不至於因為不熟悉規則而陷入困境,或者因為不瞭解違反了規則而被懲罰;
對於自身無法理解的規則,或者明顯不合理的規則,如果有意見可以反應溝通,不要用故意挑釁規則的方式表達不滿。
寫在最後:
不管是校園生活,還是職場生活,每個集體和組織,都有規則和規定需要大家遵守。候車室、展覽館等公共場所,也有“請到規定區域吸菸”“禁止拍照”這樣的規定。
所以,我們要了解並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
但是希望制定規則的也要合乎情理,執行起來人性化一些,畢竟規則是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制定,不是為了讓所有人不好過而制定;
同時,學生們也應該瞭解這些規則制度,在合理範圍內嚴格遵守,以免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不便,或者受到懲罰。
今日話題:關於校園規則的制定,你有什麼更為合理的意見嗎?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不妥,聯絡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