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年,我國經濟穩中持續向好,但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如何化解壓力,保持增長動力?
《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五位首席經濟學家(分析師)認為,透過穩預期、擴內需、保供給“三重努力”來應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攻擊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疫情對海外供應鏈抑制作用大機率逐步減弱,疊加今年高基數因素,2022年我國出口增速預計將有所回落;中央經濟會議對2022年經濟工作定下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主基調,明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共同協調,對國內宏觀流動性與國民經濟結構最佳化構成一定支撐。
本報記者 朱寶琛 孟珂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1年,我國經濟保持穩定恢復,實體經濟繼續加強,積極變化逐步增多。但當前全球疫情蔓延反覆,給本就複雜的全球局勢再添變數,國內供給和需求仍面臨較多制約。
展望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或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該如何應對?外貿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動力?經濟增長的動力又有哪些?對此,12月26日,《證券日報》記者分別採訪了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中信證券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和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
五位首席經濟學家(分析師)普遍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交出高質量發展的答卷,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仍有足夠動力。
“三重努力”應對“三重壓力”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對此,鄧海清認為,在需求收縮方面,我國出口訂單優勢減弱,基建投資增速低迷,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消費恢復較慢;在供給衝擊方面,疫情演變對供應鏈安全和穩定造成衝擊,拉閘限電等干擾了企業生產經營秩序,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對中下游製造業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衝擊;在預期轉弱方面,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預期轉弱,市場主體擴大再生產和招工意願下降。
談及應對舉措,龐溟認為可以透過穩預期、擴內需、保供給“三重努力”來解決。穩預期方面,要依靠微觀主體和市場主體的穩定和發展,繼續堅持在多予、少取兩方面下功夫;落實好支援製造業、中小企業的助企紓困政策,透過分類指導,精準服務,從體制、機制、法制等各方面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更加重視結構調整,多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措施,透過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來增強企業和經濟發展自身的活力。
擴內需方面,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特別是對財政支出的強度、進度、效度以及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支援力度要予以充分保證,透過減稅降費、惠企紓困、適度超前支援關鍵專案建設、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對結構性貨幣政策和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力度和效能予以充分保證。
保供給方面,要先立後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破供給約束堵點、痛點、難點,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紮實解決供給端約束對經濟增長的限制和阻礙。要保障能源、電力和初級產品供給,同時推進生產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升級、數字化改造以及資源全面節約、集約、迴圈利用和消費領域的全民節約意識以及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董忠雲表示,應對這一局面,一方面,要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力爭將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和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透過逆週期政策發力,利用宏觀調控來修補內需不足,透過實現更加順暢的內迴圈來增強我國經濟的穩定性和抗壓性。
對於需求收縮壓力,明明則認為應緊抓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一是擴大消費。今年出臺的一些共同富裕相關政策,長期來看有利於平衡收入分配,擴大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和消費能力,但短期來看有一定的“收縮效應”。因此2022年或將有更多促進消費的產業政策和具備“擴張效應”的政策出臺。二是擴大投資。預算內投資和基建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最有力的抓手,明年上半年發力的確定性比較高。此外,還可以透過稅收、信貸等優惠措施鼓勵綠色產業、新興產業、高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加大投資。
鄧海清認為,著力擴大內需,財政支出要進一步發力、靠前,基建投資要發揮託底作用;積極鼓勵消費,增加居民收入,透過消費對沖出口下行。
關於供給衝擊,明明稱,“今年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明年要堅持‘先立後破’的原則,積極發展煤炭清潔利用,不搞‘運動式’減碳。”
對此,鄧海清建議,正確認識和把握“雙碳”政策,穩中求進、先立後破,避免拉閘限電等運動式、一刀切式的治理方式,防止政策冒進和層層加碼,不要把“雙碳”等同於“雙控”,把“碳達峰”搞成“碳衝鋒”。
至於預期轉弱,明明認為,要扭轉預期,首先應釋放積極的政策訊號,包括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在一些國民經濟比較重要的領域適當放鬆一些約束;其次,若要讓市場主體的預期反彈,一方面需要實體企業感受到需求回暖,另一方面需要經濟資料予以確認,故而政策發力應適當“靠前”。
明年出口增速將回落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今年我國進出口快速增長,為穩定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但當前外貿面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為此,會議提出“加強對進出口的政策支援”“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等五方面舉措。
如何看待2022年的外貿形勢?其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動力?
明明表示,目前出口企業訂單充足,短期內外需依然旺盛,2022年上半年外貿保持高增長的機率較大,但下半年出口增速或將有所回落。原因在於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逐漸減弱,供給瓶頸將隨之逐漸緩解。同時,海外財政、貨幣政策刺激陸續退潮,海外需求難以長期保持高位。
鄧海清認為,2022年隨著發達國家疫情管控放鬆,會帶來供應鏈和航運物流效率恢復,中國2020年以來的出口高景氣將會遭遇挑戰。但海外供應鏈的恢復不會立竿見影,2022年出口斷崖式回落的可能性小。
“2022年海外主要央行或將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從而導致全球需求疲軟。”陳靂表示。
“2021年強勁的出口是支撐經濟的重要因素。”董忠雲認為,考慮到疫情對海外供應鏈的抑制大機率會呈現逐步減弱趨勢,這意味著中國在全球的出口份額可能趨於回落。同時,疊加今年出口較高基數,明年出口同比增速預計將有所回落。
龐溟預計,2022年我國出口增速雖然有可能在高基數效應下放緩,但整體依然將保持較快增長和較好的貿易結構;進口貿易在2022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總體貿易順差有望減小。
“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過程中,中國外貿產品的競爭力和科技含量將不斷提升,境外對中國商品和服務的認可度繼續提高,中國產業鏈的韌性得到充分驗證。”龐溟表示,預計2022年我國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仍能繼續實現增長,高水平、高質量、高科技產品以及服務貿易的進出口將有望加速增長。
經過國際國內相關方共同努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龐溟表示,隨著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等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多輪穩外貿促外貿政策措施有效落地,預計我國對外貿易在國際市場佈局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貿易、國內區域佈局、貿易方式、民營企業進出口提速等方面的最佳化勢頭在2022年有望延續。
經濟增長動力足
2021年,中國經濟抗住壓力,穩中有進,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答卷;2022年,中國經濟發展又會有怎樣的表現?五位首席普遍表示,預計明年經濟增長仍有足夠動力。
鄧海清表示,2022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增長動力切換——從出口主驅動到“科技賦能+消費反彈”。一是財政支出發力,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對GDP增長起到託底作用;二是隨著疫苗和特效藥的普及,全球疫情演化形勢大機率較2021年好轉,疫情管控放鬆後,國內消費環境改善,消費增速有望迎來反彈;三是大力鼓勵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技術進步將帶來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明明認為,2022年我國經濟增長動力主要將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廣義財政擴張,包括公共財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及其拉動的基建投資;二是綠色製造業、新興產業、高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加大投資;三是居民收入延續回暖,帶動消費平穩修復。
陳靂認為,中央經濟會議對2022年經濟工作定下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主基調。明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共同協調,對國內宏觀流動性與國民經濟結構最佳化構成一定支撐。
同時,陳靂表示,自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大幅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和“卡脖子領域”仍是我國經濟發展亟須解決的問題。
龐溟認為,預計2022年經濟增長的動力將主要來自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的加速增長、消費復甦以及出口持續向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成為助力經濟增長的主要著力點和託底經濟的主要手段,對中高階製造業、科技發展和綠色投資的政策支援將成為穩定經濟增長和最佳化經濟結構的平衡點。
龐溟進一步表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加快轉換髮展動力,依靠更深層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開放和更加融合、高效的創新,提高經濟效率、競爭力、生產率和資源配置效率,透過健全機制體制、推進制度改革和治理改革,繼續增強資本與勞動等傳統要素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同時提高人力資本與全要素生產率等新要素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
董忠雲表示,明年經濟穩增長的重點在於推動內需的發力。一方面是逆週期調控政策加碼,明年穩增長政策組合預計將以財政政策加力提速為主,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為輔,同時配合產業政策的引導。新一輪減稅降費和基礎設施投資有望成為財政發力的兩大方向,前者釋放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後者預計將不侷限在傳統的“鐵公機”,新基建有望成為重點投資領域。明年一季度有望是相關穩增長政策的密集出臺期,政策組合或將包括適度寬貨幣、政府發債提速、基建投資支出加速、新一輪減稅降費、新一輪消費下鄉等。
“另一方面是原有調控政策的邊際放鬆。例如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明年大機率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基調,不會出現方向轉向。但在具體的調控政策上,各地依然具有一定靈活調整空間,預計明年金融領域有望增加對房地產領域合理的投資開發和購房需求的融資支援,對寬信用和穩增長提供一定的助力。”董忠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