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是在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冷戰對峙的格局下成立的: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十二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同年8月24日各國完成批准手續,由此宣告了北約組織的成立。1952年2月18日北約接納希臘和土耳其成為新成員;1955年5月6日當時的聯邦德國被接納為新成員。
1955年5月5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曾向北約方面傳達過一個資訊:蘇聯有意加入北約。用赫魯曉夫的話說:“北約的存在對東歐和蘇聯具有挑釁性。如果接受蘇聯成為北約一員,那麼這種性質馬上會出現改變”。蘇聯是希望透過加入北約緩和同西方國家的關係,然而美國這時一門心思想的卻是如何遏制蘇聯。北約作為一個防務體系是需要有來自外部的所謂“共同敵人”的。如果接納了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那麼勢必動搖美國這個帶頭大哥在北約內部的地位。
美國向其他北約成員國施壓後北約方面明確拒絕了蘇聯的提議。這使蘇聯充分意識到自己同北約之間的地緣戰略空間的競爭將不可避免。這種形勢促使前蘇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以及當時的民主德國八國於1955年5月14日簽署了華沙條約。至此同北約對立的華約組織正式成立,由此形成了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冷戰對峙的格局。在這樣的格局下北約的首要戰略目標被定位為防範華約組織的大規模軍事入侵,軍事議題成為北約安全戰略設計的主要考慮因素。
北約曾對蘇聯陣營可能發動的軍事打擊進行過諸多假設。在當時北約預想的各種對蘇作戰方案中西德、法國和低地國家很可能是守不住的。北約所制訂的對蘇作戰方案中盟軍幾乎無一例外會一路退守到比利牛斯山脈,直到海運和空運而來的美國援軍在西班牙登陸後才開始展開戰略反擊。西班牙因此被視為是北約在歐洲大陸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這時的西班牙卻並不是北約成員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美國對西班牙確立了以下目標:開發西班牙的軍事潛力、討論建立海空軍基地......
美國最終的長期目標是讓西班牙加入北約。1953年9月艾森豪威爾就任美國總統後簽署了《美西共同防衛援助協定》。美國就此在西班牙領土上有了8個空軍基地和2個海軍基地。在雙方的秘密換文中約定:美軍可以使用上述基地展開對蘇聯的軍事行動,與此同時西班牙還將與美國互通情報。1954財年到1961財年美國以無償贈予的方式為西班牙提供了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同一時期美國對韓國的軍援力為平均每年1億美元。韓國畢竟處於冷戰最前線,而西班牙只是北約預想中的最後防線。
由此可見美國對西班牙的援助力度有多大。在1962財年到1982財年美國又分別以貸款和贈予的方式向西班牙提供了7.27億和5.11億美元的援助。1982年西班牙被北約正式接納為新成員。西班牙這麼晚才加入北約主要是由於自1939年4月起實際執掌西班牙國家大權的佛朗哥政府是由納粹德國和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扶植起來的法西斯政權。儘管佛朗哥在二戰中審時度勢後明智地選擇中立,從而避免了像納粹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一樣的覆滅命運,但在戰後西班牙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抵制。
當時西班牙在聯合國、北約、歐共體等國際組織中都受到了排擠。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後恢復君主制。1976年7月1日胡安·卡洛斯一世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道弗·蘇亞雷斯·岡薩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至此西班牙逐漸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北約在這種大背景下正式接納西班牙為成員國。1989年9月下旬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各國相繼發生政壇劇變。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在各方壓力下宣佈開放“柏林牆”。
1990年3月18日東德組成了以德梅齊埃為總理的由基民盟、自由民主聯盟和社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1990年5月18日東德聯合政府同西德方面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同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併入聯邦德國並於8月31日同西德方面正式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國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來東德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而改為5個州。
兩德統一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北約成員國存在,而原華約成員國東德則已不復存在。1991年7月1日作為北約冷戰對手的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華約解散後北約繼續存在的意義開始受到質疑,然而作為北約領頭羊的美國卻認為這正是大舉向原蘇東陣營地區擴張的天賜良機。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憑藉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持續轟炸。在這一過程中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也遭到北約導彈襲擊。
戰爭結束以後北約成功將俄羅斯的勢力徹底擠出了在東歐的原有勢力圈。正是在1999年北約進行了第一輪東擴: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個前華約成員國為北約的新成員。2002年11月21日北約布拉格首腦會議達成了第二波的東擴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個國家加入北約。2009年4月1日阿爾巴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同時加入北約。2017年6月5日黑山共和國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
至此北約一共有美利堅合眾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義大利共和國、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盧森堡大公國、西班牙王國、葡萄牙共和國、丹麥王國、挪威王國、冰島共和國、匈牙利、希臘共和國、波蘭共和國、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立陶宛共和國、拉脫維亞共和國、愛沙尼亞共和國、加拿大、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土耳其共和國、黑山共和國29個成員國。
這29個成員國中美國所扮演的是領導者的角色:美國現役官兵人數約為134.7萬,各類後備役部隊約為80.8萬人。美國擁有龐大的核武庫和全球最大規模的航母編隊。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也有支撐戰爭的強大經濟實力。美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都明顯強於其他28個成員國。從2019年5月3日起開始擔任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託德·沃爾特斯空軍上將就是美國人。從北約成立以來美國就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科索沃戰爭、利比亞戰爭等軍事行動都是由美國領導北約展開的。
英國和加拿大在北約中屬於美國的鐵桿追隨者。這兩國和美國是同文同種的英語國家,而且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聯絡。長期以來這兩國在外交上所奉行的就是追隨美國的策略。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法、德兩個歐洲大國:法國是北約成員國中極少的沒有美國駐軍的國家。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成立的初衷就是在當時的美、蘇兩極之外增強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所以歐盟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美國始終處於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法、德兩國恰恰正是歐盟的主導者:在英國脫歐之前歐盟的主導就是英、法、德三駕馬車,英國脫歐之後歐盟的主導者就是法、德兩國。法、德主導下的歐洲在經濟上弄出個歐元與美元競爭。2018年6月25日法國甚至拉攏德國、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愛沙尼亞、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防長在盧森堡簽署“歐洲干預倡議”意向書,承諾組建一個歐洲聯合軍事幹預部隊。此舉擺明了就是要在北約的框架體系之外組建一個足以同美國分庭抗禮的歐洲軍事聯盟。
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原東歐陣營國家是北約在東擴過程中收穫的新成員。這些國家加入北約本身就反映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地緣博弈的此消彼長。這些國家身處大國博弈的夾縫之中自然希望尋求外部保護。隨著蘇聯解體後這些原東歐陣營國家逐漸倒向北約為的就是依靠北約集體防衛的優勢制衡俄羅斯。波蘭之所以那麼迫切希望讓美軍永久駐紮波蘭也就是這個原因。目前烏克蘭國內也有部分政治勢力主張加入北約,但為避免激化與俄羅斯的地緣衝突始終沒敢邁出這一步。
土耳其在北約成員國中是一個另類:擁有現役部隊63.9萬人的土耳其軍隊是北約成員國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常設部隊,不過就土耳其軍隊的裝備現代化水平、軍事體系、後勤保障、戰爭潛力等方面比之英、法、德等國尚有不小的距離。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中最大的伊斯蘭國家與其他成員國之間始終存在一定的心理隔閡。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卻並不會盲目跟隨美國領導的北約參與對外軍事作戰行動,土耳其是否參與北約的軍事行動從來都是根據自身利益自主選擇的。
希臘是北約成員國中與土耳其矛盾最大的:介於兩者之間的愛琴海里坐落著2500餘座島嶼,但其中的2400多座屬於希臘,也就是說土耳其人遊個泳的功夫就可能誤入希臘的領海。這樣一來希臘等於直接將土耳其封鎖在了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進出愛琴海從此需要看希臘的臉色。長期以來希臘與土耳其就圍繞領海權益爭端不斷,況且歷史上希臘曾被土耳其征服過也使雙方積累了不少宿怨。土耳其與其他北約成員國一直存在心理隔閡,而希臘則成為了其他北約成員國制衡土耳其的角色。
義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在北約成員國中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美、英、法、德等國,但也並不只是可有可無的打醬油角色:義大利作為G7成員國是歐洲主要的工業化國家之一,西班牙則扼守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擁有航母的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海軍實力上僅次於美、中、俄、英、法、日、韓、印之後(位居全球第九位和第十位)。至於荷蘭則是一個航運大國和科技創新強國:荷蘭的鹿特丹港是全球第十大港口,聞名全球的光刻機則體現了荷蘭的科技創新實力。
北約成員國中真正打醬油的角色是冰島、盧森堡等幾個小國。冰島根據憲法不設常備軍隊,所以冰島是北約成員國中唯一沒正規軍的國家。冰島唯一具有準軍事性質的武裝力量是100人左右的海岸警衛隊。盧森堡由陸軍、憲兵和警察組成的盧森堡武裝力量總兵力只有2114人:陸軍930人、憲兵682人、警察502人。在戰時狀態下北約想靠這兩個國家提供幫助是不現實的。像冰島、盧森堡這樣的國家純粹頂著北約成員國的名義依靠北約集體防衛體系獲得安全保障。