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地大物博人多,小小的日本竟能在中國的地頭上橫行霸道那麼多年,如果中國人全都聯合起來,用口水都能把他給淹死了。
可是,也只有真正懂得戰爭的人才明白:戰爭是物質的衡量,是交戰雙方國家綜合實力的對決,是國力和軍力的直接比拼。同時,戰爭也是精神的較量,是交戰雙方作戰決心、作戰意志、作戰毅力與戰爭智慧的抗衡。
所以,至少在1937年的時候,整個國際社會,乃至國民政府的高層們,都對中日戰爭是抱有極其悲觀的態度的,因為這些“精英”們更加了解現實,也更能客觀認識現實,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他們才會普遍認為,中國在於日本的全面戰爭中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甚至就連蔣介石都曾悲觀的認為:日本佔領全中國不超過三個月。
實際上,就整個抗日戰爭來說,也確實如此,至少我們還不能理直氣壯地說,是中國人民獨立地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
如果對於我所說的這段話,你感到不以為然,那麼等你看完下面的這四組資料,也就全明白了。
中日之間的綜合國力比較——
在戰爭形態進入熱兵器時代以後,每一場戰爭實際打得都是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而此時,當列強國家們已經完成了本國的工業化改革之後,中國依舊如一頭喘著粗氣的老黃牛一般,在一塊塊黃土坡上汗流浹背。
以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間點來對比:
日本的工業產值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80%以上,是世界資本主義陣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而此時中國的工業產值僅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10%,其中還要把國外在中國開辦的工廠計算在內,所以此時的中國依舊是一個妥妥的農業國。
下面,我們就對1937年中日兩國的經濟指標再做一個更為直觀的比較:
工業總產值:日本是60億美元,中國是13.6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4.5倍;
鋼鐵產量:日本是580萬噸,中國是4萬噸,日本是中國的145倍;
煤炭產量:日本是5070萬噸,中國是2800萬噸,日本是中國的1.8倍;
銅產量:日本是87000噸,中國是700噸,日本是中國的124倍;
石油產量:日本是169萬噸,中國是1.3萬噸,日本是中國的130倍。
這就是當時中日之間在工業上的差距。
雖說中國的面積是日本的幾十倍,有著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優勢,但工業和礦藏最發達的東三省此時已經成為了日本的滿洲國。另外,日本透過對中國,以及朝鮮等國的掠奪,早已完成了工業產值的原始積累。而在這種情形之下,原本工業化水平更高的日本就更高了,而工業化水平本就很低的中國則是更低了。
更為重要的是,日本還依靠強大的工業能力猛烈地擴張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同樣在1937年,日本軍事工業投資高達22億多日元,佔當年日本工業投資總額的60%以上,且已經具備年產各種作戰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的軍事工業水平。
而中國的軍事工業水平還停留在晚清洋務運動時的那種水平,基本不具備生產大型火炮、坦克、汽車等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
一個是強盛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一個是半殖民半封建的農業弱國,這一場戰爭怎麼打?它的勝算可想而知!
中日之間的軍事力量比較——
根據日本陸軍史記載,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的時候,日本的總兵員包括朝鮮軍、關東軍、臺灣軍和中國駐屯軍共448萬多人;而中國軍隊的編制數量是49個軍,總兵力共170餘萬人。
另外,日本是第一個實行現代徵兵制度的亞洲國家,日本的法律規定,全國凡年滿17歲至40歲的男子都必須服兵役。
1937年7月,日本除了現役的38萬官兵外,尚有預備役兵73.8萬人,後備役部隊87.9萬人,第一補充兵157. 9萬人,第二補充兵90.5萬人。當時日本總人口約為1.05億,而在這樣的兵役制度下,就意味著日本陸軍在戰爭需要時,可動員的兵力能夠達到1000萬人。
而對於當時擁有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雖說國民政府在1933年就頒佈了《兵役法》,但卻始終沒能得到實施,因為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的募兵制根深蒂固。
這種募兵制在中國自唐五代一直延續至清代,即使在清末袁世凱組建路軍新軍時,兵員依舊來源於募兵制。另外,與徵兵制度不同的是,募兵為招募與應募,應募者的多少好壞是招募者無法掌控的。
1936年3月,國民政府開始強制實施《兵役法》,依照國家法令,所有適齡青年均有服兵役的義務,但是在實施的時候,仍然變成了招募和應募。
因此,當時的中國軍隊是沒有預備役的,而後備兵員僅1936年底才訓練出來了50萬壯丁,所以在日後漫長的對日戰爭中,中國的兵力動員始終都是在難以為繼的窘境之中。
在讀到此處的時候,還會覺得“我們人多力量大嗎”?
中日之間的武器裝備比較——
抗戰初期,日本陸軍一個師團的兵力相當於中國陸軍的一個師,但是武器裝備編配卻有很大差別:
各類槍支:日軍是9476支,我軍是3831支;
擲彈筒:日軍是576具,我軍是243具;
輕機槍:日軍是541挺,我軍是274挺;
重機槍:日軍是104挺,我軍是54挺;
野山炮:日軍是64門,我軍是12門;
步兵炮:日軍是44門,我軍是30門。
以上僅僅為常規武器,基本都在我軍的2倍以上,還不包括日軍師團擁有的上千輛特種戰車和數十輛坦克,同時還有大量的特種兵和空海軍的支援,這些都是我軍所不具備的。
中日之間當時的海軍對比:
日本當時的海軍僅次於英美,實力位居世界第三,各類戰艦總共有285艘,總排水量達115萬3千噸,除此之外,還有2艘主力艦、2艘航空母艦、4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3艘水上機母艦、4艘水雷艦等;
中國海軍共有各種艦艇120餘艘,且都是小型艦艇,總排水量僅為11萬噸。即便如此,實際可投入作戰的艦艇僅有60餘艘,總排水量約6萬噸,還不足日本的二十分之一。
中日之間的空軍對比:
日本共擁有54個飛行中隊,其中戰鬥機中隊22個,輕型轟炸機中隊6個,重轟炸機中隊8個,偵察機中隊15個,總計有各類作戰飛機約960架,此外還有運輸機、訓練機,以及研究機等數百架;
中國名義上擁有各類飛機600多架,但能夠參戰的飛機僅有305架,而且這些飛機都是分別購自美、德、英、法等不同國家,機種的複雜造成了維修的難度,同時也削弱了戰鬥力。
中日之間的作戰意志比較——
日本: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依託現代資本主義和天皇一統的混合政治體制,建立起一整套完備的現代軍事指揮系統。大本營的軍職指揮統一而高效,對陸海空軍擁有絕對的權威。日本內閣裡,陸相和海相的設定,近似於美國的三軍參謀長聯席制,指揮權的高度集中使之對中國軍隊的排程和作戰的指導迅速便捷。
同時,日本軍隊已經完全摒棄了幕府時代割據和弊病,成為一支宣誓效忠天皇並以“武士道”為精神支柱的強大的武裝力量。日軍官兵對內絕對服從,對外兇狠頑強,對自身的捨生殉道等基本素質,使“其能征慣戰之精神為世界各國軍隊首屈一指”,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範圍內軍力最為強悍的一支武裝集團。
中國:
中國軍隊雖然名義上隸屬於國民政府,但實際上組織領導和軍事指揮並不統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轄部隊約70個師,習慣上被稱為“中央軍”,其中約40個師來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由黃埔軍校學生組建的國民革命軍,後來一直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進行訓練,裝備相對較好,官兵素質較高。而其餘的30個師,均來自北伐時期跟隨蔣介石或者被蔣介石收編的旁系部隊,雖然仍被稱作“中央軍”,但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官兵素質都比較差。
另外,中國的地方軍閥部隊,在近代以來一直是畸形的存在,這些部隊基本上是地方軍閥的私屬軍隊,不論是徵召制度,還是管理制度,各自都有各自的特殊情況,而且內部腐化極重,軍紀鬆弛,大部分參軍的目的都是為了吃軍餉、撈錢財,一旦要打仗,從上到下基本上都是能躲就躲、能逃就逃。
此時,儘管地方軍閥部隊都表示願意抗日,但是這樣的軍隊在整體協同和統一指揮上常常是雜亂無章,更不要說是擰成一股繩了。
在中日兩國的文化上,日本奉行的是“武士道”精神,中國傳承的是“儒釋道”文化,兩種文化一個講的是和平,一個講的是殺戮,一個講的是退卻,一個講的是進攻,所以當這兩種不同型別的文化開始相互碰撞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原本秉持的那些傳統文化在遇到軍國主義的殺戮侵略文化時變得毫無招架之力,瞬間一地雞毛。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儒家講的是禮義廉恥,釋家講的是眾生平等,道家講的是上善若水,可是當我們以這樣的文化理論去理解日本,或者說以這樣的理論與日本人辯理的時候,猛然之間才明白什麼叫“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大家現在該明白抗戰初期我軍為什麼總是幹不過小日本了吧?不知您是否還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之前已有100餘篇類似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回看或跟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